中药故事-金银花

本品为金银花的干燥花蕾或初花期的花朵。在初夏开花前采摘并晾干花朵。气息清香,味道清淡微苦。

“金银花”这个名字来源于《本草纲目》。因金银花先变白后变黄,故名金银花。又名二花、花双、银华、二宝花。甜的,冷的。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疖、喉炎、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热病发热。

很久以前,在一个偏远的村庄,有一对勤劳善良的夫妇。夫妻二人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孩,取名“金花”和“银花”。两个女孩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很快成为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当他们忙于耕作时,他们帮助他们的父母耕作。闲时向母亲学习刺绣、织布、纺纱,并自学医术,上山采药,深受父母和村民的喜爱。

夏初,一种奇怪的疾病在村子里流行。无一例外,患者发热,高热持续,全身出现红斑或丘疹;病后不久,他卧床不起,神志不清,随即死亡。村子附近的医生束手无策,外地的医生不敢进,看着奇怪的疾病威胁着全村人的生命。这时,金华银华的姐妹们主动请缨,外出为村民们寻医问药。然而,就在这时,他们的父母也不幸患上了这种疾病。村里人劝他们不要出于好心,免得求医问药,为父母而死。姐妹俩的脸色变得苍白。这时,他们的父母恳切地说:“走!好孩子!赶快去找个名医或者好药,不然就别回来看我们了!”两姐妹含着泪收拾好行囊,带上干粮,很快就出发了。两姐妹不厌其烦地拜访全国各地的名医,名医对这种病一无所知。有一天,两姐妹路过华山,听说山脚下有个茅草棚,里面住着一个能治病的老医生。两姐妹来到小屋,看到一位白发苍苍、面容睿智的老人,他刚刚救治了一位奄奄一息的老农。两姐妹上前说明原因,老医生告诉她们:“这位村民正是你们所说的热毒证。”要治愈这种病,需要从丘陵、山谷、树林中采集一种名叫“忍冬”的药草,在初夏开花,花在叶腋成双成对地生出,黄白相间,冬不落。有了它,村民的病就能治好。姐妹俩听了,急忙四处采药,不一会儿就满载而归。老医生用“金银花草”治好了老农的病,并把热毒证的方法教给了他的姐妹们。两姐妹还采了很多金银花草赶回老家。村民和他们的父母在服药后很快恢复了健康。为了感谢两姐妹,村民们把这种“金银花草”叫做“金花银花”。后来,人们逐渐把“金花银花”称为“金银花”。

故事的目的是利用金银花治疗的主要疾病,通过虚构的场景和人物来学习中医。不要去揣摩故事中的时间是否合理,疾病发展的快慢。否则你就失去了通过故事让自己知道这种中药疗效的意义。

当身体出现问题时,尽早咨询医生,以免耽误病情。以上中药的使用必须由有资质的中医医师明确诊断,处方方可使用。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人民药典2015版[S]。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15。

阿英。金银花的传说和用途[J]。中国保健食品,2011(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