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药材种植的区域优势

这么说吧,甘肃的中药材基地主要在定西。

定西自古有“千年药乡”之称,是中国“道地”药材的重要主产区之一。据汉代医简、居延竹简、敦煌竹简、名医别录等文献记载。,所辖岷县出产的当归入药1700多年,在世界上被誉为“岷归”。中医方剂中有“十药分九类”、“十方九用”的说法,称为“敏”。到了明清时期,当归、党参等中药材已经从野生发展到家养,并开始大量生产。陇西等地出产的黄芪,根粗、质坚软、粉足、药用成分含量高,成为黄芪的精品。梁代大药师陶弘景在《本草笔记》中写道:“黄芪初出陇西,色黄白,味甘,今难达。”渭源,渭河发源地,素有“党参之乡”的美誉。威远出产的党参以体胖、尖长、皮实、品质好而闻名。该市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资源十分丰富。中药材365,438+03种。在全国调查的363个主栽品种中,定西有135种(植物药130种,动物药3种,矿物药2种),占37.2%。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定西有97种,约占75%。

定西市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是“千年药乡”和“道地药材”的主要产地之一。全市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垂直水平特征明显,海拔1420-3941m,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350-600mm,无霜期120-160天,年平均气温7。同时,大气、水质、土壤无污染。这些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资源和生态环境与中药材的生物学特性相吻合,适合中药材的生长发育,为绿色中药材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