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多年来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他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突出的贡献是创造了新的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1972年成功提取出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了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R&D中心的“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10屠呦呦因为发现了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人。

1959-1962年参加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习班,系统学习中医药知识,深入中药企业,向老药工学习中药的鉴别和炮制技术,并在北京参与炮制经验总结,对中药的真伪和正宗品质以及炮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经过三年多的科研攻关,屠呦呦团队终于在“抗疟机制研究”、“耐药性产生原因”、“调整治疗方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最终找到了新的治疗应对方案:一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从三天延长到五七天;二是替代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经产生耐药性的辅助药物,效果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