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药品批准文号?

如何查看药品批准文号如下:

药品批准文号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法定标准、生产工艺和生产条件对特定生产企业生产的药品的法定批准证书。每个生产企业对每个品种都有具体的批准文号。

国药标准字符+1位字母+8位数字,试生产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国药试验字符+1位字母+8位数字。所谓“1位字母”就是常见的H、Z、B、S、T、F、J,它们的含义依次是:化学药品、中药、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整顿的保健药品、生物制品、体外化学诊断试剂、药用辅料、进口分装药品。

“8位数字”中的1和2位数字是原批准文号的来源代码,“19”和“20”代表2002年1之前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批准的药品,另外两位数字使用省级行政区划代码代表原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药品(如“1”“10”代表原卫生部批准的药品。

“八位数”中的第三位和第四位是批准文号换发年份的后两位,但来自卫生部和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的批准文号仍使用原编号的后两位。

比如某药品2000年的批准文号是“魏尧准字(1997) x-01 (1)”,现在改为“国药准字H10970001”。再如“国药准字H1102001”中的“H”,其中“H”代表化学品,“11”是北京市行政区划代码的前两位,“02”是2002年续展年份的后两位,“00065438+”

扩展数据:

《药品管理法》规定,生产药品“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批准文号”。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药品批准文号格式不尽相同。

国家先后发布了《关于统一换发药品批准文号的通知》(国药监注[2001]582号)和《关于统一换发和规范药品批准文号格式的通知》(国药监注[2002]33号),要求新药和2002年1以后批准的药品,

换发药品批准文号和化学品进口药品注册证号后,印有原格式批准文号和注册证号的包装标签在2003年6月30日后禁止流通。

参考:药品批准文号-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