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麻藤的功效与作用

枫香树

(《简编》)

不同的名称分别是麦子藤(广东通志)、府谷藤(陆川本草)、接骨藤、五谷枫、禾木枫、黑藤、鸡节藤、禾格枫、小木蜜藤(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接骨藤(广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接骨藤(全荃)。

来源为大麻藤属大麻藤的茎、叶或根。

植物形态:小叶龙竹

木质藤本植物,12米长或更长。茎、枝圆形,节明显,果皮灰褐色或深褐色。叶对生,卵圆形,窄卵形或倒卵形,长4 ~ 13厘米,宽2.8 ~ 5厘米,顶端钝尖,基部楔形或略圆,全缘革质;叶柄长5 ~ 12毫米。花单性,在有节的穗状花序上轮生;总苞浅杯状,由许多苞片组成;雄花序不分枝或分枝1次,总苞9 ~ 13枚,每轮40 ~ 70朵雄花,花被管略呈四棱盾形,雄花序顶端有一雌花;雌花序生于老枝上,通常分枝,海鸥的总苞内有3 ~ 5朵花。种子核果形,肉质假种皮暗褐色,长方形,卵球形或长圆形倒卵形,近无柄。花期从4月到6月。结果期为9 ~ 11月。

常生于森林,或山坡,山谷,河流。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等地。

此外,还有同属植物,又名滕倪、芦苇、文蛤藤、建水水、落花生、悬钩子、阳月华藤、冬凌草藤、鸡血藤藤、鸡血藤藤、银莲花藤、石灰等,也有入药作用。形态与前种相似,主要区别如下:本种叶大,长方形或长方形披针形,长10 ~ 20 cm,宽4.5 ~ 10.5cm;雄花序1 ~ 2枝,雄花数量少,每轮总苞仅20 ~ 40朵;成熟种子有2 ~ 5毫米长的短梗,假种皮黄褐色或红褐色。

分布于云南南部、广西和广东西南部。

化学成分根和茎含有几种生物碱。

药理作用体外,100%木通(种属不明)水煎液对甲型链球菌、卡氏菌、溶血性嗜血杆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福氏志贺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性味广州陆军常用中药材手册:“苦,温。”

功能主要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茎叶: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根:治鹤膝风。

(1)《陆传本草》:“茎叶:续筋骨。治疗跌打损伤、骨折和肌腱。”

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茎叶:接骨、消肿、止痛。治疗风湿骨痛。根:治鹤膝风。”

③《广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藤茎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治风湿腰腿痛,筋骨无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2 ~ 3元(鲜0.5 ~ 1两)。外用:捣碎或用酒捣碎,油炸。

骨折治疗方子:将新鲜正骨藤捣碎,酒煎,复位后热压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次。(全展外科学作品选)

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

取两片马腾1 ~ 2,加水2碗,煎服冰糖,1 ~ 2剂/日。发高烧的人应该服用其他药物。用1 ~ 4剂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50例。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玉米须4两,水煎两次,混合浓缩成60毫升,分三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治疗90例,其中近期控制19例,显效27例,好转31例,无效13例。或用萱草1.5两、盐肤木的干燥根或茎1两制成糖浆或片剂,每日三次服用。治疗196例。结果近期控制27例,显效50例,好转76例,无效43例。近一半的情况在三天内生效,绝大多数在10天内生效。其镇咳祛痰作用优于平喘,祛痰作用似乎与抑制腺体分泌有关。中医辨证疗效属于虚寒型,但属于痰热型和肺燥型。适当延长疗程可提高疗效。副作用:主要是口干、头晕,其次是视物模糊、鼻咽干燥、胃痛。一般比较轻微,大部分自行消失,不影响治疗。此外,84例采用竹黄、盐肤木加扑尔敏雾化吸入治疗,近期控制27例,显效24例,好转27例,无效6例。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③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20例用200%玉米秸水煎剂,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有效18例,无效2例。最快2天见效,最长9天,平均6天。

提醒你:这种中草药,马腾,来自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