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白而厚,体内有湿气。什么药可以治疗?

1,室内保持干燥,防止外界潮湿。

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人体内产生的水分很大一部分与环境有关。外部湿气诱发内部湿气,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中往往会导致湿气入侵。因此,在阴雨天气,尤其是在中国南方,你应该关闭窗户和门,以防止湿气进入。

其次,不要穿没有完全干透的衣服,用湿被子盖好。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也要避免淋雨,不要让湿气包裹身体。最好买个烘干机,把家里所有的毛巾衣服都烘干再穿。

一旦天气好转,湿度降低,要及时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带走室内的湿气。如果外部湿度仍然较大,建议使用空调、除湿机等。使室内空气干燥干燥,避免湿气滞留室内。

2、饮食调理,祛内湿

脾虚湿盛是春困的基本原因,应健脾祛湿,而暖脾胃是缓解春困的最佳方法。因为春季肝气旺盛,脾气虚弱,脾胃主四肢,脾气不壮,四肢无力,所以要补脾。对于内湿不重者,在饮食上,健脾祛湿,多吃鲫鱼、胡萝卜、苹果、山药等。,可以慢慢缓解。

脾虚:可以用瘦肉、猪骨,还可选用黄芪、党参、白芍、茯苓等药材,做成汤喝。

祛湿:昏昏欲睡,困意重,可以用藿香、豆蔻、薏苡仁、芡实、扁豆、赤小豆等煲汤喝。

肝火旺:食用冬瓜、大白菜、白萝卜、凉瓜等。能清肝泻火。

3、饮食清淡适度

肠胃系统与营养和水分代谢有关,最好的办法就是适度均衡的饮食。酒、奶、肥肉、厚味等油性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胃胀、炎症。甜食和油炸品会使机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

生冷食物、冻品或凉性果蔬会使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常吃,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烹饪时最好加入葱和姜,以减少蔬菜的寒性。

4、适量运动

出汗是祛湿的好方法。特使是长期待在空调房里的白领。通过出汗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对健康非常有益。

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对你的健康非常有益。运动可以缓解压力,激活身体器官的运作,加速水分的排泄。

5、注意室内通风

通风不足是加重湿度的重要原因。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会加重周围环境和身体中的湿度,比如坐在地板上玩耍,长时间呆在封闭的房间里等等。

平时需要适当开窗通风,尤其是室内湿度较大的时候。

6.适当保暖

“唯恩不温”的做法容易使湿气侵入体内。全身保暖,不要让洗澡水太凉,洗完头要及时吹干。

除湿食品

1,西洋参

寒性食物吃多了导致脾虚,喝西洋参茶可以健脾益胃。

2.荷叶

荷花的鲜叶,晒干后使用。除了祛湿利尿,还有开胃消食的功效。

3、白色艺术

它是一种菊科植物,它的根被用作食疗。具有健胃强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四肢无力、食欲不振。

4.土茯苓

土茯苓是白屈菜科植物,其根入药。有促进体内水流、利尿、安神的作用。

5.薏苡仁

即负责祛湿的薏苡仁,也有消除水肿、益胃的功效,利尿作用强。

6.木棉

具有祛湿清热的功能。

7.茂根

即白茅根是利尿除湿的好材料。

去除湿气的食谱

1,薏米莲子汤

材料:薏苡仁30g,莲子30g。

制法: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再文火煨1小时。

功效:此汤以健脾祛湿清热的薏苡仁,健脾止泻、养心安神的莲子熬制而成,具有健脾祛湿、养心清热的功效。适用于厌食、消化不良、心悸、易怒、失眠、腹泻等。

2、节瓜薏米鳝鱼汤

材料:黄鳝200克,西葫芦250克,薏米60克,芡实30克,香菇15克,生姜4片。

方法:将黄鳝解剖取出内脏,洗净切段,放入沸水中飞起,过冷河;西葫芦刮去皮,洗净,切成大块;生姜、薏苡仁、芡实分别洗净,香菇用水洗净。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1小时即可入味。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开胃。可用于湿热下注筋骨所致的脚麻木、手脚无力,还可用于小便短赤、类风湿性关节炎、脚气等。薏苡仁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的作用。芡实具有补肾固精、健脾除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