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女性产后坐月子禁忌的9个迷思

解开女性产后坐月子的9个迷思。台湾省的传统谚语说:“你赢了鸡和酒的味道,却输了四板。”这句话道出了当时妇女生产的危险和艰辛。在经历了生产的主要阶段后,如何让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是一门学问,产后生活护理和饮食调理都有很多禁忌。众说纷纭。本文邀请专业的中医、西医,帮你澄清产后的诸多疑惑,在照顾宝宝的同时,照顾好自己。作为一个东方人,从小受长辈、亲戚、朋友的影响,对坐月子肯定不陌生。提到坐月子,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吃香油菜,其次是坐月子期间不洗头、不出门、不喝水...诸多限制给女性的产后生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厚重的面纱。

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来看,科技和医疗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更安全、更便捷的生活。如果同时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来分析,这些由来已久的禁忌还符合时代吗?继续保存有价值吗?

调理体质黄金期的“坐月子”观念由来已久。据说在古代农业社会,女性分娩后会得到一段时间的休息,在此期间可以安心休息,以坐卧姿势为主生活,避免过度活动,暂时不需要从事劳动,使产妇的体力和会阴伤口恢复良好。其次,女性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体力。老祖宗发现,产后不恰当的生活习惯可能对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很多禁忌诞生背后的目的是鼓励孕妇好好休息。

亚东纪念医院传统医学科主治医师林解释说,分娩是女性一生中的一件大事。除了身份的改变,产后子宫和卵巢的功能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恢复的,大概需要40天左右才能恢复到孕前的健康状态。所以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坐月子绝对不是迷信,而是重要的调养黄金期。

林医生举例说,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孕妇在坐月子期间感染了风邪(也就是感冒),从而变成久治不愈的慢性咳嗽,或者常见的产后腰酸背痛、咳嗽打喷嚏、漏尿等,都与坐月子期间没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有关。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无论顺产还是剖腹产,生产过程都会消耗大量的气血,所以是一种易受外邪感染的虚弱状态(对人体有害的因素,中医统称为“邪”)。如果你能在坐月子期间精心调理,完全抛开忙碌的生活和休息,你甚至有机会改变过去的体质,不仅产后时期会变得更加规律,体质也会趋于健康。

从西医的立场来看,天主教龚升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洪思琪表示,其实西医文献中从未提到过“坐月子”这个词,只有分娩后的6周才称为“产褥期”。只要适当调理,体力和身体状态会逐渐恢复到最佳状态。

约18、19世纪,国外称产褥热,英国定义为产后14天内持续高热,苏格兰定义产褥热发生时间为产后21天。过去,在英国的法律法规中,产褥热患者必须向疾控单位报告。现在虽然由于医学进步,产后感染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但就观念而言,西医仍然认为产褥期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好好休养。

与东方相比,西方的产后禁忌确实较少。从西医的角度,不会刻意强调坐月子,而是产后身体修复的概念──「子宫复旧」是产后子宫恢复到孕前大小的过程。由于分娩结束,胎盘激素不再分泌。产后第7天,子宫的重量和体积约为分娩当天的一半,之后逐渐恢复到孕前状态。胎儿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依赖于胎盘的供应,妊娠期子宫壁的部分子宫内膜被胎盘覆盖。一般来说,产后10天左右子宫内膜就可以修复,但胎盘的再生需要6周左右的时间。恶露会在子宫复旧时分泌。恶露不绝主要由血液和蜕膜组织组成。通常产后恶露不绝会持续分泌2 ~ 3周,颜色会由刚开始的红色逐渐变为无色,恶露量也会减少。据临床观察,恶露起初是无菌的,但由于血液和* * *菌结合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产后3 ~ 4天就会发现恶露的气味变臭。洪医生提醒,产褥一定要经常更换,减少* * * *感染发炎的概率。

延伸阅读:不要让产后疼痛跟着你一辈子!专家教你6招预防妈妈手肩颈痛和盆腔痛。

产后坐月子有禁忌吗?问与答。中西观点大解析虽然东西方用“坐月子”和“产褥期”两个不同的术语来指代产后修复的极其重要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好好休息恢复体力,但这是东西方的相同认识。针对产后生活的传统禁忌,我们还邀请了专业的中医和西医,帮助我们一劳永逸地解开过时的产后神话!

产后1个月必须休息在家吗?中医解析“坐月子”顾名思义,大多数人会以“一个月等于30天”来计算天数。对此,林医生表示,现代人在坐月子方面有很大的灵活性,很多女性都希望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坐月子的天数甚至长达40天,将近6周,与西医的产褥期概念不谋而合。

至于月子期间母亲是否一定要待在家里?林医生认为,限制外出主要是怕温差引起的风邪或在外面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身体可能会不适。所以,并不是绝对禁止女性产后不出门,但是出门一定要做好保暖的准备,比如戴帽子,避免吹头发到头上;即使在炎热的天气里,你也应该穿薄长袖进出房间,以防止严重的温差带来的不适。在饮食上,避免吃不易保存的生冷食物,选择卫生干净的饮食,不让胃部不适找上门来。

经过西医对女性分娩的分析,与怀孕和分娩过程相关的器官和部位必然会变得更加脆弱和松弛。但从西医的立场来看,仍然不主张孕妇一定要完全待在室内。毕竟,只要体力允许,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恢复体力,修复受损组织,恢复肌肉弹性。

2长辈说产后要避免提重物,甚至宝宝经常抱不动?中医分析怀孕期间,为了应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妈妈的子宫体积也会逐日增大形成沉重的负荷,这会让孕妈咪的腰腹维持子宫的韧带下垂。所以产后需要4 ~ 6周恢复,期间应避免提重物,让韧带休息。

如果前韧带在生下一胎后恢复不好,甚至可能出现中医所说的“胎弱”的严重情况,需要流产的概率高于一般人。此外,一些妈妈经常在身体恢复之前携带重物。中医认为容易导致肾虚气虚,以后腰疼的比例会更高。

西医分析,刚生完孩子子宫还是肿的。如果经常搬运重物、做劳动或家务,将来子宫脱垂的可能性很大。临床上发现,老一代女性可能因为种田或劳动缺乏人力,产后不久就需要帮助工作,而生育次数使子宫无法充分休息,老年子宫脱垂和脱垂的比例确实很高。

即便如此,妈妈们还是有必要在产后抱着宝宝,照顾宝宝。西医没有说宝宝不能经常抱,但宝宝经常3公斤以上。如果他们经常以错误的姿势抱着宝宝,或者在哺乳姿势上过于迁就宝宝,或者长时间弯腰帮宝宝洗澡或换尿布,他们的手腕可能会因为不良姿势而麻木,腰部肌肉可能会拉伤,这将成为导致妈妈背部疼痛的罪魁祸首。提醒新手妈妈们反而要特别注意。

延伸阅读:生完孩子没多久,又怀孕了吗?产后避孕的七种方式,事实证明这是最有效的!

3产妇不要哭或长时间盯着3C产品,否则眼睛会坏掉?中医分析中医认为“肝藏血”,女性分娩时津液消耗过多。在中医的概念中,津液主要是指体液,包括脏腑组织正常分泌或产生的体液和分泌物,如唾液、泪液、胃液、血液等。所以,如果你经常在身体最需要休息的时候哭,或者用过度的眼睛盯着3C的产品,这些“伤津”的行为都会给眼睛带来不好的影响,很容易。

洪思奇博士从西医的角度分析,3C产品屏幕发出的蓝光,如果长时间使用不注意保持距离,已有多项科学研究指出,会对眼睛的黄斑造成损害,哭闹容易使眼睛感到疲劳。如果经常熬夜,眼睛会恶化眼部循环。眼睛是我们灵魂探索世界的窗口。无论是产妇还是普通人,都要避免经常流泪,避免长期使用3C产品,保护眼睛健康。

坐月子期间忌洗头,以洗澡为主?按照中医的分析,之前的技术并不现代,也不发达。那时,洗澡和洗头可能必须在小溪中进行,或者有时没有热水。即使洗了头发,也不能马上吹干。因此,希望母亲在第二个月期间避免洗头,以避免受到外邪的攻击,导致感冒或头痛。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总是享受着便捷的生活。所以产后不能完全洗头,只要伤口恢复就可以不限制洗澡或泡澡,但是洗头的频率需要减少,洗完头发马上擦干晾干的原则可以把握。如果比较好动的话,还可以自制具有祛寒功效的生姜洗发水——切几片生姜放入水中煮沸后放凉,主要可以用来冲掉洗发水泡沫,也很适合洗澡。

西医分析西医对洗头没有刻意的限制,但是洗完也要注意避免感冒。至于产后洗澡的方式,洪医生建议自然产妇可以洗澡,对伤口影响不大,暂时禁止洗澡。如果* * *裂伤严重,产后不妨尝试用优碘洗澡。

至于剖腹产的产妇,因为伤口需要细心护理,所以先洗澡比较合适。后来如果真的要洗澡,一定要在伤口上贴美容胶带和防水贴。

五月份不能锻炼吗?中医分析,人们的生产观念正在逐渐改变。很多顺产妈妈甚至在分娩后或者第二天就能下床行走(剖腹产后什么时候能下床行走要看伤口恢复情况)。只要不是太痛,下床行走是一种温和的活动,适当的肌肉收缩可以促进子宫复旧。至于其他运动,为了不影响产后6周内伤口的恢复,林医生表示,应尽量避免剧烈、大幅度的运动,但温和的凯格尔运动或提臀运动都没有坏处。至于剖腹产,要注意伤口情况,避免影响伤口恢复,浪费气液。

西医分析表明,在怀孕的10个月期间,女性的肌肉和韧带其实比孕前要松弛很多。所以产后不建议完全躺着不动,而是在身体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适度运动,帮助肌肉和韧带恢复弹性,也可以减少产后嵌顿疝的发生。洪思琪医生建议,产后只要伤口情况允许,妈咪可以自己下床上厕所,就可以从最温柔的走路开始。恶露排出后,游泳等其他运动几乎没有禁忌。随着伤口的恢复,她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量,根据自己的身体负荷选择合适的运动。另外,很多妈妈在产后会做凯格尔运动,只要产后伤口不会痛,就可以预防以后压力性尿失禁和子宫脱垂的可能。

6产后夫妻何时能恢复正常性生活?产后夫妻性生活的中医分析建议等到坐月子结束,产后至少40天,这样会阴伤口可以有更多的愈合时间,子宫、卵巢等身体部位也可以得到适当的恢复。当夫妻双方的身心状态都能接受的时候,再考虑恢复正常的性生活。

西医分析,产后性恢复的时间点,自然分娩和剖腹产没有明显区别,主要看个人伤口恢复情况。有人认为产后是1个月,但也有人认为要等到产褥期后。洪医生特别提醒,哺乳期,因为排卵功能被抑制,* * *是干的。因此,在做爱时,妈咪很容易感到疼痛和受伤,并且在激素分泌和排卵恢复后,* * *的干燥会得到改善。也希望新手爸爸多体谅老婆。

七月期间不吃生菜沙拉、冰淇淋、冷饮等生冷食物?中医分析中医对药膳和食补有专门的研究。林乔妹医生解释说,中医将食物分为寒性和温性,孕妇不仅要避免吃寒凉食物,还要避免吃不洁和含菌的饮食,而吃寒凉食物会减少乳汁分泌量,不利于母乳喂养。

中医把女性怀孕和产后体质的变化描述为“产前一把火,产后一盆冰”。大部分女性在坐月子期间还是有虚损血瘀的。如果他们多吃寒凉食物,就会导致体内虚寒血瘀。但林医生也遇到过产褥期妇女持续燥热体质,有时与药膳或药物使用不当有关。所以我想提醒大家,虽然东方人喜欢通过进补来调整体质,但是配方其实是可以根据个人体质来调整的,正确均衡的营养才是适当恢复健康的关键。下面介绍两种产后饮食调整策略,供大家参考:

燥热对策:如果产妇因进补过多而口渴,会建议喝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观音串茶(产后有虚寒体质者不宜喝观音串茶),或者在身体燥热时将烹饪中加入的香油改为茶油而不吃寒性食物,希望能中和食材的性质,因为寒性食物会阻碍子宫血液循环。如果产后是因为情绪不稳定,压力过大,也可以考虑喝玫瑰花茶。

要不要用米酒?至于很多长辈,因为酒能促进血液循环,所以喜欢用米酒给孕妇做饭。关键在于煮的时间是否足够长,让米酒完全挥发。但如果你属于燥热体质,已经出现口干、长痘、出疹、尿黄、便秘等症状,做饭不一定需要用米酒。

西医分析之前留学过的洪思琪博士分享到,其实外国人对产后饮食可以说是情有可原,甚至产后马上吃冰淇淋奶昔补充热量。从医生的角度来说,其实你想遵循西方还是东方的饮食习惯都没关系,但是注意饮食清洁避免肠胃不适,均衡补充营养帮助身体修复,促进母乳喂养,让孕妇吃得健康,吃得安心,绝对重要。

产后需要服用生化汤吗?我应该喝多久?中药解析生化汤是女性产后经常服用的中药方剂。顾名思义,能“生血祛瘀”,属于具有祛瘀、活血、通脉作用的药物。那么产后应该喝多少生化汤呢?首先要考虑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顺产建议喝7 ~ 10片,剖腹产建议喝3 ~ 5片(1天1片),且必须与西药规定的宫缩分开使用。为了避免过度促进子宫收缩,增加出血,建议想喝生化汤的孕妇在服用前咨询医生比较安全。林医生还提醒,剖腹产女性如果要喝生化汤,需要考虑伤口情况。请在医生诊断下于产后1周再次服用。

产后调理分为几个阶段,生化汤是第一阶段。组成生化汤的药材并不是完全不可改变的。如果产妇有泌乳不足、感冒等问题,可以请中医调整药材成分,为自己的体质量身定做生化汤。

西医分析的门诊,经常有女性问能不能喝生化汤。洪思琪医生说,如果女性恶露量大,有大量血块和蜕膜,就更担心可能有感染或胎盘残留。首先要做的不是吃宫缩或者生化汤,而是马上去看医生,确认是否有感染或者其他问题。

另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是产后恶露不绝结束,服用生化汤作为补充,然后又开始出血。尤其是剖腹产的时候胎盘组织和子宫内膜都清洗的差不多了,一般没必要喝生化汤。因此,洪医生建议,如果孕妇想喝生化汤,请一定要请医生为你评估身体状况,再考虑是否有必要服用。毕竟药物的使用必须与症状相对应,才能真正改善她的身体状况。

调体质、调燥热的生化汤处方出自《傅青主妇科》一书。清代“产后一部”,具有祛瘀生新、温经止痛的作用。处方由五种基本成分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生姜和炙甘草。生化汤中可能引起口渴的药材有当归、川芎、炮姜。因此,林医生建议,如果有上火的迹象,可将上述三种药材减量,丹参、益母草可入药,二者具有相同的活血功效但可避免上火、上火。

为了给宝宝提供充足的母乳,产后用大鱼大肉补充营养最重要?中医分析表明,产后多摄入鱼、肉等蛋白质,可以为身体修复子宫提供原料,但烹调尽量清淡不油腻,以免因进补过多而发胖上火。剩下的只要注意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素,补充纤维和水分,防止便秘,饮食大致和以前一样,没必要刻意吃大鱼大肉。其实你在饮食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理气+健脾+补肾的药膳:中医会用十全大补汤给产后妈咪补气血,用申思汤健脾和胃。补肾的话,也可以煮杜仲肾黑豆水(用炒黑豆的,可以请中医帮你做,只喝炖豆子的水不吃豆子就行),但是产妇身体是否适合服用,要由医生诊断后再做决定。

帮助伤口恢复:如果不喜欢药味过浓,可以用党参、黄芪、大枣、枸杞炖鲈鱼汤,不仅温和补气,鲈鱼的蛋白质和胶原蛋白也有助于伤口恢复。

促进乳汁分泌:如果为乳汁不足所困扰,可以考虑在花生猪脚汤中加入当归、党参、黄芪、麦冬、通草等药材,促进乳汁分泌。

缓解便秘:煮汤时可加入何首乌,何首乌有调理肝肾、气血、润肠的作用。

疏肝理气:玫瑰花是中医疏肝理气的好帮手。而最近刚发生的农残嫌疑,提醒大家除了要精心挑选合格的药材外,所有药材在烹饪前一定要洗净,清洗干净,用流动的水仔细处理,把受伤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注意事项:东方人产后喜欢用香油和酒煮,但产后1周内应避免使用,以免影响伤口恢复。如果你发现任何感冒、炎症或感染的迹象,请停止服用补充剂,让医生评估诊断,待治愈后再继续食用。

西医分析并不是说昂贵的补品和稀有的成分就可以绝对等同于营养。相信大家一定知道均衡饮用营养的重要性。事实上,牛奶的主要成分是水。产后建议多喝清淡但营养丰富的鱼汤、鸡汤、豆浆来补充水分,让身体有足够的原料来制造乳汁。至于酒精和咖啡,哺乳期要避免,以免通过母乳影响宝宝。

除了饮食调理,想要顺利哺乳,家人给予全力支持,有表达情绪压力的渠道也很重要。新手妈妈心情好的时候,再加上亲亲喂喂宝宝的频繁吸吮动作,脑垂体就会给身体下达哺乳的指令,自然会产生更丰富的乳汁供应宝宝。适当的挤奶可以消除饱胀感,避免乳房堵塞引起的炎症和不适。否则,* * *的痛苦还可能导致妈妈不鼓励母乳喂养,不利于泌乳和长期母乳喂养。

产后抑郁不用慌,自愈几率很大。最后,洪思琪医生还想提醒大家,患有抑郁症的孕妇不在少数。根据临床经验,大约一半的母亲在产后4-5天内表现出轻度抑郁。究其背后的原因,往往不外乎是觉得照顾宝宝力不从心,不熟悉如何哺乳,担心产后身体恢复如预期。幸运的是,大部分产后轻度抑郁,经过一段时间,随着养育方式和习惯的改变,会自行恢复。

目前,许多妇产科医生要求女性在产后复诊时填写爱丁堡产后抑郁评估量表。如果他们抑郁,他们会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介入治疗。林乔妹医生也提到,照顾有抑郁倾向的人,除了让医生帮他们评估、给药外,最重要的是照顾家人,陪伴他们克服困难,一起走出情绪低谷。

哺乳期禁止烫发!为了避免染发和烫发的药物通过皮肤吸收,不良物质会通过乳汁传染给宝宝,同时也避免了染发药物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由于母婴的密切接触而被直接吸入。所以,妈咪在哺乳期间一定要尽量避免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