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在股票市场上意味着什么?

碳中和是指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种产品、一项活动或一个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来抵消自身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的“零排放”。

碳中和的实现路径

基于碳排放源的燃烧和非燃烧过程,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基本分为三点:

1)提高可再生能源在供给侧的比重,构建以零碳电为主、氢能为辅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储能,保障电网平衡;

2)需求端,从工业、交通、建筑三个板块,全面推进终端电气化、源头减量、节能增效;

3)改进工业工艺,对工业原料的氧化、还原、分解采取针对性的原料替代。

实现碳中和的六条途径

要实现碳中和,六条路线缺一不可,分别是源头减量、能源替代、节能增效、循环利用、工艺改造和碳捕集。

1.源头减排:短期减排压力下,政府可能通过“能耗”等措施进行供给侧改革,需要关注是否出现阶段性冲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吨产品能耗大:电解铝、硅铁(钢)、石墨电极、水泥、铜加工、烧碱、聚酯、黄磷、锌等。

2.能源替代:以风光、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包括供应链上下游、制造端、运营端在内的全产业链将受益于碳中和对投资的拉动;

3.节能增效:工业节能、建筑节能、节能设备将受益;

4.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初级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如废钢、电池回收、垃圾分类、固废处理等;

5.技术改造:主要围绕电池技术升级、智能电网、分布式电源、UHV、能源互联网、组装等;

6.碳捕获:在一些路径中很难减少碳排放,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储存可能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技术存在。这是一个非常昂贵的做法,目前的成本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