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开展社区(农村)干部培训活动,参与村庄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体验农村干部工作。

-

题目:在希望的田野里

——体验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变化。

班级:学号:姓名:

引用

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30年前,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政治形势灰暗,经济形势实际上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在国际上,蓬勃发展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明显。65438年至0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作出了科学的历史性选择,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仿佛一股清新的春风吹绿了中国大地,中国生产党和中国人民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改革的步伐最早始于农村。3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领域,全面改革的浪潮势不可挡地进行着。从沿海到沿江,开放的大门已经毅然打开。

30年前,改革开放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了,中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中央“一号文件”看农村改革

从1982到1986,中共中央先后发布了五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总结了迅速推进的农村改革,从理论上阐释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党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

从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首先,温饱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农产品大大丰富,粮食供应不再是问题。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不到6000亿斤增加到去年的1003亿斤,30年增长了60%以上。这个增长速度在世界上也是一个奇迹。

1986 65438+10月1,中央、国务院发布的《1986年农村工作部署》,这是第五个“一号文件”。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执行。中国农村已经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农村形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004年6月5438+10月,针对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缓慢增长的情况,中央发布了《国务院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六个“一号文件”。从那以后到2008年,* * *连续发了五个“一号文件”。从取消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阶段学杂费,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些改革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民不禁感叹:“种地不用交税,上学不用交钱,去医院看病也没那么贵!”它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看今天的农村面貌

社会实践期间,我深入家附近的农村,考察开展见习乡村干部活动。

我深深理解今天农村发生的变化。

1.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包括免除农业税、粮食补贴、保护价收购等。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根据我们当地的情况,很多长期在外打工的人回到家乡重新开始耕种荒废的土地,很好地利用了土地资源,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直观地反映出惠农政策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

2.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同时,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如保护价收购,一方面促进了粮食生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农民收入。以前辛苦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在逐渐增加,生活越来越好,农民的生活正在走向富裕。

然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促使各种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同时,工业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促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种粮成本进一步增加(具体问题下文会详细说明)。但是,客观地说,虽然农民离小康生活还很远,但近年来生活水平确实有所提高。同时,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补贴农民购买手机、电视、冰箱等。这些措施也使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3.物质条件满足了,乡村文明自然会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这就涉及到新农村建设中的精神文明建设。

以我的家乡为例,茶馆是当地农民闲暇时经常聚会的地方。五毛钱一壶的茶可以坐一下午,男女老少可以一起下棋,听听戏,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于是当地政府挺身而出,加大了对农村茶馆的扶持力度,“文化茶馆”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成为农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4.这个村庄干净整洁。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逐渐被污染和破坏,牲畜粪便随处可见,房前屋后垃圾成堆,道路坑坑洼洼,等等。这些与新农村的环境特征极不相称。

过去,从村庄到城镇或城市,我们不得不走一条漫长而崎岖不平的路。下雨天,连去市场都成了问题。地里的菜运不出去,镇上的货运不进来。泥泞的道路被农民形象地称为“水泥路”。这些情况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开始推进村村通工程,道路建设成为“第一通”。大家祖祖辈辈留下的农村土路有了很大改善,农产品运输越来越方便,为农村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同时,该市在每个村建了村级文化广场,让农村群众感受到了城市的生活景象,村镇面貌变化喜人。

5.村务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选举等措施的逐步推进,使农民参与民主的热情越来越高。很多拖延了几年的事情,一个代表大会几分钟就解决了,农村的民主进程也在逐步深入和完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发现的几个问题

和我的建设性意见。

1.在促进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农民收入越来越好的情况下,过度开垦农田导致许多林地和草地遭到破坏,环境遭受重大损失。

与此同时,在我们局部地区,农业生产单一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比如春季90%以上的农户种植小麦,秋季有一半种植玉米和大豆,但农产品质量相差不大,品种基本相同,导致农产品优势不明显,市场竞争力不强。

此外,农业机械化水平普遍不高,农业产出率低,农业资源浪费严重,这些都阻碍了农业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国家要加强对科技农业的支持,加快新品种、新模式、新农业的开发和推广,增加对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民的补贴,加快农业现代化。

2.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市场各方推动商品价格上涨,农民在生活必需品上的支出进一步增加。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种田成本。以当地市场为例,2007年秋季复合肥均价为105元/袋,今年秋季已经涨到210元/袋左右。然而,粮食价格的增长远远低于生产成本的增长,农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没有多大改善。

3.乡风文明建设问题越来越多。比如在推行“文化茶馆”的过程中,注重形象和政绩的功利行为越来越多,很多“文化茶馆”只是挂个空招牌,徒有虚名。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茶馆内赌博盛行,破坏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许多农民要么疏于耕作,要么血汗钱一年没了,一些茶馆成了打着文化旗号进行非法活动的场所。

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一些封建迷信如丧葬、婚礼、酒席、生育、“嫁阴”等在我国部分地区盛行,在一些地区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危害社会治安,阻碍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应坚决予以摒弃。

4.在推进村容整洁的过程中,如我市村级文化广场建设中,攀比之风盛行,形象工程越来越热,过分豪华华丽的广场脱离当地实际,浪费农民血汗,利用率低,没有起到良好的积极作用。

此外,在推进村村通的过程中,由于资金有限,道路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两个地区交界处的道路建设问题一直没有相关法规解决,使得各个地区的路网支离破碎,不便于对外联系。

建议国家出台村村通的长效机制,让道路达到使用年限后仍然可以改扩建,仍然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同时,要逐步扩大“通”的范围,做到宽带下乡,有线入户,移动网络覆盖,让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动态,了解农业信息,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化和产业化进程。

5.在一些地区,民主进程仍存在障碍,政务透明度不高,信访渠道不畅。很多农民上访投诉无门。同时,由于农民的传统心理,家族和利益选举在村民选举中非常普遍。

我们正在采取行动建设新农村。

虽然新农村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记得小时候爸爸经常讲的东西,印象最深的就是白面包子。那时候,我常年攒下一些白面粉,就是为了过年的时候蒸一锅白馒头,这是最隆重的节日里最好的礼遇。大年初一,我起得很早,只为了捡别人丢下的鞭炮,因为那是唯一的娱乐。冬天穿蓝色衬衫感觉很洋气,不觉得冷。到了晚上,煤油灯是唯一的照明工具,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奶奶还在用它...等等,今天的改革开放,农村包括中国的变化,让那一代人慷慨了。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学习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认识到我们任重道远。记得有一篇文章曾经写道: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没有今天的美味佳肴;没有不必要的拓荒者,人类无法生存。当我们赞美第一个,我们赞美创新者的勇气。开拓前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时代需要我们——勇于开拓的年轻人,我们需要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我们需要欣赏前人改革开放创新的成就!

结论

让我们都来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心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描绘更加壮丽动人的蓝图而奋斗!

200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