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结膜炎是导致眼睛充血的主要原因吗?

病毒性结膜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结膜炎,包括流行性角膜结膜炎和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由腺病毒8型、19和37引起,常见的是腺病毒8型。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由肠道病毒70型引起的。

自我观察要点

(1)发病多在夏季,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可暴发。

(2)急性起病,特别是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大部分是双眼疾病。

(3)有明显的“红眼”、异物感、刺痛感、畏光、流泪,急剧加重。

(4)分泌物呈水样、粘液样,以后可能呈粘液脓性。

自我诊断基础

(1)起病急,多见于双眼。

(2)眼睑红肿。

(3)眼睑和穹窿结膜出现滤泡。

(4)结膜充血明显。结膜下出血是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特征。发病初期可见小点状出血,随后结膜下出血扩大成片状,甚至覆盖所有球结膜。

(5)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

(6)结膜刮片检查显示单核细胞增多。

(7)流行性角结膜炎1 ~ 2周后,结膜炎症逐渐消失,但角膜中央部常出现数个至数十个点状浸润,称为浅表点状角膜炎。此时异物感、畏光、流泪加重,视力不同程度下降。

(8)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早期可出现角膜上皮剥脱,呈散在、簇状或片状,有时可覆盖大部分角膜,荧光素染色呈绿色(荧光素染色阳性)。

自理措施

1.药物健康①常用抗病毒药物滴眼液,如0.1% ~ 0.5%利巴韦林、4% ~ 5%吗啉双胍(毒力)或0.1%阿昔洛韦(阿昔洛韦),每次2 ~ 3滴。②皮质类固醇,如0.5%可的松、0.5%泼尼松龙、0.1%地塞米松滴眼液、眼膏等。,一般不适合早发。角膜损伤时,可配合抗病毒滴眼液,每次2 ~ 3滴,每日3 ~ 4次。③抗病毒滴眼液最好与抗生素滴眼液(如3%林可霉素或0.25%氯霉素)合用,以防继发感染。④中药治疗:服用银翘解毒丸或牛黄解毒丸。有角膜损伤时,宜清肝泻肝。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泽泻、当归、木通、甘草等。)和蒺藜、密蒙花、连翘等。可以任意添加。

2.护理①适当的隔离治疗。2 .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不要用集体滴眼药水的方法。(3)接触过患眼的医疗器械和医务人员的手应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病人的洗涤用具要专用,用后要消毒。

3.饮食保健①韭菜、大蒜、榨菜、肉桂、辣椒、酒醅、羊肉、鸡肉、杨梅、荔枝、栗子等热性食物不宜食用。②多吃寒凉食物,如萝卜、菠菜、马兰头、芹菜、草头、慈姑、黄瓜、冬瓜、鸭、鹅、鸭蛋、西瓜、梨、香蕉、菱角等。③夏枯草、桑叶、菊花代茶水煎。

4.卫生保健①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手帕、毛巾要经常洗并晒干,尽量做到盆、水、毛巾分开,理发店、浴室等公共场所不使用未经消毒的洗涤用具。(2)该类疾病的流行季节,少去或少去电影院、游泳池、浴室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被感染;患了这种眼病后,要自觉不去这些地方,以免传染他人,避免大面积流行。

需要注意的事项

病毒性结膜炎的治疗主要是局部频繁滴抗病毒滴眼液和应用抗病毒眼膏,应预防其流行。

浅层点状角膜炎不发展为角膜溃疡,角膜损害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而消失。严重者可遗留云层,但一般对视力无明显影响。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约1周缓解。结膜下出血和角膜上皮脱落的吸收约在1 ~ 2周内消失;严重者角膜上皮剥脱广泛且顽固,角膜上皮剥脱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但愈合后无疤痕,视力不受影响;这种疾病可能涉及神经系统。流行期少数患者在结膜炎症消退后约1周出现脊髓灰质炎样下肢瘫痪,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