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药十倍赔偿的法律规定

十倍索赔不适用于假药。

《药品管理法》没有十倍赔偿的规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生产、销售劣药的,没收其非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非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十倍至二十倍的罚款;非法生产、批发的药品货值金额不满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非法零售药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按1万元计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药品批准证书》、《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销售中药饮片不符合药品标准,不影响安全有效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如果嫌疑人不知道,并且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其知道的事实,那么他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但如果有其他证据证明其知情,也可以定罪处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假药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1.病人用的药是假药。

2.病人有不良后果。假药对患者有两种后果。首先,它们使用后直接危害健康。二是使用后虽无直接损害,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致使本可治愈或减轻的疾病恶化,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经济损失或患者致残、死亡。目前,人们更多地关注第一种损害后果,而忽视了第二种损害后果。

3.使用的假药与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假药索赔诉讼属于产品责任纠纷,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医疗机构相对于患者是药品的销售者。无论是否有过错,都应当对患者承担民事责任。医疗机构对患者承担民事责任后,可以向制造假药的经销商、生产者追偿。在假药索赔的民事诉讼中,患者有选择权。他们可以从最有利的角度选择起诉医疗机构、商贩、生产者中的任何一方,也可以将医疗机构、商贩、生产者作为* * *与被告一起起诉,三方互相承担连带责任。

二。销售假药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标准是:

(一)含有过量有毒有害物质的;

(二)不含标明的有效成分,可能延误诊断和治疗的;

(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延误诊疗的;

(四)缺乏急救必需的显著有效成分的;

(五)其他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

3.生产销售假药罪是什么?

生产、销售假药罪属于生产假药、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规定,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生产、销售假药罪(《刑法》第141条)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规定,生产、销售假药,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只要主观上存在生产、销售假药的故意,就构成本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一百一十七条生产、销售劣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非法生产、批发的药品货值金额不满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非法零售药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按1万元计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药品批准证书》、《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生产、销售中药饮片不符合药品标准,不影响安全有效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