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吃了中药还会拉肚子。为什么?
如果你服用的中药复方或中成药中含有一些具有泻下作用的中药,那么服用这些药物肯定会有泻下作用,表现为腹泻。所以,当你没有便秘,吃了通便止泻的中药,腹泻自然会发生。当然,除非你吃了太多的药,腹泻过度,这个时候腹泻对便秘患者来说是好事。但也要注意,这类泻药有些不能长期服用,因为长期不辨证使用会增加结肠黑变病的风险。同时,此类中成药的说明书会明确注明,如果服药后腹泻过于频繁且严重,应酌情减量。
也是合理的理由:服用具有清热泻火、活血化瘀、平肝潜阳功效的中药。
除了上述能直接缓解便秘和腹泻的中药外,一些具有其他功能的中药也能引起腹泻,如清热泻火、活血化瘀、平肝潜阳等。一般来说,清热泻火药寒,排便是火邪的出路之一,泻药也泻火。活血化瘀类药物因其润滑性,还具有一定的润泽通便作用。但平肝潜阳类药物也会因为平肝坠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排便。含有这些药物的中药复方或中成药会有一定的通便作用,即能引起腹泻。当然,这种中成药的说明书也会提示相关的致泻作用,你仔细看看就知道了。如果服药后腹泻难以忍受,可酌情减量,或饭后服用。
最意想不到的原因:中药汤剂的温度。
的确,服用感冒中药汤剂,尤其是存放在冰箱里的中药汤剂,可能会导致腹泻。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让大家炒中药、热中药的时间越来越短。很多人在药液还没有完全热的时候就匆忙服用,会导致冰凉的药液刺激肠胃,引起腹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要注意中药汤剂的储存和再服用方法,以保证最佳效果。
最无奈的原因:过敏体质。
几乎所有的药品说明书都会注明一点:“过敏体质者禁用/慎用”。也就是说,如果你对复方汤剂这种中药或者中成药中的成分过敏,就要慎用这种药。如果用了会有各种过敏反应,包括腹泻。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过敏?很简单。记住那些会让你过敏的药物很重要。在现实临床中,过敏或类似过敏引起的腹泻相对较少,但较为严重,往往导致停药甚至对症治疗。
最常见的原因:脾胃功能差。
事实上,脾胃功能不好是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也是经常被忽视的。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无论哪种疾病,脾胃虚弱的证候都比较常见。同时,无论什么样的疾病,如果选择口服药物,对脾胃都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和刺激。此外,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也是对脾胃功能的打击。因此,保护脾胃功能非常重要。中医在开药的时候一般都会照顾到患者的脾胃。如果患者脾胃虚弱,会加一些平和的健脾理气的药物来护理中焦。同时,如果长期脾胃功能不好,看病时要向医生说明。服用中药时,要多注意药液的温度、服用次数、饭前饭后等,保证脾胃功能不受损害。(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