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君、臣、左、使”是什么意思?
1,君:是一方的主药,能对一种疾病的主要病因和症状起主要作用,即按《内经》主病称为君,君药不一定只有一种,能为君药的也不一定是暴药。
2、大臣:《内经》说:左军是大臣。臣指辅助和加强君主药效的药物。如麻黄汤中的桂枝有助于麻黄发汗解表,是麻黄汤中的臣药。
3.佐药:臣下称佐药,佐药是接近臣药的配伍药。除了辅助君药作为臣药的作用外,还可以帮助君药缓解一些继发性症状。
4、使:从“使”字的意思来说,使药是一方最重要的药。《内经》说:我当大臣。可见使臣药是臣药的辅助药。
扩展数据:
由多种药物组成的处方称为处方。方剂的组成有一定的规律,称为方剂体系。因此,该方是单药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综合作用,可调和药物毒性,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
药方的构成分为君、臣、佐、使四个部分。一般有四种以上的处方药,都是按照这四项配伍的。即使少则四种,多则几十种,也不能偏离这个规律。不要散漫,方向不明,前辈用的药不好。
“君、臣、佐、使”这几个字虽然字面上含有封建意味,但本质上是用来表示主药和辅药,以说明方剂的组织形式。几千年来,中医在方剂配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方剂还是时间都是按照这个原则制定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陈俊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