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抗过敏药和打抗过敏针有什么不良反应吗?

抗过敏药主要是抗组胺药。第一代抗组胺药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镇静、嗜睡、全身乏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少数药物还可引起心动过速、瞳孔散大、粘膜干燥、排尿困难、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贫血等。因此,使用该类药物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高空作业、司机和机械操作人员禁止或慎用。②不要使用太大剂量的此类药物,否则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并尽可能避免与复方感冒制剂同时使用,因为很多复方感冒制剂中含有扑尔敏等抗组胺药。③避免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的饮料(如酒)、镇静催眠抗惊厥药物(如地西泮)、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同时使用,否则可能引起头晕、全身乏力、运动障碍、视力模糊、复视等症状。儿童、成人和体弱患者更易发生。④避免与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同时使用,否则可能出现口渴、便秘、排尿困难、心动过缓、青光眼症状加重、记忆功能障碍等副作用。⑤苯海拉明、赛庚啶、异丙嗪、多塞平不应用于青光眼患者。⑥前列腺肥大、幽门梗阻患者慎用cyprodine和苯海拉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异丙嗪。⑦孕妇和儿童不应使用多塞平、地氯嗪、安泰乐和脑益嗪。(8)苯海拉明禁用于新生儿、早产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9老年人及合并心脏病患者慎用多塞平、异丙嗪、安泰乐,适当使用脑益嗪。儿童患者可以选择更安全的扑尔敏和苯海拉明。第二代抗组胺药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心电图QT间期延长、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脏骤停、严重的心源性猝死。最常报告的是特非那定和阿司咪唑。大部分抗组胺药的心脏毒性与配伍不当、盲目加大剂量及患者合并心脏病有关。据报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均有某些第二代抗组胺药(特非那定、阿司咪唑)引起晕厥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报道。1986—1996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对17个国家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的副作用进行了分析,发现106名患者存在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13名患者在使用氯雷他定时发生猝死。西替利嗪组心律失常65438±09例,猝死2例。此外,还有口干、乏力、胃肠不适、头痛、低血压、焦虑、抑郁、白细胞计数、血糖和电解质异常等副作用。有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轻度嗜睡、嗜睡和头晕。鉴于第二代抗组胺药的心脏毒性,合理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以避免心脏毒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临床医生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牢记以下注意事项:①禁止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同时使用,否则第二代抗组胺药血药浓度升高,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将这两种药物与红霉素或酮康唑一起服用引起猝死的有65.43万例。②心脏病患者忌用。这些疾病本身可以延长QT间期,形成各种心律失常。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会增加这些药物诱发心律失常的风险。③避免使用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可影响心室肌去极化,导致心电图QT间期延长。避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氯胺)、钙拮抗剂(如普那明)、镇静催眠药(如水合氯醛)同时使用。⑤尽量不要超过这类药物的推荐剂量。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联合使用不同类型的抗组胺药,以提高疗效。为了防止耐药,抗组胺药可以交替使用。⑥高空作业、司机和机械操作人员不得不使用抗组胺药时应使用氯雷他定和地氯雷他定,因为部分患者在使用剩余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后仍有不同程度的镇静和嗜睡。两岁以上儿童可选择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1.2岁以下儿童慎用咪唑斯汀和依巴斯汀。8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第二代抗组胺药。⑨前列腺肥大和幽门梗阻患者慎用美喹他嗪。⑩咪唑斯汀一般不与西咪替丁、环孢素、普萘洛尔同时服用。你的情况应该是药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