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奖的《给我的启蒙作文》

屠呦呦获奖的启示。

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人。她获得诺贝尔奖给了我们多重启示。基于客观全面的视角,看待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我们不会误入歧途。

首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西医完美结合的结果。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中西医的争论不断,很容易犯厚此薄彼的错误。其实中西医学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有目共睹。今天,我们要做的是充分认识中西医各自的价值,将两者结合起来,而不是一味无谓的争论。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简·安德森教授表示,中医对中草药有着丰富的知识,而西方科学家可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中草药进行分析和提炼。屠呦呦获奖表明东西方医学研究合作将结出丰硕成果。一加一等于三,而不仅仅是二。安德森的话表明,屠呦呦如果没有中医和西医,是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正如屠呦呦所指出的,用现代科学手段及时了解中医药,是我们这一代人和下一代研究者的责任。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研究员谷峰也表示,屠呦呦的发现和研究工作为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我们应该像她一样,从分子角度研究中药的药用效果,造福人类。社会,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应该摆脱狭隘的偏见,充分利用中西医两大医学瑰宝。合作共赢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也适用于医疗领域。

其次,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是精神之光的巨大力量。40多年来,青蒿素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四十年后,屠呦呦终于获得了诺贝尔奖。这背后,是屠呦呦等人的努力。当她成为85岁的老妇人时,她赢得了全人类的赞美,因为她用一棵小草改变了世界。

从1969到65438+10月,经过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本,2000多张卡,屠呦呦及其研究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在书房里,为了解决难题,她又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仔细查阅。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让她顿悟。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亲自试药,确认了药物的安全性后,才投入临床使用。因为环境恶劣,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正如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所说,屠呦呦“勤奋努力,潜心研究,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并非偶然。她总是闪耀着精神的光芒。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这不仅是中西医完美结合的典范,更是屠呦呦40多年不懈追求精神的完美回归。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