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可以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于中医“崩漏”的范畴。该病的主要机理是由于冲任损伤而无法固定。导致冲任受伤的原因多为血热、气虚、气郁、血瘀。而血热气虚则更为常见。明代医方曰:“初止血止其流,中期清热凉血明其源,末补血复其旧。若只止其流而不澄清其源,则势不可挡;若只明其源不再其旧,则孤傲之阳不能立,故故事结局明,前后可治。”后世医家提倡的三原则,即“断流”、“清源”、“复生”,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三大原则。处方药可选用:太子参、熟地黄、艾叶、当归、茜草、旱莲草、阿胶、仙鹤草、益母草,水煎服,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增减剂量和用量。

一是快速止血,对症治疗,其次是中药:对于血流过多的患者,已婚者要刮宫,未婚者可用复方黄体酮2ml、苯甲酸雌二醇2mm肌肉注射,在6 ~ 24小时内止血。之后按照复方黄体酮2ml,每周1次为维持量,停药4周。血液停止或血容量减少后,可根据临床表现进行治疗。血热者宜清热固冲,气虚者宜健脾益气固冲,肾虚者可补肾固冲,血瘀者宜用化瘀调经法固本。该方法采用了西医快速止血和中医疗效稳定持久的各自优势,为中医在止血的同时治病创造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这种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的优势,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令人满意。

二、益气固冲止血药与抗纤溶药合用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和滴血或贫血,其他症状不明显。单纯西药或中药的疗效都不理想。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出血特点多为出血过多、持续滴漏。因大量或长期出血,气随血失,治疗宜益气强冲止血;此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血清和经血中纤溶产物的增加,抑制了内膜螺旋动脉顶端的闭合和凝血过程,导致大量出血,抗纤溶药物往往有效。因此,该病可用益气银冲止血和抗纤溶药物治疗。益气止血法以固冲汤为基础。处方;白术20克、黄芪3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白芍25克、茜草15克、海螵蛸15克、棕炭25克、地榆炭25克、侧柏炭15克、大蓟15克、红梳子4克、续断20克。用水煎服。云南白药1g,一日三次随药服用;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0.4g加入10%葡萄糖溶液40 ~ 50ml,静脉注射。也可以用安络血1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或安络血片10mg,口服,每日3次。两种疗法同时应用。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是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方法。

三、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相结合:长期或大量出血伴贫血的患者,身体虚弱,正气不足,无权摄血,冲任不坚,故表现为出血,久不愈。所以要保护正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这是治疗疾病的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也就是所谓的“正气存内,邪不作祟。”护正气:一般选用十全大补汤(丸)、八珍汤、人参杨蓉汤(丸)、归脾汤、人参归脾丸;支持疗法:间断给予小剂量新鲜全血,每次100 ~ 200ml,每周1次,共3周,两种方法同时进行。通过以上治疗,可以改善身体的状态,在此基础上的下一步治疗大多有效。

苗族医药特色疗法:

处方名称:温宫止崩方

件规格,240g/付。

白术、柴胡、淫羊藿、党参、黄芪、甘草、百合、牡蛎等十余种天然野生药材。

功能主治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

方剂特点本方剂秉承中医标本兼治的原则,深入病灶治疗。一方面快速限经血、止血、采血,以止血或减少血容量,治其标;另一方面要健脾补肾,健脾益气,生血补肾,调理冲任,使经血巩固,循环有序,崩漏失收,治本;标本兼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