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心理咨询和中医外治法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积极干预
双相情感障碍是心境障碍的一种,英文名为Bipolar Disorder(BP),指的是一种兼有躁狂和抑郁发作的疾病。
其病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遗传基因+生物病理+环境压力=双相情感障碍。
评价结果是:“中度抑郁”。我觉得我的抑郁症很明显,经常不开心,持续时间长,兴趣下降明显。对过去很喜欢的东西没有兴趣,经常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学习成绩下降明显。经常觉得自己很没用,很无能,对不起父母老师,缺乏价值感,甚至会哭,会流泪,会发脾气,经常感觉很累,没有食欲,睡不着觉。
孩子的用药如下:
经与同事沟通,初步确定第一个治疗方案为:以心理咨询(格式塔和催眠)为主,辅以李氏中医方法和耳穴疗法,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体系,通过参加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培养音乐、绘画等爱好,减轻心理压力。
我在帮孩子处理被舍友用“空椅子”欺负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时,问他想对那些欺负你的同学说什么?他居然淡定地笑了笑,低头说:“中考好运。”
我突然百感交集,问他:“你不生气吗?”他看到我的眼泪,有点惊讶。“你为什么生气?”
我又问:“你不难过吗?”他平静地说:“我已经忘记了。”几乎都被遗忘了,连那些梦都记不起来了。"
孩子的妈妈在旁边静静地哭着。
经历了差不多一年的身体伤害,被锁在厕所里,被起外号,因为锁门被舍监批评扣分等等,孩子严重失眠,经常做噩梦,害怕上学,成绩变差...在听了学校举办的一场校园欺凌的讲座后,他终于鼓起勇气告诉妈妈,他觉得被欺负了,想见见学校的心理老师,于是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爆发了。
但是情绪背后的能量不应该被阻断,所以我还是想陪着孩子把一直压抑在内心深处的负面情绪安全地发泄出来。大概过了十几分钟,我拿着孩子写的外号被同学羞辱,问他有没有想做的事。他迟疑地看着我:“你有办法吗?”我点点头:“你有表达情绪的自由!你和我们在一起很安全!”孩子腰一下子直了:“撕下来可以吗?”我很赞同:“当然!”他咬紧牙关,开始慢慢撕毁那些昵称,撕成碎片,全部扔进垃圾桶。流水不腐,家不顽。当积压严重的负面情绪开始波动时,就有机会转化为正能量!我们无法改变孩子被欺负的事实,但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和家长重新看待这种伤害,从中找出积极因素,从多方面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就像尼采说的:任何不能摧毁我的东西都会让我变得强大!
看着孩子额头上的青春痘,胖乎乎的身体,和年龄不相称的肚子,时不时会躲得远远的眼睛...我不禁要问:如果真的是双相,西医只能控制症状,即使能耐受很多副作用,长期服药能治好吗?
退一步说,相关统计显示,双相在门诊的误诊率高达30%以上。如果孩子被误诊,长期服药,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除了心理疏导,还想从中医的情绪性上想办法,尝试在心理领域使用疏通经络的外治法,效果会更好。
中医认为,痰火互结既是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病机,也有血瘀。如果你不能变得炎热和沮丧,这是不安。阴津火煎为痰,痰为毒,既生火,又妨碍气机。气帅为血,气不循经而致邪火。气滞则血瘀,血瘀会使痰不溶,火不发。因此,痰、火、瘀是相互联系、互为致病因素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解郁化痰降火是冶法,化痰为主法。顽痰是一种怪病,痰引起情志病,如肾虚,即无虚多动;夜不能寐;不关心人事。如果晚上很热,就要去火补气。方剂有丹栀逍遥丸、胡氏滚痰丸等。若以躁狂为主要症状,应以五苓散代替胡氏滚痰丸,还应使用苓白术散,并配合叶琪肾安片、酸枣仁胶囊等药物安神助眠。但我没有中医执业资格,不能开药,所以还是采用安全无创的中医外治法。
同事分别为爸爸妈妈完成心理疏导后,我逐一为他们贴耳穴,告诉他们在家继续按压耳穴等配合方法。详情如下:
9月25日,我收到了同事的反馈:
9月29日,一家人第二次来中山咨询,孩子开朗多了。妈妈高兴地说:我额头的青春痘没那么“爆”了,用量减半。好像中医也很有效。孩子马上说:这些痘痘是我用手挖的!我笑着说,你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太好了!
我妈建议做个空椅子来处理和婆婆十几年积累的情绪(婆媳关系的案例另写)。孩子本来列了几个想说的问题,但是看了妈妈的“空椅子”后,提出下次再说。
后来,父亲和母亲都尝试了李氏刮痧法的第一种疗法。
因为被父亲刮痧的形象吓了一跳,孩子只想让我轻轻刮心包和心经,结果手全黑了。
妈妈工作压力大,睡眠质量差,乳腺增生,脚长期水肿。刮完百会和都麦,现场忍不住打瞌睡。当我剃完肩、颈、胸的时候,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感觉胸口没那么闷了。孩子远远的看了一下,表示有点混乱。
爸爸之前试过刮,但是刚收虎符铜钹的时候还是说力度很深。他一边皱着眉头一边说:感觉松了很多!
当孩子看到他伤痕累累的身影时,他说太可怕了。更怕被刮。
最后我建议,如果孩子愿意,家长可以继续做X疗耳穴和手足按摩,尽量停药。家人信心满满地预约了国庆期间的第三次会诊。
但是在10月5日10收到的反馈却令人惊讶:
同事也传达了我们的建议: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恢复服药,可以是半量,也可以是全量。家长切记不要急于让孩子尽快返校或完全停药,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
家长对这段时间的情况总结如下:
10月6日65438,第三次咨询,孩子的状态并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反复,但是身体比第一次强壮了,几乎没有肚子了,额头的痘痘也少了很多。我问我妈是不是只帮儿子做了耳穴按摩,没有把手脚压高。妈妈同意了。好像X疗法只做耳穴按摩,效果会大打折扣。但是我没有做好相关的劝诫,这也是我自己的错误,以后要引以为戒。
孩子自愿做“空椅子”练习,希望爸爸离开,妈妈陪着。这次是在完全没有催眠的情况下完成的。孩子会时不时看妈妈一眼,但妈妈没有一句言语回应。孩子说完,他说,我其实想告诉我妈,让她知道。
期间孩子的爸爸妈妈各自完成了刮痧。爸爸也完成了他的“空椅子”。但是孩子不想被挠。即使爸爸妈妈用自己的经历说服了对方,还是拒绝了。
我在孩子面前承认,这是健康教育缺失造成的。家长对中医的理解和接受。但是孩子的认知系统是不存在的,他更喜欢去医院看病吃药。但是,如果我们作为家长,能够掌握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了解一些亲子沟通技巧,运用一些安全简便的中医外治法,及时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身心健康的小问题,实现“防病”的理想状态,那才真的是孩子的幸福!我们玩得很开心!
孩子听了这话,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我建议母亲把铜钹拿回家给孩子刮,孩子默许了。还想让我们隔着背后的衣服示范,教妈妈刮胡子的顺序。看着比我们高的肩膀,微微有些温暖,突然觉得小孩子从牙牙学语就能长这么高了。真的不容易!
爸爸走的时候提出,下次想和儿子好好谈谈。母子俩都笑了。
第四种情况,爸爸妈妈来解决他们离婚的问题。孩子没来。他说他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离婚是父母的事,应该自己解决。两个多小时后,夫妻俩愉快地接受了每天给对方按摩或刮痧一小时的作业,手拉着手一起上车回家。
接下来的几个月,他们按时完成了作业,给同事发了互刮的照片,但没有来继续咨询。看着他们的照片,我对自己说:“如果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母爱最终指向分离。那为什么咨询师不给来访者看病?”
2065438+2009年3月,收到同事反馈,孩子顺利返校,夫妻俩感情越来越近。在医院做心理医生的同学问我:你为什么觉得这个案例是成功的?开玩笑的:因为我是非专业出身,所以走的路比较野。但是,解决家庭中的双相问题,从整体上改善系统,会比只对个体用药更好。李道政老师曾说:“中医治病,治病神为先,诚心为灵,正能量才能形成合力,才能在气场上引起* * *地震。刮痧可以做到百病同治,病与病同治,病与病同治。”所以,教来访者一些实用安全的中医外治法,从皮肤、经络、穴位入手,解决身心健康问题,“授人以鱼”的教育效果比“授人以渔”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