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同仁堂的原型是
剧中大宅门的百草堂原型是北京同仁堂,大宅门的原型也是北京同仁堂。
据郭宝昌自己口述,“我在同仁堂大宅住了26年,但40年来,我从未告诉任何人我写过《同仁堂大宅》。我不想透露是我自己写的家史,因为北京这个贵族家庭有几千人,老老少少,每个人对这个豪宅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估计很多人和我养母一样,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同意我写这个剧本。为了保护这部作品,我不仅把同仁堂改成了百草堂,还把同仁堂原来的四间改成了三间房。当然,人物也经过了必要的艺术加工。现在的同仁堂大宅恐怕很难有人真正坐对位置了。”
同仁堂由乐显扬在中国清朝康熙八年(1669)创立。历代同仁堂人确立了“无人见和解,有心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精益求精的严谨精神。乐祖籍浙江宁波,明永乐年间迁居北京。起初,他行医,卖小药为生。
1954年最后一任老板是乐松生,1955年被毛泽东和周恩来接收,1957年同仁堂中药精炼厂成立。1991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1998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同仁堂“全国五一奖”。1999同仁堂发展委员会成立。它于2000年6月在香港上市。
同仁堂中医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