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村是什么?

蒙古村(学名:蒙古莸),别名:蒿、蓝山茶、伊曼额布热宝塔等。它是一种中药,蒙古族称之为“道嘎日嘎”,是马鞭草科落叶灌木。

生长在海拔1100-1250米的干旱坡地、沙漠沙丘和干旱碱性土壤上。分布于中国和蒙古。是国家三级保护的珍稀植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蒙古村。

蒙古族村落的基本介绍和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通常从基部分枝,高0.3-0-1.5米;嫩枝紫褐色,圆柱形,有毛,老枝的毛逐渐脱落。叶片厚纸质,线状披针形或线状长圆形,全缘,稀疏齿少,长0.8-4厘米,宽2-7毫米,表面深绿色,稍有细毛,背面密被灰白色绒毛;叶柄长约3毫米。

聚伞花序腋生,无苞片和小苞片;花萼钟形,长约3毫米,密被灰色绒毛,深5裂,裂片宽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约65438±0.5毫米;花冠蓝紫色,长约1厘米,外有短毛,5裂,下唇长中裂片,流苏状边缘,花冠筒长约5毫米,筒内喉部有细长毛;雄蕊4枚,数枚等长,随花柱伸出花冠筒;子房长圆形,无毛,柱头2裂。蒴果椭圆形球形,无毛,具翅状花瓣。开花结果期为8月-65438+10月。

生长习性和分布

蒙古喜光,萌蘖性强(ménɡ niè),耐沙埋,极耐寒耐旱,能在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地区自然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在透气性好的疏松砂壤土中生长最好。冬天能承受-35℃的低温,夏天能承受40℃的高温。主要生长在海拔1100-1250米的草原、山地阳坡、河岸、沙丘。在典型的草原带中,石山和砾石坡是常见的伴生组分,它们也被带入荒漠草原带和荒漠带的东缘,生长在沙地上、干河床的底部和山坡上的石缝之间。

主要分布在中国(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蒙古(东部高原、乌兰察布、鄂尔多斯、东阿拉善)等地。

蒙古村的繁殖、播种和繁殖

播种时间

和大多数植物一样,它们只是选择在春天气温即将回升的时候,也就是5月份左右开始播种。如果怕播种前发芽慢,可以选择用温水喷洒种子一段时间,让种子充分膨胀,但不能粘手。

播种方法

播种:播种前要浇一次底水,直接在要播种的线上把土撕开,把种子均匀地放进去,然后把撕开的土盖回去。

钻:钻前浇一次底水,每隔一两天就可以播种。播种宽度20厘米,间距20厘米,用铲子逐行播种,以此类推。

插条

切削时间

这个比播种早一点,4月份就可以了。4月中旬,选择两根一年生枝条,剪成20cm,因为插入土壤的长度为15cm。如果同时采插条和扦插,可以提高成活的概率。

切割方法

将准备好的插条下半部分切成斜口,使插条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如果可能,也可以在消毒后涂抹生根剂,处理后插入土壤中。这个手术的存活率可以达到70 {BF}。插条插入后立即浇水,使基质和插条更好地结合,生根更快。

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的遮挡新插入的部分,让新植株更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平时多观察,有问题及时处理。

蒙古族村寨的耕作技术与整地

蒙古草播种当年就能开花结果,当年就能出园。因此,在翻耕土地前,要施足粪,以羊粪为主,深耕细耙,翻耕深度25-30厘米;去除多年生草根,使土壤细腻,畦面平整,吃水一致,幼苗才能生长整齐。

经营

出苗前管理:锥栗种子小,千粒重只有12g,种子的顶土强度弱。因此,应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掌握浇水次数或使用喷壶保湿降温;苗期适宜温度为15℃-28℃,注意苗期干旱高温引起的“闪芽”;土壤发粘,板结开裂,会造成出苗不整齐或缺苗。经常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苗期管理:出苗后适当控制浇水次数,每6-7天浇一次水,使土壤变得干湿,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此时六对真叶进入高生长期,9月份减少水分,促进基部木质化。注意,苗期幼苗前往往会出土杂草,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证床面无杂草,让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开花管理:7月中旬,苗高40-50 cm,开始开花。此时减少浇水次数,可以提高种子饱满度,促进分枝分蘖,增加冠幅。蒙古栎种子成熟时开裂,应及时采摘。

保护性管理:苗期小地老虎危害栲树幼茎,除此之外一般无病虫害。处理方法是通过人工捕捉或混合毒饵进行诱杀。秋季少浇水,提高枝条木质化程度,增强越冬能力。越冬后,对部分嫩枝进行轻度掐顶,春季将掐顶部位剪去,进行树冠整形。

主要价值药用价值

蒙古村不仅是黄土高原沙区和干旱区宝贵的耐旱灌木资源,还可用于营造水源涵养林和薪炭林。其次,它还具有药用和工业芳香油的开发利用价值。蒙药的花、枝、叶可作为蒙药,具有散寒、燥湿、健胃、强身、止咳的功效。全草甘温,消食理气,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开水当茶喝,可以治腹胀、消化不良。栲树的叶、枝、花和种子中含有樟树芳香油,可作为工业用芳香油。

饲用价值

蒙古草是一种碳氮饲草,营养比为1: 9.4。含粗蛋白15.6 {BF},粗脂肪3.68 {BF},粗纤维24.47 {BF},无氮浸出物45.6 {BF},粗灰粉6.3 {BF},钙14.6 {BF},磷0.22 {BF},较粗。山羊和绵羊只吃它们的花,马在冬春季节吃少量它们的一年生枝条;隆冬时节,牲畜可以啃食它的枝条熬过干旱,是极好的“木本饲料植物”。

观赏价值

蒙古毛茛花大而美,花序长,蓝紫色。花期在夏秋季,可以弥补夏末秋初开花植物的不足。而且栽培生长旺盛,抗逆性强。可作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和街道的主要绿化树种种植于街区路边和公园绿地,是夏末秋初低矮开花的佳品,观赏价值高。也可作为绿篱、老花镜、雕像的背景,形成图案,也可配置叶色深绿的低矮植物材料,如地被菊、黄杨木、沙地柏等,或成片种植,观赏性更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