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药的加工有什么重要作用吗?

第一节中药加工的目的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这些天然药物质地坚硬粗糙,或含有杂质、泥砂,或有毒成分,加工后才能使用。中药的加工有很多目的。往往一种中药可以有多种炮制方法,一种炮制方法有几种用途,主次分明,相互联系紧密。一般认为中药炮制的目的如下。(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有些药物疗效较好,但由于毒性或副作用较大,临床应用不安全,因此需要通过炮制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历代都很重视有毒药物的加工,每一代都有很好的解毒方法和加工作用的讨论。如草乌可通过浸泡、漂白、蒸煮、加辅料等方法进行炮制以降低毒性。另一个例子是金合欢、蓖麻子、商陆和黄花菜的根,它们可以通过加热来加工以降低它们的毒性。加工也可以消除或减少副作用。汉代张仲景提出麻黄“虽闷,但汗出深谷”。说明麻黄有“烦”、“多汗”的副作用,可以通过“用前煮沸数次”来减少副作用。柏子仁具有宁心安神、润肠通便等作用。如果用于宁心安神,服用后要避免滑肠拉稀。经过脱脂、蒙砂处理,消除了滑肠拉肚子的副作用。(2)改变或缓解药物的药性中医用寒、热、温、凉、辛、甜、酸、苦、咸来表示中药的药性。性味强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太冷伤阳,太热伤阴,太酸伤牙伤筋,太苦伤胃伤津,太甜生湿助饱,太苦伤津液气,太咸助痰湿。为了适应不同疾病和患者体质的需要,一方面可以通过配伍和炮制来改变或缓解药物的过度性味。唐代孙思邈提到桂枝要生吃,但在孕妇的情况下,为了防止“胎动”,要“煮”(即炒)后再用。明代罗曾说:枳壳“助消化,除积滞,用麸炒,既旺盛,又怕伤元气。”麻黄辛散解表作用强,蜜炙后止咳平喘作用减弱。中药往往通过炒、麸炒、蜜炒等加工方法来缓解其药性,所以有“愿缓”、“炒缓其性”之说。很多药物,根据中医临床观察,有生熟不同的功效,比如蒲黄用来活血化瘀,炒来止血。生甘草,味甘、性平,能清热解毒;蜜炙甘草,性温,能补中益气,故有“补汤宜煮,泻药不宜过生”之说。通过炮制改变或缓和了药物的性质,其临床应用各有优势。(3)增强药物疗效除了配伍,炮制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另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作为一种药物,它是起作用的物质。通过适当的处理,可以提高药物中所含活性物质的溶出率,溶出物易于吸收,从而提高疗效。明代《药宗精要》写道:“决明子、莱菔子、芥菜子、紫苏子、韭菜子、青葙子,凡药用种子,必煎,煎出其味。”这是现代“凡必炸”的基础和本意。因为种子有硬壳,有效成分不容易炒,炒后表皮爆裂,所以有效成分容易炒。款冬花、紫菀等化痰止咳的药物都用蜂蜜焙炒过,增强了润肺止咳的功效,而蜂蜜味甘,益脾润肺止咳。作为辅料使用后,与药物有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现代实验证明,从胆汁中提取天南星可以增强解痉作用。由甘草或甘草皮(包括黄酮苷)制成的黄连可将黄连的抗菌效果提高5-6倍。(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位置和趋势。中医疾病的位置(病位)通常用经络和脏腑来概括,药物作用的趋势用起伏来表示。疾病在发病机理和证候趋势上往往是向上的,如咳嗽、哮喘、吐血等。下行:如腹泻、崩漏、遗尿等。,这些都可以用药物的沉浮来纠正身体机能的失衡。炮制可以将药物引入月经,改变作用的部位和趋势。大黄性苦寒,性重而不浮。它的目的是走而不是守。酿酒后能诱药上行,能产生清热上焦、祛邪的功效,治疗上焦热盛引起的牙痛。黄柏性为阴,气薄味浓,属主。上清丸中的黄柏经酒制后降本生。一种药物往往归入几个经络,临床上往往怀疑其作用是分散的。可以通过加工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使其功能具体化。比如柴胡,入心经、肝经、三焦、胆经,用醋处理,可以更有效地治疗肝经疾病。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一般来说,生命起熟落”、“酒起升”、“盐入肾”。(5)便于将植物的根、根茎、藤蔓、果实等进行调整和准备,然后加工成一定规格的块,如切成片、丝、段、块等。,便于调整剂量和配方。矿物质、贝类和动物骨钉类药物,如自然铜、磁铁矿、赭石、牡蛎、石决明、穿山甲等。,质地较硬,不易粉碎,制作和调整不方便,有效成分难以在短时间内炒熟,必须进行加工,采用煅制、煅淬、砂烫等加工方法,质地酥脆易粉碎。(6)过程中干燥了有利于储存和保存药物,降低了药物的含水量,避免了霉变变质,有利于储存。一些昆虫和动物药物,如桑螵蛸,可以通过加热杀死卵,防止孵化,便于储存。植物种子药物经过蒸、炒、煮等热处理后,能使种子停止发芽,容易保存而不变质,如紫苏子、萝卜子等。有些含糖苷的药物,如黄芩、杏仁等,加热后破坏酶的活性,以避免有效成分被酶解而损失,以利于长期保存。(七)气味矫正,易服用动物或其他具有特定不良气味的药物,常被患者厌恶,难以口服或服用后出现恶心、呕吐、心烦等不良反应。为方便服用,此类药物常采用漂洗、酒制、醋制、蜜制、麸炒等方法处理,可起到纠正气味和味道的作用。比如用酒做的乌梢蛇、紫河车,用麸皮炒的僵蚕,用醋做的香椿根皮、乳香、没药,人们经常用流水冲洗。(八)提高药品纯度,保证药品质量。中药在采集、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往往会混入泥沙、杂质、霉变品和非药用部分。因此,必须对它们进行清洗和清洁,使其达到一定的纯度,这对保证临床药物的准确剂量具有重要意义。比如种子药要去沙去杂质,根药要去芦头,皮药要去糙皮,兽药要去头、足、翘。有些药物虽然同属一种植物,但由于药用部位不同,作用也不同,所以要分开使用。比如麻黄经后出汗,止汗于根,要分开使用,以满足医疗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