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贝的海南的珍珠贝

大珠母贝,又名白螺珍珠贝,是我国南海特有的珍贵珍珠贝类。它形状象碟子,个体大,一般体长24厘米,体重为6—7斤,大者体长32厘米以上,体重10斤,是珍珠贝种类中最大的一种。海南出产珍珠贝还有马氏珍珠贝、企鹅贝、解氏贝和美丽贝等,大珠母贝蕴藏量约占全省各类珍珠贝总蕴藏量的90%。大珠母贝的经济价值很高。它的外壳是医药和工艺原料,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每市斤壳约值人民币8—9元。它的肉质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更可贵的是,大珠母贝养殖的珍珠,颗粒大,色泽好,价格高。 珍珠历来是贵重装饰品,又是名贵的药材。三国时的医书《名医别录》已把它列为重要药材。当时享有盛名的“诸葛行军散”里,就有一味珍珠。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珍珠能“治目肤翳”,珍珠粉“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它在医药上有安神定惊、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润泽肌肤、收口生肌等功效。我国在临床中有20多种药方,是以珍珠作为主药的。六神丸、安官牛黄丸、行军散、八宝眼药等几十种中药成药中都有珍珠粉。现在,人们还用珍珠粉和护肤原料制成珍珠霜、珍珠露、珍珠膏等高级化妆品,深受人们的欢迎。 海南省的珍珠养殖业,解放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建立了珍珠养殖场,进行人工养珠。人工养珠是把经过手术“怀孕”的“妈妈”珍珠贝,置放在尼龙网做成的特制“产房”里,一个珍珠“妈妈”住一个“产房”,被放回海流平缓、饵料丰富的海区,去“分娩”她们的“娇子”。这个过程叫育珠期,需要精心管理长达一年乃至两年的时间。珍珠贝是一种几乎没有自卫能力的小生灵,大海里凶残的章鱼和螃蟹等是珍珠贝的大敌,它们会伺机闯,进“产房”,咬破贝壳,饱餐贝肉,海里的小牡蛎、藤壶等小贝类也爱在珍珠贝身上建筑新居,严重影响了珠贝的正常生长。这样,育珠不仅要朝夕提防敌害的入侵,而且还要定期清除珠贝上的“隐患”。倘若遇上台风暴雨,还要马上驾船出海,将珍珠母贝移向海湾,珍珠,固然是珍珠贝生命的结晶,更是养珠人汗水和心血凝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