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香附、知母、黄柏、昆布、海藻、莪术各10g肉桂4g粪10g谁能帮我看看粪能不能用其他药代替?谢谢你
本方具有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滋阴降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早期肝硬化、肝癌、肝囊肿、妇科肌瘤和慢性肝炎引起的囊肿,具有良好的化瘀散结和抗癌作用。
食谱中所用的屎壳郎(俗称屎壳郎)又名推万、赶大车、黑牛、铁甲将军、夜巡将军。气味:咸,寒,有毒。
具有解毒、消肿、通便的功能。常用于疮肿、无名肿毒、恶疮、痔疮、便秘等。因为极其不卫生的原因,很多中药店不允许去易买得,一些比较大的中药店还在备货。
中医的精髓是讲究辨证论治。
若用此方治疗肿瘤疾病,可用天龙(守宫)6克代替;
治疗瘀血块(如囊肿、肝炎、肝硬化),可用土鳖虫(土鳖虫)10g代替。
这两种药物都是无毒的兽药,不会影响疗效,可以放心服用。
中医也讲究服药的时间和煎药的方法。这个方子要饭后温服,吃药要避免甘草,因为你方子里的海藻和甘草是反药。
服药时间
1.饭前:一般饭前30 ~ 60分钟服药。如果病在其次,就要饭前服药,这样药物的药性就容易释放出来,比如肝肾不足或者腰以下的疾病。在肠道疾病的治疗中,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空腹状态下,药液可直接与消化道粘膜接触,通过胃迅速进入肠道,从而被更多地吸收而发挥作用,以免被胃中的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2.饭后:一般饭后15 ~ 30分钟服药。病位在床,要饭后吃药。若用于治疗心、肺、胸、膈、上腹腔等疾病,可使饭后药性上去。刺激胃肠道的药物,饭后服用可以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伤。有毒的药物也要饭后服用,以免吸收过快产生副作用。
3.在两餐之间服用:在两餐之间服用药物,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要在两餐之间服用。
4.空腹服用:早上空腹服用补品汤,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管疾病的药物也应空腹服用,使药物迅速进入肠道并维持较高的浓度,以迅速发挥药效。具有泻下作用的汤剂也是如此,从而增强疗效。
5.睡前:一般在15 ~睡前30分钟服用。补益心脾、安心养神、宁心安眠的药物,以及郁结、胸膈病等。,服药后应仰卧;如有头、口、耳疾病,服药后应去枕卧;当出现左右肋的症状时,要根据服药后药性的升降功能来选择自己的睡姿。药性上升就选健方,药性消退就选方。
6.隔夜服用:主要指驱虫剂。睡前服用1次,第二天早上空腹服用1次,以达到杀虫排泄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重疾应尽早或经常服用(每1-2小时一次),慢性病应按时服用。
总之,服用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决定。原则是充分发挥药物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
服用方法
一般来说,一天两次,早晚1次,或者一天三次,早晚1次。但根据病情,有的人一天只服一次,有的人一天需要服几次,有的人可以煎汤代茶。具体给药方法如下:
1.温服:一般药物宜温服,药物煎好后放一会儿,不太热也不太冷时再服。如和平和滋补药物。
2.热服:任何感冒的药都要趁热服用,以达到发汗的目的;散寒活血的药物也是如此,有利于散寒活血。
3.冷服:药液凉后服用。一般来说,解毒剂、止吐药、退热药都要感冒服用。
4.突然服用:指的是药性很强的小剂量汤,要一次性服用。目的是使药物在不损伤正气的情况下,集中药效,发挥最大功效,如泻药、化瘀药等。
5.勤服:对于咽喉疾病、呕吐患者,宜勤服、慢服,使汤剂与患处充分接触,起效快。
另外,在使用重症药物和毒性药物时,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如果有效,就要立即停药,千万不要过量,以免中毒,损害人体健康。
总之,要根据病情、部位、药物的性质、特点来决定不同的服用方法。
一种煎煮中药的方法
1.煎药器具:以砂锅、不锈钢、玻璃、搪瓷等为佳。煎药时,忌用铁、铝、铜锅。因为前者的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不容易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反应,保证药物的疗效。但铁、铜成分比较活泼,容易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影响疗效。
2.浸泡法:煎煮前,将药物放入药锅内,加入洁净的冷水浸泡药物,加水淹没药面3-5cm,浸泡20-60分钟(时间过长,药物会发霉变质),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煎煮。
3.煎药方法:每剂药煮两次。第一次煎药,先将泡好的药用武火煮沸,再用中、小火煮沸,使药保持沸腾;第二次煎药需水较少(以淹没药面为准),热量与第一次煎药相同。炸的时候最好盖起来。一般情况下,炒菜时不宜频繁开盖,否则气味会散失,药效会降低。
4.煮沸时间:药物煮沸后计算时间。一般药物第一次煎20-30分钟,第二次煎15-25分钟;滋补类和固体类药物第一次煎40-60分钟,第二次煎30分钟左右;解表药、理气解郁药第一次煎6-65438±05分钟,第二次煎5-65438±00分钟。
5.药液的过滤: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来决定煎煮药液的量。成人的量约为200-300ml,儿童的量约为1/4-1/2,即50-150ml。
6.服用时间: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早上服第一次煎药的药液,下午服第二次煎药的药液,这样两次煎药在体内的浓度和作用才能均匀可靠。也可以将两种汤剂混合,分上下午两次服用,间隔6小时左右。当天煎的药最好当天服,不宜留着。滋补品应在饭前半小时服用;清热类药物和刺激胃肠道的药物应在饭后半小时服用;其他药物请遵医嘱。
7.如何服用:有三种服用方法:热、温、冷。一般来说,止汗、温补宜温服;祛寒药和治疗关节痛、溃疡的药宜热服,清热解毒药宜寒服。
8.注意事项:中药袋中经常见到用纸或纱布包裹的中药,上面标有“先煎后下,包煎,内服”的字样。一定要按要求做,否则会影响药物的效果。在煎药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加水,但要不断搅拌,防止溢出和糊。
(注意:不要服用烧焦或糊状药物的药液,以免中毒。)
不知道回答是否令人满意?如果还是不明白,请联系我QQ: 188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