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科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完成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吸取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书面材料。可以帮助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我们坐下来写一份总结。那么总结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以下是我为你收集的三个药学工作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XX年是忙碌的一年。这一年,在医院领导和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药剂科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紧紧围绕医院的工作重点和要求,结合科室实际,按照目标责任管理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XX的药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管理

(1)认真履行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的职责。

1,组织修订了药剂科动态管理制度,并全面落实到位,进一步规范了我院的药房管理;

2.组织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成员对我院拟采购药品的合理性进行评审;分析我院用药情况,对不合理用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优化药物治疗方案。

3.会同医务处、护理部对各临床科室准备的急救药品进行了全面检查,全面修订了急救药品目录,使急救药品储备更加合理。

4、加强特殊药品临床使用和管理的日常监管,使特殊药品管理环环相扣,对发现的问题有记录、有分析、有措施。

5.修订了我院XX年制定的基本药物目录和处方;发布药物信息通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二)做好药品管理工作,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和需求。

1,及时掌握各临床科室的药品需求,保证药品供应。推出了多种新药,有一种药长期停用。根据物价局要求,完成药品价格调整,涉及药品。想方设法满足临床急需药品的供应,如。

2.药品的动态流动是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配合医院his管理系统的切换,使药流运行有序。

3、严把药品采购质量关,按照《药品管理法》坚持“阳光采购”,各调剂室层层检查上架药品质量,注重细节,特别是严格控制药品的储存和有效期,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关注用药各环节的质量和疗效,对药物进行严格的临床观察,及时掌握用药信息反馈,为药品收供提供质量依据。为了减少临床静脉制剂污染的可能性,引入了小剂量的溶剂。

二、业务:

(1)业务增长:

1.随着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药品供应也大幅增加。到XX年底,门诊药房、急诊药房、病房药房、中药房收入* *亿元。药品销售金额增长了3.5% .

2.处方调整增加:全年门急诊处方数***139799张,其中西药处方115209张,中药处方24590张,占门诊处方的17.6%,达到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级评审门诊中药处方比例。住院处方数为173330张,其中西药处方167582张,中药饮片处方5748张,发药床位148614张,其中西药处方142283张,中药饮片处方6331张。与去年相比,处方数量增加了10% .

3.作为全省唯一的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注重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今年* * *为12659袋汤剂。中成药品种也日益丰富,极大地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2)新业务。

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推出了乳膏制剂。目前所有设施已基本完善,即将生产。中医一直提倡秋冬进补。膏药是中医的剂型之一,继承了“扶正补虚,辨病补虚”的精髓,能“补虚扶弱,纠正亚健康,防病调理体虚”。据了解,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药膏的市场需求都在增加。配制药膏不仅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普遍提高人群体质,而且有利于中医药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还可以为医院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临床服务:

(1)窗口服务

药房窗口服务作为医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体现医院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质的窗口,更肩负着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重大责任。面对我院患者数量剧增,各科室工作量相应增加的情况,我们就如何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增进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做了一些尝试。

咨询部设立了中药配药台。为了让患者更方便及时的拿到中草药,本着为患者服务的精神,在会诊科室设立了中草药配药台。

住院药房的药品分配实现了合理化和分流。针对住院药房病房多拿药多开处方带来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调整,与急诊药房分担部分配送任务,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为进一步加强药品的合理管理,方便患者用药,成立了中成药室,实行中成药和西药分类管理。

(2)临床药学服务

全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进一步明确了5名临床药师的职责,确保药师真正进入临床一线,开展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定期参加临床科室业务查房、疑难病例会诊、死亡病例讨论等。,并参加医务处组织的住院病历联审。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和用药全过程。为医生提供药物选择、剂量、途径、方法、药物治疗监测、药代动力学参数等方面的咨询和药物治疗服务信息。

新修订了处方点评制度和药物咨询制度。处方点评工作组每月对门急诊处方(包括麻醉和处方)和病房医嘱进行抽查。对处方进行分析评价,对结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医生不合理用药。

根据医院用药动态监测,进一步加强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有效监控,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和向临床科室通报,建立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预警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滥用抗生素给社会和人民健康带来危害。

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日常工作中,主动收集临床用药后的信息反馈,督促临床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可疑必报”的原则,主动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上报本年度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发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协助临床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并查明原因。如果与药品质量有关,及时更换生产厂家,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第四,教学和科研

(一)业务学习和教学工作

通过鼓励员工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业务学习,XX年参加了国家级或省级学术交流会。积极认真参加我院组织的各种讲座,以及每两周一次的部门业务学习。为了提高系内成员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我们系增加了投影仪等教学设备,改善了系内的学习氛围。开展新引进药品品种的学术讲座,让我科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引进新药更加科学、合理、民主;

根据学校的实习要求,我系为20名实习生制定了实习计划,并指定专人负责教学,指导他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我系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并以此为契机提高了我系人员的专业水平。

(2)科学研究工作

1,科研工作进展顺利,申请了两项院级课题:灾难医学集成框架研究和降脂饮颗粒质量控制及生物学效应研究。3.今年全科医生发表学术论文,参与专著编写。

该部门工作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到XX时,我部共有员工25人(实习生2人),其中大专以上19。25人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9人。全系7人通过国家职业药师考试。药学部今年的教学工作已经圆满完成。

在优化人员结构和激励措施方面:

第一,优化部门人员结构。

鉴于中药房工作量越来越大,为加强中医药系统管理,优化我科人员结构,中药房增设一名副科长;

二是部门人员待遇有所提高。

为进一步体现工作待遇的公平公正,对中药房、煎药中心工作人员额外给予窗口风险基金。药剂科聘用人员的合同和待遇问题已经完全解决。通过与医院协调,及时为我科拟聘人员续签了工作合同,同时对员工实行同工同酬,达到了“人尽其才”的目的,进一步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有很多不足,比如缺乏主动服务意识;;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药剂科的服务水平和业务量都在不断上升,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有目共睹。但是,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如: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态度有待进一步改善,尤其是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临床用药指导的开展有待进一步全面深入;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有待加强,等等。

针对存在的不足,展望来年,确定今后的工作重点:

一是临床用药指导,加强临床干预,

二、成立静脉制备中心:静脉制备工作由静脉制备中心完成,降低了输血污染风险,避免了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对配置人员的潜在危害,优化了现有人员的使用,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

二、中药制剂的开发:我院是一所中西医结合医院,依托众多名老中医的平台,探索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中药制剂。通过整理处方,商定处方,逐步发展出自己的中药制剂。

三、培养和引进人才:提供高水平、全方位的药学服务,需要高素质的药学人才,实行在职培训,采取培养现有人才和引进人才相结合的方式。

四、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科研工作将围绕临床需求,科研项目应来源于临床并能充分服务于临床。

第五,多参加学术交流:为了更好地接触新知识、新观念,希望医院能定期批准我们参加技术交流,掌握药事管理新知识。

药学工作总结二、在过去的一年里,制药机械部的各项工作坚持以“保二争三”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药品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制药机械科严格按照《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作为当前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全体员工以团结、协作、务实的精神,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制药机械部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部门管理

1.积极开展工作,严格按照《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评审标准,重新建立和完善药械科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一整改多年不符合要求的工作缺陷,使药剂科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2.积极与临床科室沟通,将医院药品目录提供给各科室,以便及时掌握各临床科室的用药需求,并在药事管理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下保证临床应用,增加了患者来我院治疗的概率和满意率。

3.把握药品流通的几个环节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今年我科加强了药品采购、验收、储存、维护、调配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和患者安全。药房下发了近效药统计表,要求提前三个月上报近效药,及时处理,避免浪费。加强特殊药品管理,严格执行相关制度,严把药品采购和验收质量关,杜绝非法渠道购买药品。全面记录和跟踪医院药品流通的全过程,做到万无一失。

二、业务工作

1,药品供销

20xx年,在严格执行省招标办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规定的前提下,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监督管理下,药品全部网上采购,6月5438日至9月网上采购金额为63797714.30元。

2、抗菌药物应用管理

在上级卫生部门下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文件精神指导下,我科与医务科合作,与临床科保持密切联系,参与医院的药物监测和合理应用,确保广大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抗菌药物实践动态管理,超常预警系统,十大抗菌药物实践降价或停售。

3、含麻黄碱复方制剂的监督使用

我科积极响应《关于加强麻黄素复方制剂管理的通知》,对全院所有含麻黄素制剂进行筛查,并严格按照通知要求由专人管理,专册登记。

第三,窗口服务

药房窗口服务是展示医院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结合医院创建“三级一流”、“创先争优”等活动,不断加强科室成员的素质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患者的能力,强化优质服务的理念,杜绝生、冷、硬、顶,努力使窗口服务成为药学工作的一大亮点。

四、大力推进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积极参加医院的各种活动。

我科通过参加医院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实施集中学习和自学换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全体药学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今年10月,药剂科在莱芜市中医院成功举办了药学知识技能竞赛。本次竞赛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药学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保证服务质量。

5.煎药室继续为患者提供免煎药中药饮片,6月1-6月65438+10月* * *为患者免费煎药中药饮片15000余枚。

6.通过积极与临床科室沟通,制剂室月销售额持续增长,6月5438+10月达到5.8万元,6月1-6月65438+10月达到37.7万元。

综上所述,药学部在20xx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20xx工作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继续抓好药品质量安全和药品供应。

药品采购严格执行“三证齐全”制度,确保药品采购渠道正规,药品验收双签字,药品维护专人负责。在药事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严格规范药品计划,坚持网上药品采购,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尽最大努力满足临床需求。

2.加强基本药物应用,优先采购基本药物,倡导临床医生优先应用国家基本药物,争取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达到90%。

3、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效率,方便患者加强门诊药房的管理,如何方便患者,如何提高效率是药房工作的重点,通过改进工作流程,合理管理窗口等。,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改变药品排队现象,为患者提供方便。

4.大力开展中药自制制剂工作,这是中医医院的特色之一,其应用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争取自制50万的制剂,密切配合临床。已开发了两种新制剂,并报告了材料。

5.加强临床药物的开发。定期编制药事公报并下发至各部门,及时报告药品最新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保障,继续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和报告工作。

6、按照全市抗菌药物临床整改活动的要求,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认真解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7、继续做好患者免费煎药工作,严格操作规程,保证煎药质量,认真记录煎药情况,避免差错。

药剂科

20xx 65438+7 00年10月

药学工作总结在20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为契机,结合实际,完善相关制度,扎实开展工作。以下是药学部3360的20xx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药品质量管理,确保有效供给。

加强药品采购验收、仓库维护等环节的质量管理。严格执行药品采购制度,保证计划及时准确,按需供应,保证临床用药需求,保证合理库存。对药房进行全面盘点。

第二,加强医疗安全管理。

重新划分药房的药品货架,将部门成员切片并对负责人负责。加强成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感,认真调整,定期自查,防止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第三,加强部门环境建设。

继续执行卫生制度,保证调剂室、休息室、小药房的环境卫生。

第四,完成二甲基的后续工作。

二甲成立后,我们会继续进行相关的收尾工作,争取责任区少分。关键任务是:

1,搜索抗生素疾病记录,完善抗菌药物相关要求;

2、开展门诊中医局重点工作,完善中医医师工作平台。

五、做好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工作。

建立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小组,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规定完善抗菌药物处方审核,达到审核处方的目的,并根据《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抗菌药物使用的特别规定》及相关文件对抗菌药物的采购和临床合理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六、申请制剂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根据药剂科现有人员和科室配置,申请临床药学相关工作并选择

符合相关要求、责任心强、有事业心的药师将进一步深造,取得相应资格。力争一年后临床药学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填补目前这项工作的空白。

七、配合临床科室做好药房管理工作。

1.定期召开药事委员会,做好相关记录,审核医院药品目录,解决有效药品问题,做好临床科室药事管理,做好科室和个人抗菌药物用量和用药情况的整理。

2、进一步加强毒性药品管理,根据安全管理要求调整现有模式。

3、加强有效药物管理,制定临床急救和定期药物有效回访工作表,防止差错和事故发生。

4.积极收集药品不良反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网络报告,完成药监部门下达的任务。

八、完善抗菌药物监测平台统计项目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督检查评分细则》要求,预计医院将完善抗菌药物信息化建设体系,包括抗菌药物电子处方点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统计、一级切口手术相关抗菌药物使用率统计等。使抗菌药物的统计更加简洁准确,满足检验部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