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骨散简介
2英文参考清骨散【中医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清骨散》中约有七个同名方剂,其中常用的是《证治规范》中记载的方剂,由柴胡5克、胡黄连3克、秦艽3克、鳖甲3克、地骨皮3克、青蒿3克、知母3克、甘草2克组成,具有清虚热、蒸背骨的功效。主治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的体虚发热证,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4清骨散,辨证论治规范中的一个方子,有解热抗炎作用,对结核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这个方子只能作为结核病的辅助治疗。全世界都在用化学药物治疗结核病,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仅用这种中药很难治愈,尤其是重症肺结核。对于一些伴有发热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其具有抗炎、解热、神经内分泌等作用,是可以治疗的,但应根据具体疾病,针对原发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1]
4.1由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醋制)、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组成。
柴胡5g、胡黄连3g、秦艽3g、鳖甲3g、地骨皮3g、青蒿3g、知母3g、甘草2g[4]。
银柴胡1钱5分钱,胡黄连1钱,秦艽1钱,鳖甲(醋制)1钱,枸杞1钱,青蒿1钱,甘草5分钱。
4.2功能主治《辨证论治规范》方药之一的清骨散,具有清虚热、退骨蒸的功效。主治:体虚、骨蒸、劳热。症状有骨蒸、潮热,或持续低热、消瘦、唇颊红、嗜睡、盗汗,或因口渴焦虑、舌红少苔、脉数。[4]
清骨散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用于治疗阴虚内热[3]。
4.3清骨散用法用量:取两杯水,煎服八分,远食[2][3]。
加水2分钟,炒至8分钟,盛出老远。
4.4方杰清骨散方证是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阴虚内热,或虚火上炎,则潮热骨蒸,唇颊红,嗜睡盗汗,心烦口渴。应该用滋阴清热的方法治疗。本方为清虚热、退骨蒸、养阴之药组合,清热养阴。方中的银柴胡味苦微寒,清热凉血,善解虚热而不苦燥,故为君药。知母养阴泻火,清虚热;胡黄连入血,清热;地骨皮降肺降火,下焦除肝肾虚热。三味药* * *清阴虚火,善治有汗骨蒸。以上药物为臣药。辅以秦艽,苦中带苦;青蒿芳香,清虚热,善于透热;鳖甲性寒,既滋阴潜阳,又引药入阴穴。是治疗虚热的常用药,用作辅助药。少用甘草调和诸药,防止苦寒之药损伤胃气,为必药。全方集清热祛蒸之品,有清虚热、蒸背骨之效。[5]
4.5临床应用清骨散是治疗阴虚骨蒸潮热的常用方剂。临床表现为骨蒸潮热、消瘦盗汗、舌红少苔、脉数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4]
4.5.1加减如果肺结核干咳无痰或少痰,百合、麦冬、川贝母、百部等。可加入滋阴润肺止咳;咯血可加入白芨、阿胶、仙鹤草,养血凉血止血;气虚乏力、气短懒动者,可加黄芪、太子参,益气补虚;脾虚食少便溏者,可去胡黄连、知母,加山药、莲子肉、扁豆,健脾渗湿。【4】血虚者,加当归、白芍、生地,滋阴益血;咳嗽多,加阿胶、麦冬、五味子滋阴润肺止咳。[5]
4.5.2使用禁忌症表现发热者禁用清骨散[4]。
4.6现代主治:清骨散可用于肺结核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发热的骨蒸,属阴虚内热[5]。
4.6.1结核病已于1993年被世界组织宣布为全球紧急事件。这种疾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传播的传染病。传染源是肺结核患者。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通过咳嗽、吐痰、说话等方式排放到空气中。当人体抵抗力低下,吸入的雾滴中含有大量结核杆菌时,细菌就会在肺泡巨噬细胞内外生长繁殖,这部分肺组织就会出现炎症性病变,称为原发性病变。原发灶结核分枝杆菌引流淋巴管沿肺到达肺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就是形成原发性结核。原发灶继续扩大,可直接或通过血流向邻近组织器官扩散,进而发生结核。人体内的原发性结核通过细胞介导的免疫系统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特异性免疫,使原发性结核钙化、纤维化。大多数结核分枝杆菌被消灭,这是一个良性过程。而少数结核分枝杆菌仍处于冬眠状态,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以再次生长繁殖,从而产生结核。主要病理变化为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坏死。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盗汗、午后潮热、体重减轻、咯血、胸痛、咳嗽、咳痰等。肺外结核除全身中毒症状外,还有相应的器官和组织病变的症状和体征。[5]
4.7清骨散的药理作用[6]
4.7.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银柴胡为君药,擅长清虚热、疳积热,主要用于治疗阴虚发热、骨蒸劳损、阴虚久疟、疳积发热,但现代医学至今未发现其抗结核作用。胡黄连根提取物具有抗菌作用,特别是对超过100种真菌如紫色毛癣菌、徐岚蚕豆、石膏样小孢子菌、星状诺卡氏菌和红色表皮癣菌。知母对伤寒杆菌、白喉杆菌和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知母乙醇提取物对结核分枝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用知母饲料喂养实验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可减轻病变。同时,知母中所含的芒果苷具有明显的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地骨皮对伤寒、甲型副伤寒、痢疾志贺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流感病毒抑制作用较低。佐剂秦艽对流感杆菌、炭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副伤寒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各种痢疾志贺菌、霍乱弧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对一些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青蒿对上述大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对结核病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血吸虫、疟原虫、弓形虫、焦虫等寄生虫也有抑制作用。对皮肤真菌、流感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甘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幽门螺杆菌、内阿米巴、滴虫等有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特别是对单纯疱疹病毒、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艾滋病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本方有四种抗结核作用。
4.7.2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君药银柴胡有解热作用,臣药胡黄连苷ⅱ可减轻H2O2对神经细胞的损伤,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率,降低神经细胞内氧化活性物质水平。知母可以调节βAR和MchoR调节机制的失衡,当它们发生相反方向的变化时,知母可以同时将其转化为正常,从而纠正异常的细胞功能。知母能增加脑M受体数量,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知母中所含的皂甙元可降低血液、脑和肾上腺中多巴胺β-羟化酶的活性,减少na的合成和释放,抑制β-受体蛋白的过度合成,下调过多的β-受体,使阴虚动物脑内β-受体功能降低,血液中cAMP含量减少,导致交感神经和β-受体功能下降。知母还能调节紊乱的β受体和M受体的功能,使其恢复正常。同时,知母提取物能降低胰岛素抵抗,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促进脂肪组织对糖的摄入,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知母通过抑制与产热有关的细胞膜上Na+K+ATP酶和Na+活性,具有明显的解热和镇静作用。知母能抑制肝脏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解代谢,并能显著升高血浆皮质酮。体外实验表明知母可以抑制皮质酮中C4,5双链的打开和A环C3酮基的还原,从而减缓皮质酮在肝脏中的破坏和失活。知母能保护肾上腺皮质,降低糖皮质激素的毒副作用,显著增加服用地塞米松动物的血浆皮质酮含量,减轻或逆转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垂体和肾上腺的形态学改变。血浆皮质酮的升高可以起到肾脏储存钠和水的作用,增加血容量。知母中含有的芒果苷具有解热作用。辅料秦艽具有镇静、解热、镇痛的作用。秦艽能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增加ACTH分泌,从而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甘草中所含的FM100具有一定的抗惊厥、镇痛、解痉作用,甘草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静脉注射甘草酸可提高脑线粒体ATP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减轻完全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水肿。甘草中所含的甘草酸具有类皮质激素作用,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具有类皮质酮作用,是通过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产生的。脱氧皮质酮具有储存盐和水的作用,糖皮质激素具有促进代谢、抗炎、解热、通窍的作用,因此能有效解决方中“口渴、烦躁、脉数”等问题。枸杞树皮水提物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枸杞水煎剂能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效果非常显著,同时减轻胰岛β细胞形态结构的损伤。黄花蒿水提取物具有镇痛作用和明显的降温作用;其水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能提高动物的耐高温能力。
4.7.3抗炎、抗过敏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胡黄连根茎水提物对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迁移抑制因子(MIF)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还可以抑制多形核白细胞中超氧阴离子的产生,并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知母中所含的芒果苷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知母总多糖能增强肾上腺功能,减少ACTH分泌和释放,抑制PGE合成和释放,对水肿和肉芽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枸杞多糖能明显升高环磷酰胺和60Co辐射所致的白细胞。秦艽中所含的秦艽具有抗炎作用,抑制炎症时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水肿。同时能明显减轻过敏性休克症状,具有抗组胺作用,并能明显抑制SRBC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黄花蒿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明显抑制炎症和水肿。青蒿素可以提高皮质类固醇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动物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下降,降低血浆cAMP升高。蒿甲醚可减轻脾脏重量;青蒿素和蒿甲醚能促进TS细胞增殖,从而抑制IgG。青蒿琥酯能提高大鼠血清补体水平,增强小鼠脾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青蒿琥酯还能促进TS细胞增殖,抑制TH细胞,阻止白细胞介素和各种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甘草具有类似保泰松或氢化可的松的抗炎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对炎症的ⅰ、ⅱ、ⅲ期均有抑制作用,还具有抗过敏作用和对免疫性炎症的抑制作用。甘草酸能增加脾脏和胸腺的重量,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活性,显著增加抗体生成。甘草甜素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增强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分泌IL-2的能力。甘草多糖能改善网状内皮系统和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甘草次酸能增加淋巴细胞比率;β-甘草次酸是人体补体经典途径的抑制剂。甘草Lx能降低抗原量,抑制抗体产生并显示其免疫抑制作用,对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有防治作用。
4.8各种论据1。《医方集》:此药少阳、厥阴也足。地骨皮、黄连、知母的苦味和寒性,可以用阴热来缓解。柴胡、青蒿、秦艽辛凉,能散肝胆之热,散于表;甲鱼是阴的一种,而甲骨属骨,能把各种药物导入骨中,补充阴气;甘草味甘,可与其他药物配伍,以解虚热。
2.《入方便读书》:以银柴、青蒿、秦艽之苦寒直入阴者,宣告热邪出表;胡黄连胡黄连、鳖甲、葛根、知母为苦寒、甘寒,分从阴,清热于里;那些用甘草减缓内外的人,让邪能入义耳。
4.9清骨散主要由银柴胡和胡琏秦艽、鳖甲组成;青蒿,地骨,知母草,骨蒸尽。[4]
4.10来源《证治规范及类方》第1卷
5《雷勇钱芳》卷13清骨散5.1处方北柴生地黄各60g人参防风、熟地黄、秦艽、茯苓各30g胡黄连15g薄荷叶23g。
5.2制药方法。
5.3功能主治:清骨散,钟芳雷勇第十三方,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热邪内盛,五心烦热,神疲乏力。
5.4清骨散用法用量:每服12g,水150ml,煎至100ml,温服。
5.5资料来源《雷勇·钟芳》卷十三
6《施一德消方》卷9方剂清骨散6.1方剂清骨散
6.2由柴胡、生地黄、熟地黄1、人参(去苇)1、防风(去苇)1、秦艽1、茯苓1、胡黄连一半、薄荷叶7.5元组成。
6.3适应症:九方清骨散,缓解天下名医功效的方子,首次用于治疗女性、男童、女童疲劳。
6.4清骨散用法用量:每份3元,用1杯水半煎,温服。先服用彭静万剑1,稍微排干内脏后再服用。
6.5制备方法的备案。
6.6来源《世界医学有效处方》第9卷
7《手氏保元》卷四方治青骨散7.1方明青骨散
7.2人参1、茯苓5、柴胡2、秦艽5、生地2、生地2、黄柏1、防风1、薄荷7、胡黄连5。
7.3主治:《手氏保元》四方知青骨粉,用于表示男女心烦热,骨蒸倦。
7.4清骨散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7.5文件1剂量的制备方法。
7.6出处《寿世宝源》卷四
8《医学认识》卷三防己清骨散8.1防己清骨散
8.2柴胡1、白芍1、秦艽7、甘草5、牡丹皮1 2、地骨皮1 2、青蒿1 2、鳖甲1 2、知母4、黄芩。
8.3适应症:医心启蒙中的三方清骨散,主要用于治疗咳嗽、红呕,逐渐成为骨蒸乏力的症状。胃气足,大便打结,脉有力。
8.4清骨散用法用量:水煎服。加上孩子的粪便,特别奇妙。
8.5来源《医学认识》第三卷
9《和记生伦》卷5清骨粉9.1方明清骨粉
9.2由柴胡、地骨皮和牡丹皮组成。
9.3主治:《何氏济生论》五方清骨散用于骨蒸。
9.4清骨散的用法用量为散剂。
9.5出处《何记胜论》卷五
10“郝静知止”方志青骨散10 438+0方明青骨散
10.2由生何首乌组成。4元,龟甲胶2元(洗净),银狐1.5元,虎杖1.5元,枸杞皮3元,青蒿茎8分,炒知母1.5元,金钗石斛3元。
10.3适应症:方志清骨散,其主治皓净,适用于骨蒸。
用法10.4清骨散水煎。
10.5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