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沉香

第一,古籍的总结

1,《名医录》:治风水毒肿,辟邪。

2、《本草从新》:温精助阳,温中。可用于治疗心痛、毒痢、恶癖、风寒麻痹、气痢淋证、皮肤水肿、大肠虚损。

3、《海药本草》:主心腹痛、霍乱、中邪、清心,宜用酒煎;所有的疮肿都要当药膏用。

4、《本草纲目》:龚专治气寒。木香不能治愈细胞转移;得到肉苁蓉治疗大肠虚;以紫苏、白豆蔻为末,长期服用柿子汤治疗胃寒。

5、《日华子本草》: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祛邪气。止抽搐筋,止吐泻,止风寒,止便秘,止风寒麻痹,止关节衰竭,止湿风,止皮肤瘙痒,止腹痛,止气痢。

6、《本草》:性硬温,入右肾,温精助阳温,平肝降气,降于痰,故能升,故也调气,阴虚者不宜用。

7、“珍珠胶囊”:补肾,又去邪气,调中。

8.《本草纲目》:你要病得像神一样,吃药很快。它就像一粒药丸,在死亡之日暴露在火中。补火抑阴助阳,养气补天。转筋吐泻可止,口痢之痛可驱。

9、《本草纲目》:治上热下寒,气息颠倒,大肠虚损,小便气淋,男子寒。

10,新版本草:补火,抑阴扶阳,益气,达天透地,治吐泻,引龙雷之火藏肾宫,解吐逆气,引至心,是心肾交接之妙品。暖而不热,在益阳可以用。

11,医林编译:强肾,养命门,温中,燥脾燥湿,泻心降逆,凡不调之气,皆可调之。还治口痢、恶寒风寒关节痛。

12,《本草回春》:治肝郁,降肝气,和脾胃,化湿,利水开窍。

13,《本草纲目》:行气不伤气,温中不助火。治心痛,口塞毒痢,恶癖,风寒麻痹,气痢,气淋。

14《本草笔记》:三经、气分药。主脾肺气,寒郁胸膈所致腹痛、呕吐。

15,《本草易读》:降气补肾,益精壮阳。霍乱是由祛邪气、暖腰膝、止筋转、解瘫泻下而确定的。

16,《德培本草》:治寒热,祛风水肿。泻痈散结,降痰降气,治吐泻,通经络,散寒湿。如果你得到伍迪,你不能治愈细胞。辅助肉苁蓉治疗大肠虚秘。地黄能纳气归肾。

17,《雷公炮制药》:主邪,霍乱,养五脏,益精,壮阳,除冷气,断瘾,皮痒,关节无情。

18,《药笼素描》:能降气化痰,调理中焦。治疗心脏和腹部疼痛,呕吐和中毒性痢疾。

19,《外科全生集》:治肿毒,心腹痛,调理中焦,滋养脏腑,益气壮阳。

20、《冯氏秘笈》:沉香,补肾益气,抑阴助阳,治痢尤妙。吐泻可治邪气、风水肿、心痛、霍乱,可调五脏、破鬼神、暖腰膝、强元杨灿、破瘾散结。一切寒气、逆气、郁气,都是护卫气的良药。

21,《顾松原医镜》:降气和中气,开郁散郁。止心口疼痛,解除水汽肿胀。益脾胃止呕泻,暖腰膝治精寒。大肠气梗阻要打石膏,用尿气淋。无生命危险的火衰,所以不适合下焦药用。

22、《医学概论》:沉香能温中、止呕泻下、转肌止痛脘腹胸闷、祛风消肿治寒性关节痛、壮阳散结。

23、《本草经》:“沉香是治疗寒气、逆气、气滞、气滞的非常重要的药物。但应避免中气不足、气不归元。心经邪者忌之。如果真的是门衰,不适合下焦入药。

24、《本草宣彤》:沉香温而不燥,不泄,扶脾而不倦,达肾而导火归元,有降气之功,无破气之害,为佳品。

第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要含挥发油、树脂等。

2.本品具有促进消化液和胆汁分泌、麻醉、镇痛、肌肉松弛和抗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