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爪草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中药毛茛字典3.1毛茛别名3.2来源与产地3.3性味3.4功能主治3.5化学成分3.6药理作用4全国中草药毛茛收藏。4.1拼音名称4.2猫爪草别名4.3来源4.4性味4.5功能主治4.6猫爪草用法用量4.7注释4.8节选5中药猫爪草5.1来源5.2拼音名称5.3英文名5.4猫爪草别名5.5产地5.6原形5.7生境分布5.8栽培5.9性状5.10化学药方2用的是古籍中的中药毛茛1拼音máo gèn。

2英文参考crowfoot Ranunculus acris[21世纪科技双语词典]

毛茛

一只克劳福特[21世纪英汉英双向词典]

3《中药大辞典》毛茛毛茛是中药的名称,出自《本草笔记》[1]。

3.1猫爪草别名:毛尖草、鸡矢藤、野芹菜、泡泡草[1]

3.2来源及产地毛茛全草。毛茛科的[1]。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1]。

3.3辛温有毒[1]。

3.4功能主要用于退黄、止疟、平喘、止痛、消肿[1]。用鲜品外敷可治愈以下症状:黄疸、敷漏穴或内关穴;疟疾者,敷大椎或内关(发作前3 ~ 6小时);哮喘,敷大椎穴或舒菲穴;风湿关节痛,在疼痛的关节附近敷穴位;鹤膝风,敷膝眼穴[1]。涂抹后,局部皮肤有灼热感或起泡感时应去除,用无菌纱布覆盖[1]。

3.5化学成分本品含毛茛素,水解得到原白头翁素[1]。

3.6药理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1]。接触皮肤有强烈* * *,口服可引起严重肠胃炎[1]。对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和回肠收缩有拮抗作用[1]。

4《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茛4.1拼音名Máo Gèn

4.2毛茛别名:鱼草、鸭脚、野芹菜、山椒、虎脚草、毛芹菜、泡菜。

4.3来源为毛茛。毛茛科毛茛属,全草带根入药。夏秋季采收,切段,鲜或干。

4.4性味辛,微苦,性温。有毒。

4.5功能主要用于利尿、消肿、止痛、止疟、杀虫。其可用于治疗胃痛、黄疸、疟疾、淋巴结核、翼状胬肉和角膜云、杀蛆和燕子。

4.6毛茛胃痛用法用量:鲜品捣碎敷于舒威、肾俞等穴位,局部有灼热感时弃用;黄疸:手臂三角肌下外敷;疟疾:发病前6小时敷大椎穴,局部有灼热感时弃之。如果出现水泡,用无菌纱布覆盖;淋巴结结核:局部应用;翼状胬肉及角膜云:敷于腕部静脉,右至左眼,左至右眼,双手敷至双眼出现水泡,然后挑出水泡,外用消炎药,防止感染。

4.7注意一般不口服。

4.8摘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5中华本草毛茛5.1出自《本草纲目》。

5.2拼音姓名Máo Gèn

5.3英文名Japanese butter herb,日本黄油的药草。

5.4别名毛茛、毛尖、毛尖草、猴蒜、天九、毛紫堇、自灸、鳄鱼草、睡草、虎足草、狗脚印、虎脚印、霍川青、野芹菜、辣椒草、辣草、烂肺草、雷公藤、水芹菜、粉草。

5.5来源:毛茛科全草及根。

拉丁动植物矿物名称:毛茛。[鸭茅属竹节参。)格言。;竹节参。]

采收与贮藏:一般栽培期约10个月,即7、8月夏末秋初采收全草及根,洗净阴干。稀有用法可以随你挑。

5.6猫爪草,多年生草本,高3070cm。须根众多,丛生。茎直立,分枝,中空,具平展或贴伏的多毛。基生叶为单叶;叶柄长15cm,具平展的多毛;叶片轮廓圆形心形或五角形,长宽均为310cm,基部心形或截形,通常3深裂,中央裂片倒卵形楔形或宽卵形或菱形,3浅裂,边缘有粗齿或缺刻,侧裂片不等长至2深裂,两侧具柔毛,下部或幼时毛浓密;茎下部叶与基生叶相同,茎上部叶较小,3深裂,裂片披针形,齿尖;最上面的叶宽线形,全缘,无柄。伞兵花序有许多分散的花;花两性,直径1.52 . 2cm;;花梗长8厘米,被柔毛;萼片5,椭圆形,长46毫米,被白色柔毛;花瓣5枚,倒卵形圆形,长611mm,宽48mm,黄色,基部有爪,长约0.5mm,蜜沟鳞片12mm;龙;雄蕊多数,花药长约65438±0.5毫米,花托短而无毛。心皮多数,无毛,花柱短。瘦果斜卵形,扁平,长22.5毫米,无毛,喙长约0.5毫米。开花结果期为4月。

5.7栖息地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田野、路旁、沟旁草地或山坡湿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在全国各地(西藏除外)。

5.8栽培1。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日温度25℃为最佳生长。乐于生在田野、湿地、河岸、沟渠和潮湿的草地。生长期需要适当光照,土壤干燥,不适合在重粘性土壤中栽培。

2.栽培技术种子繁殖:65438+10月7月果实成熟,幼苗移栽或直接播种。9月初育苗,播种后覆盖少许草炭灰和细稻草,并彻底浇好床土。一般12周后出苗,稻草未盖。苗高68cm时移栽。按照20cm×15cm的行距种植。

4.害虫控制疾病包括病毒性疾病。在高温高湿季节,偶尔有少数植株有病毒,使受害叶片变黄萎蔫,发病时可立即拔除病株。虫害包括咬断幼苗的地老虎,可以用毒饵引诱并杀死它们。

5.9性状鉴定茎和叶柄都有延长的绒毛。叶子呈五边形,长6厘米,宽7厘米,基部呈心形。萼片5,舟形椭圆形,长46毫米,被白色毛;花瓣5枚,倒卵形,长611毫米。聚合果近球形,直径45毫米。

5.10化学成分全草含原白头翁素及其二聚体白头翁素。

5.11毛茛的药理作用毛茛中含有强挥发性成分,与皮肤接触可引起炎症和水泡。口服可引起严重的肠胃炎和中毒症状,但很少导致死亡。毛茛因为辣味比较浓,一般不怎么吃。有* * *作用的成分是原白头翁素,聚合后可以变成没有* * *作用的白头翁素。原白头翁素在豚鼠离体器官(支气管和回肠)及整个实验中均有抗组胺作用。浸剂或煎剂在浓度在1: 100以上时有杀灭试管内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1.抗菌:原白头翁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及霉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如链球菌(1: 60000)、大肠杆菌(1: 8300033000)、白色念珠菌(1: 1000)。

2.抗组胺作用:喷洒1%原银莲花可降低豚鼠因吸入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和窒息的死亡率;它还可以防止注射最小致死剂量组胺的小鼠死亡。豚鼠离体灌流实验表明:1%原白头翁素能拮抗0.01%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先用1%白头翁素后,在12小时内可完全阻止组胺对支气管的痉挛性作用。1%原白头翁素能拮抗组胺对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的收缩作用。

5.12刺鼻;温度;有毒的

5.13经络-入肝;胆囊;心;胃经

5.14功能主要用于泛黄;镇静性哮喘;停止疟疾;镇痛;淘汰。主要主治黄疸;哮喘;疟疾;偏头痛;牙痛;鹤膝风;类风湿关节痛;膜;拉普拉斯算子;痈、疮、肿、毒

5.15外用毛茛用法用量:当局部出现红肿、起泡时,取适量涂于患处或穴位以除之;或者油炸洗净。

5.16注意本品有毒,一般不口服。如果皮肤受损或过敏,禁用。孕妇慎用。

5.17各种博览会1。《本草补遗》:主恶疮痈肿痛,敷叶,使疮不得入,使人腐坏。为了控制疟疾,让病人抓住并轻轻折断它,然后绑在他的手臂上。子和江捶着肚子,坏了空调。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癣疖外用药。

3.《江西民间草药》:治偏头痛、眼翳、黄疸、鹤膝风。

4.《本草》:皮肤外用药,治瘰疬、关节炎、关节结核、骨结核、支气管喘息,及一切外阴坏疽、肿胀患者。

5.重庆草药:治鱼嘴蛇咬。

5.18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