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导致肾衰竭?
随着肾衰竭发病率的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肾衰竭。那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人肾衰竭呢?
代谢异常引起的肾脏损害:如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淀粉样变肾病。
血管性肾病:如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动脉硬化性疾病等。
全身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血管炎、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
中毒性肾病:如镇痛药肾病、重金属中毒性肾病等。
梗阻性肾病:如输尿管梗阻、反流性肾病、尿路结石等。
肾衰竭严重吗?
肾衰竭作为一种我们非常熟悉的疾病,不仅概率非常高,而且对患者的危害也非常大。肾衰竭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早期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夜尿多,逐渐出现少尿、水肿或高血压等肾功能衰竭症状。
2.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四肢麻木、嗜睡或躁动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甚至尿失禁或昏迷。
3.少数患者出现胸闷、持续性心前区疼痛,或不同程度发热,可能是心包积液。
4、脸痒,骨痛或肌肉抽搐,甚至行走不便,提示继发性甲亢或肾性骨病。
5、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提示尿毒症心肌病,咳嗽、咳痰或咯血,夜间不能平卧,提示肺水肿或尿毒症肺炎。
6.肾衰竭患者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或群体感染。
肾衰竭怎么治疗?
1,原发病治疗
坚持长期合理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避免或消除使CRF恶化的因素,如血容量不足、严重感染、尿路梗阻、使用肾毒性物质等。
2.排毒处理
对于轻度病例,口服药物如醛淀粉、口服透析盐、尿毒清或肾衰宁;部分患者使用甘露醇生理盐水制剂或中药;终末期肾衰竭需要替代疗法* * *透析或肾移植* * *。
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药治疗
中药足浴:研究表明,中药足浴疗法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肾脏血流量,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应根据不同疾病、不同证候、不同季节选用中药,且是个性化、个体化治疗,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疗效突出。
中医结肠灌注透析:使用大容量透析液恒温进液装置进行肠道清洁、结肠透析、结肠给药,安全、无创、廉价、有效。中药结肠灌注透析作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后的第三种透析治疗方法,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临床作用。
穴位超声波电疗:穴位超声波电疗通过特定频率的人体有效穴位,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进行调节,促进肾功能的修复。经临床验证能明显减轻血肌肝等症状,降低尿蛋白,明显改善水肿,对反复尿路感染患者尿频、尿急、尿痛等有效。
中药穴位贴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灵感来自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穴位贴敷疗法。用多年中医经验配制了一种外用药膏,涂于相应穴位,治疗各种肾病,拓宽了中医穴位敷贴的应用范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药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疗法选用一些特定的中西药注射剂注射到人体的相关穴位,有机地结合了针灸和药物对穴位的双重作用,药物在穴位停留时间长,可增强治疗效果,发挥其综合疗效,提高疗效。
肾功能衰竭的早期预防措施
1,加强跟进
定期随访对于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使患者有计划地接受治疗和指导,帮助患者减少或避免一些加重肾功能衰竭的诱因,如药物损害、脱水引起的血容量不足、高脂血症、高钙血症、低钾血症、尿路梗阻、感染、大出血等,都是非常有益的。
2.膳食控制
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低蛋白和* * *或* *低磷饮食可以减缓大多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程,甚至可以暂时阻止肾功能衰竭的进展。低蛋白饮食或添加必需氨基酸可缓解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高滤过状态,有助于阻止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控制高磷血症的主要措施是低磷饮食,如服用磷结合剂。
3.控制血压
控制肾性或原发性高血压可以防止肾小球硬化的进展。前者主要控制肾小球高灌注,后者主要依靠降压药的应用。控制高血压或糖尿病肾病,可使用小剂量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卡托普利* * *降低肾小球内压力,缓解高滤过状态。
4.注意尿液的变化
尿液的形状是肾功能的指标之一。体内大部分废物由肾脏过滤后从尿液中排出。我们要经常观察自己尿液的颜色,以便及早发现治疗。如泡沫状尿液呈白色混浊,尿液为尿道炎症并排出大量磷酸盐,排尿、灼热、尿频可确认为尿路感染。夜间遗尿也是肾功能不全的早期症状,所以观察这些症状并及时检查,可以对肾脏损害进行早期干预,防止因延误病情而导致肾功能衰竭。
5、定期体检预防遗传性肾病。
多囊肾和遗传性肾脏疾病的男性患者,40-70岁易患肾脏肿瘤,有肾脏疾病家族史。儿童时期的高血压、糖尿病和肾炎都是慢性肾衰竭的潜在原因。所以如果有这类疾病,要定期检测肾功能,对自己的肾脏有所了解,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