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简介
2英文参考concha arcae[朗道汉英词典]
瓦楞子[湘雅医学词典]
血蛤壳[湘雅医学词典]
中医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蚌壳[中医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3.总结一下瓦楞子是中药的名称,出自《本草纲目》【1】。它是毛蚶、泥蚶或胀形毛蚶的壳。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记载了该中药的药典标准。
4拉丁名称贝壳(La)(中医术语(2004))
5 .英文名蚌壳(中医术语(2004))
6瓦龙子、瓦龙子、蚌壳、蚌壳[1]
7来源和产地:膨胀蛤蜊、泥蚶或毛蚶的壳。主产于浙江、江苏、山东、广东、辽宁等地。[1]
8性味甘、咸、平。入肝、脾、胃经。[1]
功能:主要用于止痛、祛痰、软坚。治胃痛,吵闹,吞酸,顽痰积,瘰疬,血瘀,腹块。[1]
10瓦楞子内服用法用量:煎服,9 ~ 15g,宜先碎后煎;或者磨末服用,每次1.5 ~ 3g。用于制酸煅烧,用于祛痰。[1]
1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有碳酸钙和磷酸钙。它还含有少量的镁和铁。[1]
12碳酸钙药理有抗胃酸作用。[1]
13果壳13.1药典标准称为果壳。
瓦楞子
外耳道
13.2本品来源为毛蚶、大花毛蚶或大花毛蚶的壳。第二年春天在至日秋冬季节捕捉,洗净,放入沸水中煮熟,取出肉并晾干。
13.3毛蚶略呈三角形或扇形,长4 ~ 5 cm,高3 ~ 4~5cm。外壳向外凸起,有褐色绒毛或已脱落;外壳顶部突出,向内卷曲;有30 ~ 34条辐射棱从壳顶延伸至腹面。外壳的内表面是平的
光滑,白色,壳边有与壳外直楞对应的凹陷,铰链部分有1排小齿。品质强。轻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
13.3.1泥蚶体长2.5-4厘米,高2-3厘米。壳外无褐色细毛,有18 ~ 21放射状棱纹,棱纹上有颗粒状突起。
13.3.2杜鹃体长79厘米,高6 ~ 8厘米。壳外有42 ~ 48条辐射筋。
13.4切片瓦楞子13.4.1加工瓦楞子13.4.1洗净瓦楞子,烘干,粉碎。
13.4.1.2煅烧贝壳,将贝壳洗净,用轻烧法(附录二D)煅烧至酥脆。
13.4.2性味与归经咸平。归肺、胃、肝经。
13.4.3功能与主治:化痰祛瘀,软坚散结,抑酸止痛。用于顽痰、难稠、肿痛、瘰疬、肿胀、胃痛、泛酸的胶结。
13.4.4用法用量9 ~ 15g,先炒。
13.4.5储存在干燥的地方。
13.5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