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是最好的治疗方法。需要多长时间恢复?
病因学和病理学
中医认为反流性食管炎位于食道,但其病理机制在于脾胃和肝。
疲劳、七情中的悲伤、郁怒、肝郁化火、脾胃不和、伤食管,或脾胃虚弱、饮食不当、嗜辣生热、胃肠积热、水不能化津液、内生痰浊、痰随气升、积滞于食管;或湿热蕴结于脾胃,六淫侵及食道,气滞血瘀,热久郁结,化脓腐肉,或久病脏腑虚寒,均可引起饮食不通,胸脘胀痛,吞酸烧心。
现代医学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原因是胃或棉花的内容物与化学刺激反流人的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变化。正常情况下,食管下段与胃的分界线上方2-5厘米范围内有一条增厚的环状肌,称为食管下括约肌。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可导致胃食管反流。如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全,硬皮病患者食管下括约肌破坏,原发性食管括约肌松弛,食管裂孔疝,特别是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在食管下段和胃贲门处滑入胸腔,使食管胃吻合口正常锐角(His角)变钝,食管下括约肌抗反流机制被破坏,不同程度发生食管反流。饮酒和吸烟也能降低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张力。神经体液调节功能障碍也会导致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减弱。胃食管反流可由插胃管、食管贲门手术、反复剧烈呕吐、各种原因引起的腹内压增高、胃潴留引起的胃排空延迟或食用高脂膳食引起。胃酸、胃蛋白酶或反流中的胆汁和胰液是损害食管黏膜的主要成分。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A)一般康复治疗
(1)降低腹压,少食多餐,而不是一餐。忌苦味食物、烟酒、油腻食物、热晶体。
(2)进餐时,饭后保持坐姿。
(3)睡觉时抬起头。
(4)喝一口饮料,把回流到食道的食物冲走。
(5)使用抗酸剂中和胃酸。
(6)使用抗组胺药,尤其是泵抑制剂,因为这些药物能有效减少胃酸分泌,从而缓解上腹部的灼痛感。
(7)如果反流是由于食管裂孔疝,应考虑手术。
(2)中医分类和中医治疗
1.肝胃不和
胸骨后灼热或疼痛,胸肋胀满,恶心,嗳气吞酸,吞咽时有哽噎感,与情志密切相关,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
【治疗】疏肝和胃。
[处方]四逆散合小半夏汤:柴胡13g、白芍13g、枳实16g、半夏12g、生姜12g、竹茹12g、蒲公英16g、甘草。如果胸骨后疼痛很厉害,是气滞血瘀的表现,可以加一消三。若疼痛充满胁痛,可加入郁金、青皮、佛手、乌贼骨、瓦楞子。
2.饮食内伤
上腹部或胸骨后灼热或疼痛,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吞酸或呕吐,食物消化不良,大便不爽,舌红,苔厚腻,脉滑。
【治疗】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处方]保和丸:檀香16g、神曲13g、半夏16g、茯苓25g、陈皮12g、连翘12g、莱菔子16g。上腹部满而不减者可加枳壳:大便因结而变黄或未成熟的苦橙;湿热内阻型温胆汤。
3.痰热郁结
胸腕、胸膈灼痛或灼痛,吞咽呛咳,进食打嗝。胃里满是恶心,心悸,头晕,苔腻,脉滑。
【治疗】清化痰湿,和胃降逆。
[处方]温胆汤加减:半夏12g、陈皮12g、茯苓16g、甘草6g、生姜7g、枳实12g、竹茹16g、黄连10g、厚朴12g、黄瓜。无发热者加桂枝、白术;痰热者加黄芩、川贝。
4.脾虚胃逆
【治疗】健脾和胃。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合傅玄代赭汤:党参16g、白术16g、茯苓25g、陈皮12g、半夏16g、木香12g、砂仁7g(下)、炙甘草。脾虚严重者加黄芪、薏苡仁。
(三)现代西医治疗方法
(1)减少反流刺激:饭后、睡前口服氢氧化铝凝胶10-30ml。
(2)组胺H2受体拮抗剂:常用升麻800-1000mg/日,分4次服用,雷尼替丁300mg/日,分2次服用,或法莫替丁40mg/日,分2次服用。
(3)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每日40-60mg,用于难治性食管炎。
(4)黏膜保护剂:硫酸铝L克,每日4次,盖胃,每次3-6片,每日3-4次,枸橼酸铋钾240 mg,每日2次。另外,国产制剂有得乐和乐迪颗粒、参一威克颗粒,每次1包,每日3-4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5)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尿嘧啶25mg,每日3-4次。需要注意的是,该晶体可刺激胃酸含量66,故长期慎用,胃复安或吗丁啉lo-20mg,饭前服用,每日3次,或西沙必利5-10mg,每日3次。
(6)食管扩张:食管下段狭窄时,采用球囊扩张或切割扩张,每周1次。
(7)手术治疗;少数严重患者(5%-10%)在内科治疗3个月后无效或有瘢痕狭窄时,需要行胃底折叠术。
(D)单一药物和经验性处方
(1)丹参12g、金钗石斛16g、白芨12g、白芍13g、甘草6g、蜂蜜25g(口服),每日1剂,感冒后勤服,对急性食管炎见效快。
(2)锚粉,每次0.3g,每日3次。服药前后吞服少许甘油或食用油,服药后禁止饮食。
(3)鲜莲藕、白茅根,各125g,可用于出血患者。
(5)穴位疗法
常用的穴位有风池、肩井穴、天突、钟山、上脘、中脘、大椎、舒菲、舒歌、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合谷、手三里、足三里、内关。每次选择5-6个穴位,对颈背部和腹部穴位中度刺激,对四肢穴位重度刺激,每周2-3次。也可夹脊穴(颈4-颈6),进针约3厘米,上火后留针20分钟,间歇运针2次,针后还可加拔罐。
(6)饮食疗法
(1)胎盘奶粥:胎盘粉6克,鲜奶200克,粳米100克,糖适量。先把米粥煮了。粥快熟的时候,加入牛奶,煮到粥熟。加入胎盘粉和糖即可食用。早餐和晚餐,要温的。功能补虚润五脏。适用于恶心、呃逆、大便干燥。
(2)凌粉粥:凌粉30-60g,粳米100g,红糖少许。首先,煮粳米粥。当它半热时,加入马蹄粉和红糖,煮它为粥。早晚食用或作为小吃。功能健脾胃,补气血。适用于老年人、营养不良和慢性腹泻,可作为防治食道癌和胃癌的辅助食疗。
预防和护理
(1)少食多餐,吃低脂食物要细嚼慢咽。
(2)饭后忌平躺,睡前禁食,头位保持在10-20cm。
(3)情绪稳定,忌烟、酒、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