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治疗失眠的中药

八种治疗失眠的中药

失眠的20种中药,失眠睡不着,也就是睡眠障碍很常见。长期失眠会让患者非常焦虑,容易刺激身体,导致精神状态不佳。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8种治疗失眠的中药。

失眠八大中药1 1,炒枣仁。

炒枣仁性味甘、酸、平,归心、肝、胆经,有养心益肝、宁心敛汗的功效。

2.莉莉

百合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具有止咳、镇静、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3.茯苓

茯苓长期使用可以安神定志,安神养神,延年益寿不饥。

4.沈复

沈复具有宁心、安神、利尿的作用。沈复味甘、淡、平,归心经、脾经。沈复可治疗心气不足引起的失眠、健忘、心悸、怔忡,对癫痫、脑病有一定疗效。

5.五味子

五味子为敛肺敛肠之药,具有敛肺止咳、补肾敛精、生津止渴、敛汗止泻、宁心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心悸、失眠、多梦。使用时,可与酸枣仁、生地配合使用。

6、龙骨

龙骨具有宁心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的功效。龙骨的镇静安神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引起的心烦、失眠、多梦、心神不宁,也可用于治疗癫狂、痰热引起的焦虑、不安、烦躁。

7、牡蛎

牡蛎具有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的作用,可用于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心烦易怒、心悸失眠等。肝阳上亢所致。

8、精神磁铁

该磁石具有安神、补肾补血、潜阳纳气、平肝平喘、明目聪耳、金疮止血的作用。

治疗失眠的中药种类很多,一定要科学应用,科学配伍,选择对身体有用的中药。同时,中草药还有很多药食同源的作用,比如龙眼肉,既可以食用,也可以药用。而且使用方便,可以同时用来煎汤、煮粥、煲汤,有助于睡眠。

对于失眠,8种中药2 1,百合。

百合微寒,味苦。能入心经、肺经,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慢性咳嗽、痰中带血、心烦惊悸、多梦恍惚等症状的失眠患者。百合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取百合,水煎服,晚上睡前一次服用。

2.酸枣仁

酸枣仁性平,味甘,能入心经、肝经,有养心安神、益阴敛汗的功效。适用于伴有烦躁不安、心悸、烦渴、盗汗等症状的失眠患者。酸枣仁治疗失眠的方法是:酸枣仁,捣碎,水煎,晚上睡前一次性服用。

3.天麻

失眠大多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五脏六腑都可能是失眠的罪魁祸首,所以首先要找出原因,尤其是肝脏。一旦肝脏出现问题,内脏就会向大脑发出指令,超时工作,从而导致失眠。

所以天麻是养肝助眠的好中药。这种中药可以开水冲服,也可以炖鸡汤的时候放一点。一般在晚餐和睡前服用,剂量1.5g如果炖鸡汤能加到7g,相信一个月后大家就能摆脱安眠药了。

4.百姿人

侧柏叶性平味甘,能入心经、肾经、大肠经。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唇钉苍白、惊悸盗汗、便秘等症状的失眠患者。柏子仁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去柏子仁,水煎服,晚上睡前可一次性服用。

5.虫草

失眠不仅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还有用脑过度引起的。面对这种方法,冬虫夏草是一味很好的滋补品。这种中药虽然价格有点吓人,但是治疗失眠的疗效会比普通中药好。不仅能帮助人们快速入睡,还能起到消炎抗癌的作用。可谓是中国版的安眠药。注意每天吃虫草2g左右,可以拿去煲汤。

6.茯苓

对于吃不起冬虫夏草的朋友来说,换药材治疗失眠是明智之举。即使不用冬虫夏草代替茯苓,效果也很好。茯苓不仅味道甘甜,而且适用人群广,效果不输安眠药。每晚睡前切服15g即可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一个月内即可达到效果。这种药特别适合工作和学业压力过大的人,但也要注意这种药。

失眠八大中药3 1、酸枣仁:酸枣仁性平,味甘,能入心经、肝经,具有养心安神、养阴敛汗的功效,适用于伴有烦躁不安、心悸、烦渴、盗汗等症状的失眠患者。酸枣仁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将酸枣仁15 ~ 30g去核,捣碎,水煎,晚上睡前一次性服用。

2.柏子仁:柏子仁性平味甘,能入心经、肾经、大肠经。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伴有头晕、面色苍白、唇钉苍白、惊悸、盗汗、便秘等症状的失眠患者。柏子仁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将柏子仁去5克,水煎服,晚上睡前可一次性服用。

3、远志:远志性微温,味苦,能入肺经、心经,有宁心安神、化痰开窍的功效。适用于健忘、惊悸、神志不清、咳痰不爽、乳糖肿痛、不安多梦等症状的失眠患者。远志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取远志3克,水煎后服用,晚上睡前可一次性服用。

4、合欢皮:合欢皮性平味甘,能入心经、肝经,有安神解郁、活血消肿的功效,适用于伴有抑郁、烦躁、健忘等情志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合欢皮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取合欢皮10g,水煎,晚上睡前一次性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