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煎蜗牛的中药

蜗牛属于软体动物中的一种小动物。它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25000多种,其中最大的重达400多克,有一个成年人的拳头大小,最小的还不及一粒芝麻。

可入药的螺有B型螺、灰螺、棕云玛瑙螺、三带螺等几十种。蜗牛肉、壳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定喘、调疝软坚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耳聋、咽痛、气喘、脱水、小儿脐风、痔漏、脱肛、疝气。近年来,有关科研部门也尝试过螺蛳粉避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早在19年底,德国学者Peter Mann等人就从蜗牛消化液中发现了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蛋白水解酶等30多种混合酶。这些混合酶能把蜗牛吃的各种食物转化成蛋白质、脂肪、糖等营养物质,储存在体内。20世纪20年代,这种被称为“蜗牛酶”的混合酶被分离提取出来。这种蜗牛酶可用于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研究。

我建议:

近年来,科学家们还从蜗牛中提取了凝血剂和催产素,用于临床和血液研究。另外,根据我国的相关资料,阿加莎(非洲蜗牛,俗称东风螺)对放射性同位素镭有很强的富集能力,是一种很好的生物指示剂,可用于环境监测。从阿加莎身上滴下的粘液对放射性污染水也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可以作为水质的辅助净化剂。

蜗牛不仅有广泛的医疗用途,也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据测定,一公斤法国蜗牛肉含蛋白质140-180克,而一公斤鸡蛋含蛋白质125克。此外,蜗牛肉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和钙、铁等矿物质;其肉质细嫩有嚼劲,口感不亚于鱼翅、海参、鲍鱼。因此早已成为境外名菜,受到食客欢迎。

在西方,尤其是法国,吃蜗牛肉是一种传统和习惯。据报道,仅法国每年就消耗65438+万吨蜗牛肉。在法国,蜗牛肉可以烹饪加工成许多名贵菜肴。和“烤螺蛳肉”一样,螺蛳肉是用蒜末、奶油、胡椒粉等混合而成的。,放入洗净的空螺蛳壳中,烘烤后与壳同食。将蜗牛肉切成薄片,放入油中炸,加入各种调料,是台湾省和广东的吃法。时至今日,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仍将炒螺蛳肉视为不可多得的滋补品。夏秋季节,将新鲜田螺用盐水洗净,放入沸水中煮8分钟左右,然后用锥子沿螺纹挑出肉,去内脏,拌入香料和葱末,煮熟,捞起,涂上奶油,用蒜末、精盐、芥末或胡椒粉、味精等调味。,从而成为清爽可口的时令凉菜。

蜗牛很好吃,但是吃的时候要注意防止中毒。因为蜗牛体内的黏液是有毒的,所以吃之前一定要空腹几天,等把黏液排干了再吃。

提醒:蜗牛好吃,要防中毒。这个偏方来自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