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杭州这座历史名城写一张名片。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杭州的名片很多。每一张名片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老杭州到新杭州,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开放大气、精致和谐”的人文精神演绎出的“和谐创业”;从古代的“天堂”到今天的“东方休闲之都”和“幸福之都”...在城市名片建设上,杭州以“不温不火”的姿态,以“轻快”的速度,走出了自己的黄金大道。我们不妨列举一些城市名片:

(1)老杭州名片

1.西湖。对于杭州来说,它是浪漫的,它是千年潮,它是浩瀚的历史...西湖之于杭州,还是苏东坡九百年前的文字——像人眼。

2.南宋古都。古杭州鼎盛时期,里弄里流传着一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民谣,让杭州人洋洋自得了八百年。

3.西湖十景。《西湖十景》原为南宋画院题山水画。西湖十景,春晓暮,秋月残,莺鱼观月,莲风夜钟,春夏秋冬,晨风暮露,都是诗意的耕耘。只要背出十大景点的名字,就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4.钱塘江大桥。1934 165438+10月11当秋风吹过钱塘江宽阔的水面时,见证了一个历史场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铁路桥的奠基仪式。9月26日,1937,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然而,它的交通队伍竟然是向北的军车和向南的难民。同年2月23日下午5时,65438,为了阻止日本侵略者,这座仅通车89天的大桥被炸毁。今年除夕夜,它的设计者和建造者茅以升愤怒地写道:“桥虽被炸,抗战必胜,桥必重修。”

5.何方街。在何方街的日常生活中,用白墙黑瓦勾边,用杏花装点雨巷,柴米油盐的渲染生出些许闲适——这就是杭的主题。“即使很吵,那份闲适闲适也消除不了。”在杭州生活了几年的俞平伯写道。

6.龙井茶。龙井茶很淡,要慢慢品,才能品出它的清淡和意义。龙井茶很浓郁,春天漫山遍野的绿色是它无尽的灵魂,是春天让这一天成为佳作。

7.杜金生。“杜金生”是一个人名,也是上个世纪杭州丝绸的标志。历史是古老的,但丝绸永远是光明的。丝绸的柔软灵动,丰富了我们城市的气质。

8.张小泉剪刀。“青山映蓝湖,小泉满大街小巷”。据说1929西博会当年卖了1600000把剪刀。我还听说当时杭州48家剪刀店里有45家都挂着张小泉的招牌。

9.王兴记得那把扇子。有多少人还记得100年前王范村窗前的那把巨大折扇?但是很多老杭人都是靠着王的粉丝度过他们的夏天的。今天,在一把扇子的开合之间,扇出的是怀旧的古典情怀。

10.胡庆余堂。堂前依然是高大的红木柜台,传递着古代中医的气节和尊严。100多年过去了,胡庆余堂的药房依然弥漫着不败的药香。

11.西陵出版社。一扇小小的月门里藏着千万朵灿烂的鲜花,一堵白墙把它与世俗的喧嚣隔开——一个在石雕上独树一帜的地方。

12.知味观。老杭州人喜欢小吃,几碟精致的小吃,一杯清香的龙井,就能清闲度过漫长的一生。所以“想知道我的品味,看资料就知道”的“知识观”玩了很久了。

13.元奎馆。从1867到2004年,元奎馆已经煮了137条面条。一碗片儿川灵感来自苏东坡的“无肉使人瘦,无笋使人俗”——这就是杭州人。

14.桂花。杭州人一直很喜欢桂花的浪漫传说。1983年,桂花被选为杭州之花。桂花季,无数人坐在数万棵桂花树下,看着桂花落在杯里,把清香抱在怀里。这是西湖的盛事。

15.杭铁头。在江南雨巷长大的杭州人,有一种豪爽,看到不平的路就会咆哮,自称“杭州铁头”,不肯买。老子怕什么?就是这个脾气。

(2)杭州新名片

16.大杭州。“大”字已经表明,城市决策者的眼光不再局限于旧格局,而开始谋划大篇章。一个城市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它疆域的大小,更在于它的大思想,大抱负,大气魄。

17.12345。“12345,有事问政府”在杭州家喻户晓,这种政府与市民的沟通形式在国内尚属首创。杭州人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拨打市长热线12345。

18.钱塘江时代。钱塘自古繁华。杭州在“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西湖时代富庶了几千年,如今却从起点一步到位,进入了钱塘江时代。一条春江向东流,钱塘江将奔向大海,杭州也将成为一座更加开放的城市。

19.西博会。1929第一届西博会已经成为时间深处发黄的老照片。从2000年秋天开始,这张老照片被赋予了明亮的新背景色。此后,它成为杭州每年一次的新名片,并且远胜于以往,让人惊叹倡议组织者的别出心裁。

20.新西湖。南线重建,雷峰塔重现,杨公堤重建,水面扩大,北山路重建...近年来,一系列西湖保护和改造项目堪称大手笔、高起点。20年前评选出的西湖十景,已经不能涵盖西湖之美。“新”字已经把现在西湖的美穷尽了,不知道怎么形容。

21.风格南山路。这是一条全长1900米的特色街道,位于西湖景区与市区交界处,北起湖滨路口,南至玉皇山路口。有中国美术学院和市民公园。有西湖,有钱王纪念馆,连接精英文化与民间表达,融合传统人文与现代海派,风景与建筑交相辉映,历史与现代相敬如宾。它开朗但不排除隐私,精致随性但又不乏大气。这条路的两端,是金色的秋天,浪漫的春天。与其他环湖路相比,南山路是一个把快乐给予更多人的地方,因为它给了你选择的自由,让你以自己想要的风格自由穿梭。综合南山路是西湖景区环境容量最大、历史积淀最深、景点类型最全的区域。凭借其独特的人文和地理条件,南山路引进了世界著名的连锁餐厅,酒吧,商务会所和餐厅,人们可以在这里品茶,喝酒,泡吧,欣赏绘画和观赏风景...走过李光复的青砖楼,西湖世界的曲径通幽,静谧安详,他们突然觉得自己进入了一段风情万种的时期。

22.天堂的栖息地。“美丽西湖,破城”,一个外国元首的评价,曾经让杭州人很尴尬。时间过去了。2001年9月,杭州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终于在全球最适宜人类居住城市榜单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23.国际花园城市。5438年6月至2002年10月,杭州被国际非营利组织“国际公园协会”授予“国际花园城市”称号。这个被称为“绿色奥斯卡”的奖项,和联合国人居奖一样,让杭州人一洗“寒酸之城”的尴尬。

24.下沙新城。精英聚集地。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崛起的大学城,是知识和经济结合最紧密的地方。

25.杭州菜。杭州菜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南宋。杭州作为繁华的京都,汇聚了南北名厨,以“西湖醋鱼”、“东坡肉”、“宋骚鱼汤”闻名于世。杭帮菜真正出名是从上世纪末的最后两年开始的,当时一批杭帮菜馆走出杭州,攻城略地,所到之处,异常火爆,可谓一时风头。“杭帮菜”占领上海的速度,说明杭州天下第一。此外,杭州还拥有国际和国内著名的美食,包括广东的金华玉树和斯米兰,昆明的过桥米线,北京的烤鸭,四川的火锅和Xi的饺子,以及法国晚餐,意大利餐厅,日本料理和韩国烧烤。何方街、印稿街、方心怡的餐厅比较集中,各有特色。可谓“天下酒官之繁华,不如杭城”。

26.杭派女装。杭州被誉为女人味十足的城市,所以也应该天生就是女装之城。首次提出“杭派女装”的概念,据说是1996。杭派女装清新婉约,有女人味、江南味、书卷气。武林路的一条女人街,满足了很多杭州女性的梦想。位于新华路的中国丝绸城是国内外游客必去的地方。

27.杭州大厦。在长三角领军人物楼的带领下,这座知名商业建筑高举“生活、购物、享受”的理念,瞄准年薪4万元以上的主要消费群体。从1999开始,每年的销售额和利润都比上年增长了30%左右。是中国规模最大、品牌最全、经济效益第一的商场。2004年9月3日,福布斯中文版首次公布了2004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杭州位列第一,排在京、沪、宁、大之前。

28.新浙江大学。65438年至1998年9月,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四所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成为我国学科门类最全、办学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加上下沙、小河山、滨江、连横等高教园区,“学在杭州”已经成为一种势头。

29.爱情之城。断桥和雷峰塔留下了白蛇和徐贤的传说,宋万书院证实了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经典爱情,苏小小的故事在西陵松柏下流传。杭州的山水特别适合爱情的生长,连空气里都弥漫着甜蜜、浪漫、迷人的气息。把今天的杭州定义和提升为“爱情之都”正合适。巧合的是。早在8月,1998,喜欢做榜单的《广州新周刊》公布了中国城市魅力榜,杭州被评为“最具女性魅力城市”。该杂志认为,提到杭州,人们会想到西湖。“如果要拿西湖和西湖比,淡妆总是合适的。”几乎所有人对杭州的想象都与诱人迷人的美女有关。但正是这种个性化的特点,在杭州市民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杭州的男性,尤其是成功男性,对此更是反感。他们引用岳飞、于谦、“杭铁头”等古语来证明杭州“豪迈”的一面。其实有女人味的城市不代表有女人味的男人。游客把一个城市想象成一个二八美女,期待与这个城市亲密接触未必是坏事。“最有女人味的城市”不代表这个城市不“大气”。当然,温馨、浪漫、缠绵不代表“小气”。

30.休闲城市。成都和杭州都在争夺休闲之都的称号,但杭州显然更有把握胜出。因为杭州不仅是一座美丽的休闲之城,还是一本名为《休闲》的杂志,杭州获得了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的举办权。

31.中国茶都。凭借龙井茶、中国十大名茶、700多家杭州特色茶馆、八大国家级茶文化研究机构、娃哈哈、康师傅茶饮、一年一度以“茶为国饮、杭州为茶都”为主题的“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杭州人对茶的热爱,中国茶文化之都的桂冠属于杭州。杭州的茶馆已经形成流派,有些是以茶艺为主,比如太极茶馆;有的以茶点和宏大场面闻名,如青藤茶馆;有特别注重茶馆生态环境的,比如门儿茶馆;还有集自然历史、欣赏、品茶为一体的文化茶馆,如和记茶馆、紫怡阁茶馆等。如此多样的风格定位,为杭州茶馆业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机制,而茶馆作为一个流派的代表,往往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杭州的茶馆分布是“一个中心,一个斜枝”。它们以西湖为中心,环绕西湖的南山路、湖滨路、北山路,沿着曙光路、龙井路、梅岭路、毛家埠蜿蜒前行。风景和茶,我看不够。据说杭州已经成为中国茶馆业最好的城市。每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茶博会、西湖国际茶博会上,各国茶人对杭州的茶馆评价最高。

32.中国是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2004年,央视经济频道推出的“城市中国系列”终于在6月6日公布,165438。在全国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十个城市脱颖而出,杭州位列其中。看看杭州的获奖感言:一座将自然优势与现代产业巧妙结合,引领休闲经济潮流的城市;一个生活如旅行的城市,懂得把平和快乐的感觉转化为活力和财富;一个以不温不火的态度和速度走出了自己节奏的城市。从《西湖谈剑》到《钱江弄潮》,这座城市正在一步步拓展视野。

33.和谐创业。这是对21世纪初以来杭州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的概括。据专家研究,和谐创业包括文化价值观与经济运行的和谐、个体创业与整体发展的和谐、政府与民众的和谐、对外开放与内生创新的和谐。十年来,杭州经济总量一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财政收入始终保持快速增长,工业经济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2004年,杭州工业销售产值突破5000亿元。以“信息港”、“新药港”、杭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江东工业区、临平工业区、高教区(下沙、滨江、小河山高教区、浙大新校区和江东、臧倩高教区)为重点的“天堂硅谷”建设快速推进。杭州依托独特的地理特征和资源优势,立足自身的文化沉淀和城市特色,以其独特的“精致、和谐、开放”的人文精神,逐步形成了“和谐创业”的创业模式。和谐创业以生活为基础,以人为本,是创造性、整合性和竞争性相统一的创业。其主要特征是:人性化创业、协同创业、可持续创业和知识创业。杭州的城市特色是“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天堂硅谷”。这四个方面表达了同一个意思:杭州是一个和谐创新的休闲、文化、创业之城,是“天堂硅谷”和“东方休闲之都”的有机统一,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高品质生活城市。生活与创业的和谐。生命的根本意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是一种生命和活力,是一种活力和创造力,是一种和谐的创新和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