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中医的食疗方法治疗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性溃疡俗称“胃气痛”,其中95%以上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故又称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病原因可能与神经精神紧张、饮食障碍、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或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利血平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有关。),引起胃黏膜损伤和胃液分泌功能障碍(尤其是胃酸和胃蛋白酶)。

这种疾病常见于青壮年,但在儿童期也不少见。胃溃疡患者的平均年龄比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10岁左右。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胃溃疡。这多半是因为十二指肠球部或球部后部靠近幽门,胃中的酸性食糜还没有和小肠中的碱性物质中和,所以十二指肠球部更容易发生溃疡。

胃溃疡多见于胃小弯及幽门前区,伴有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居多,但偶尔可见于球部后部,可伴有十二指肠炎或胃炎。那些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被称为复合性溃疡。

溃疡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三个特点:

发病有多慢?一般几年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等。

该病易复发,多在深秋和早春,也可由气候突变、过度疲劳或饮食失调引起。发作期可以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如果病情逐渐发展,发作次数增多,发作时间延长,缓解时间缩短。

这种病的疼痛是钝痛、灼痛或钝痛。有时候只能感觉到上腹部不适或者心脏有问题,不容易和饥饿区分。有时在进食、呕吐或服用抗酸剂后。疼痛可暂时缓解或消失。疼痛与饮食密切相关。胃溃疡的疼痛一般发生在饭后半小时至1小时,而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发生在饭后3~4小时,有时发生在午夜。所以胃溃疡患者往往害怕进食,进食后疼痛难忍;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经常进食以缓解疼痛。其他症状,如泛酸、嗳气、唾液增多等。

溃疡病的病灶在胃和十二指肠的内膜,它总是受到胃液和食糜的刺激。其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及症状的恢复与饮食密切相关。因此,溃疡患者不能单用药物治疗,合理的饮食对本病的防治有更积极的作用。【饮食原则】应选择无不良刺激、能抑制和中和胃酸分泌、有利于症状缓解和溃疡愈合的食物。

1.尽可能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C、B1、A含量高的食物,帮助修复受损组织,促进溃疡面愈合。

2.避免食用化学和物理刺激太强的食物,如浓缩肉汁、肉汤、香料、浓茶、浓咖啡、酒精等过甜、过咸、过酸、过辣的食物,以及较硬或含纤维素过多的食物,如粗粮、全豆、芹菜、韭菜、泡菜、老白菜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3.为了补充营养,中和胃酸,可以经常吃牛奶和豆浆。为了减缓胃蠕动和胃液分泌,可以多吃奶酪和奶油。牛奶可以中和胃酸,帮助止血。

4.蒸、烧、煮、炖、焖应为主要烹饪方法;用煎、炸、熏、腌制、生拌等方法烹调的菜肴不易消化,长时间停留在胃中,容易增加胃肠道负担,故不宜多用。

5.在饮食制度上,要采取定时定量、少量多餐的方法,既能减轻肠胃的负担,又能使肠胃经常有适量的食物来中和胃酸,减少对病灶的不良刺激。此外,生冷、硬、产气的食物应少吃或不吃。过热的食物会扩张血管,容易导致胃出血。吃饭时细嚼慢咽,不要看书看报,吃饭时不宜训斥孩子,保持开朗。

6.因为溃疡患者大多吃纤维素少或无残渣的食物,为了避免便秘,要经常吃香蕉、蜂蜜等润肠的食物。

当溃疡病有以下并发症时,在饮食上要多注意以下几点。

1.少量出血时,应适当使用牛奶、豆浆、米汤、藕粉等一些流质饮食,但不宜多加糖,以免引起胃酸过多,应少量多吃。等出血止住,病情稳定后,逐渐改用面糊、稀粥、蛋羹、饼干。

2.大量出血(一次出血60毫升以上):空腹,静脉输液。一般出血后24小时才能给少量流质饮食,温度不能太高。病情稳定时,可逐渐增加液体量,逐渐使用半流质和软食,直至正常进餐。

3.幽门不完全梗阻:可给予少量清淡流质饮食,但绝对禁止任何刺激性饮料。如果病情发展到完全梗阻,就要完全禁食,并配合静脉补液等治疗措施。直到梗阻解除,我们才可以从少量流质饮食逐渐转为全量流质、半流质、软食。

4.急性穿孔:应立即停止一切饮食,及时送医抢救和手术治疗。

5.少部分溃疡患者吃面食,但症状加重。这是因为这类患者的胃黏膜对碱性刺激比较敏感,所以食用含有碱性成分的面食也会引起继发性胃酸增加,从而加重腹部灼痛等症状。这时候就要改用稀饭或者软饭了。

【食疗处方】1。将新鲜(不加糖)的土豆洗净(不去皮),切碎,捣碎,用纱布包好,榨汁。每天早上空腹服用1~2勺,加适量蜂蜜,连服2~3周。服药期间,避免刺激性食物。

2.新鲜白菜(原名卷心菜)1杯(约200 ~ 300ml)捣碎,微温,饭前服用,每日两次,共1天,疗程1天。

3.适量的乌贼骨,磨成极细的粉末,与糖水混合。每次3克,1一天两次。

4.蜂蜜(100~150 ml)蒸后进食前空腹服用一次,1时一日三次,可降低胃液总酸度,使红细胞、白细胞恢复正常值,大便正常。连续用药2~3周后,溃疡壁病灶可逐渐消失。

5.老姜250克,红枣250克,猪板油250克,面粉250克。将老姜洗净,擦干水分,与去核的红枣一起炒,研成细粉。然后和面粉混合,加点水,做成一个小蛋糕。蒸好后,过两天就可以吃了。具有温中健脾、解痉止痛功效。适用于虚寒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常服有效。

6.干姜60克,红枣肉250克,白术120克磨成粉,蒸成饼,空腹当零食吃,两天一次。具有温中、健脾、燥湿、止泻的功效。

7.麦芽糖1~2勺,温水服用,有缓解胃痛的作用。

8.刺猬皮和蒲公英各50克。将刺猬皮烘干,蒲公英晒干,磨成粉。用法:肚子疼发作时,用米汤和粉8调服。平时每天服用3次,每次5~8克,温开水送服。刺猬皮具有行气止痛、化瘀止血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痛;蒲公英有明显的清胃止痛作用,人们经常服用蒲公英粉治疗胃痛。作者体会:在除苦、清胃、止血的治疗过程中可代替黄连使用,既有黄连的功效,又能避免过度的苦、寒、湿。林逸砖窑也认为它有“健脾和胃”的功能。

本方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具有降气止痛、凉血止血的功效。

9.海参肠30克,鱿鱼骨30克。制法:取海参肠,在瓦上焙干,用鱿鱼骨磨成细粉,装入空心胶囊,使每粒重约0.25克,干燥保存。用法:早上6粒,中间6粒;晚上睡前空腹吃8粒。1周为疗程。

海参肠可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愈合溃疡面。乌贼骨是很好的抗酸剂,能中和胃酸,保护黏膜,止血。该方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酸或上消化道出血具有保护膜、收敛溃疡、止血控酸的作用。乌贼骨中含有碳酸钙,可以起到产酸的作用。

10.墨鱼腹中墨:取墨鱼墨袋中的墨,晒干研成粉末,或用醋研磨,每日3~5次,每日2次。它也被用来治疗胃出血。

11.猪胆3个,生黄豆适量。制法:将新鲜猪胆汁倒出一半,放入生黄豆中,扎紧口,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研成粉末。用法:每日三次,每次6~8克,空腹用米汤冲服。半个月就是1疗程。

12.狗肉100克,干姜10克。制法:将狗肉切片,放入砂锅中加入干姜、葱、盐、油做成汤,用文火煮,改用武火,边煮边加入狗肉片,再煮2~3次。用法:以上用量为1次。趁热喝,汤配肉吃。1周为疗程。

本品主要用于治疗虚寒性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具有温胃散寒止痛的作用。

13.鸡血30毫升,三七5克。方法:取健康无病的小公鸡,拔掉翅膀下的羽毛,露出静脉,用无菌注射器抽取30毫升血液,与三七混合均匀。用法:每天1次,趁热空腹用温水送服。三天就是1个疗程。上消化道出血的适应症。

14.胶粥:糯米100克,阿胶浆5克,粥用通常的方法煮。粥至半熟时,加入阿胶,边煮边搅拌,吃粥变稠糊化。每天早晚温服,每3天为一个疗程。

15.羊血豆腐:做法:将新鲜羊血放入碗中凝结成块,然后在锅中加水煮熟,就成了羊血豆腐。取出放凉备用。用法:将羊血豆腐切成块状,蘸米醋食用,每次60克,每日2~3次。本品主要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痔疮出血、跌打损伤等。,并具有止血化瘀的功效。

16.猪血豆腐200克,马勃30克。制法:将猪血放入碗中凝结成块,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取出,切成块,放入锅中炒熟,用马勃磨成细粉。用法:每天三到五次空腹服用5克糯米汤。

17.卷心菜:治疗胃溃疡疼痛。用浓浓的白菜汁(白菜汁),一次半杯,口服。治疗100例胃溃疡患者,60%的患者服药后2~5天内疼痛消失,90%的患者服药后7天内疼痛消失。

18.猪肚:治胃溃疡,1猪的胃洗净,用250克切碎的姜包好,扎好,放在土锅里用文火煮。姜去掉,切丝,拌酱油,喝汤。每头猪的胃可以吃3~4天,连续吃8~10头猪。

19.治疗胃寒疼痛:猪肚1,生姜120g,猪肚1一日三餐,连吃30多颗,效果明显。

20.蜂蜜:治疗消化性溃疡,每日吃温蜂蜜炖3次,每次90毫升。如有呕吐,每次服30 ml,1,每日3次。胃溃疡的治疗:每次蜂蜜150g,热水炖服(不用加水),每日三次,饭前服用。对于消化性溃疡,蜂蜜炖化,每天早上60克空气中服用,一日两次。

23.大豆油:治吐血。大豆油(大豆油和黑大豆油均可)每次服用9克,产于温暖季节,严冬温服。

24.绿萝:治吐血。用半杯青萝卜汁,用香墨碾黑,一次服下。

25.鸭肉:治呕血。吐血不停。用1白毛drakes去除毛发和肠道杂质,以免掉水里。鸭子一天加30克人白,封好嘴,用砂锅水炖透,不放油盐。

26.小鸡:治疗胃病、胃痛和胃下垂。方法:1只小鸡(母鸡更好),干姜3g,丁香3g,砂仁3g。把小鸡杀了,去毛洗干净,保留心、肝、肺。切成小块,照常炖,加入干姜、丁香、砂仁(均研成细粉),分两次服用。每3天取1只鸡。一般1~5只鸡会有不错的效果。

27.马兰头:治胃溃疡,马兰根(鲜)30克,水煎。

28.生姜:治胃或十二指肠溃疡,鲜姜50克,洗净切碎,用300毫升水煎30分钟,每日3次,2日服。

29.无花果: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用无花果焙干磨碎,每次5克,每日3次。

30.花生油:对于胃痛、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每天早晨漱口后,吃2~4勺花生油,饭前半小时服用,连服一周即可见效。

31.黄鱼鱼鳔胶:黄鱼鱼鳔胶可经油炸提炼成胶,再经烘烤成黄色珠粒,称为鱼鳔胶珠。具有大补真元、调和气血的特殊功效,尤其适用于治疗血虚过多、气虚的症状。临床适应症为胃溃疡、肺结核等疾病。

32.茶叶: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茶叶与糖等量,每次各200-500g,加水煮沸数次,沉淀去渣,装瓶保存。6-12天后,色泽如老酒,面团如罗皮,即可服用。如果不做面条,也可以7~14天后服用,每天早晚1次,每次1勺,蒸熟后服用。

33.竹笋:有治疗胃热、噪音的功效,可作为菜肴佐餐。

34.西瓜:也清胃热,可以多喝点瓜汁。

35.三七莲藕鸡蛋汤:治胃出血。1新鲜莲藕,5g三七,1鸡蛋,适量盐。将莲藕洗净,切碎,用纱布拧成莲藕汁(约1杯),将三七和鸡蛋放入碗中拌匀。锅中放入莲藕汁和水(少许),烧开,加入三七、蛋糊和盐拌匀。

36.荠菜粥:鲜荠菜250克,粳米100克,水煎服,早晚温食。

37.藕粉糕:可以治胃出血。藕粉250克,糯米粉250克,糖250克。藕粉、糯米粉、糖加适量水,揉成面团。将面团放入笼中,大火蒸15至20分钟。

38.栗子蛋糕:可以治胃出血。栗子500克,糖250克。将栗子放入锅中加水煮30分钟。拿出来。放入锅中,冷却后去皮,放入碗中,笼蒸30分钟,取出,加糖压成栗子糊。将栗子糊放入搪瓷盘中,用刀切成4厘米长、3厘米宽的小块

39.丝瓜饮料:老丝瓜1段,糖少许。将丝瓜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15分钟,去渣留汁,加糖拌匀。

40.槐花饮:陈槐花10克,粳米30克,红糖适量。将槐米烘干、粉碎,粳米洗净,锅内加水,武火煮沸,转文火40分钟,滤去大米,保留汤汁。将槐米粉和红糖加入米汤中,搅拌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