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液多的生药的加工方法如下
地方药材加工厂,常用的中药材加工方法:
1
洗涤和挑选。洗主要是洗去药材的沉淀物和污垢,多用于根和根茎。药材直接晒干或阴干,气味芳香的药材一般不用水洗。精选主要是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同时进行初步分类,有利于分别加工和干燥。
2
修剪和切割。采用修边、切割、整形等方法去除非药用部分和不合格部分,使药材整齐,便于包装,如剪去芦头和须根、切片、切瓣、起酥油等。
目前大部分药材都是在产地边新鲜边加工切割,容易切割,片形好,干燥快,减少了一些工序,成本低。
三
去皮去壳。除去果实种子或根、根茎类药材、树皮类药材的表皮或外壳,使药材表面光滑平整,有利于干燥和贮藏。一般是果实和种子采收,晒干去壳,去籽;或者先把壳和籽去掉,然后晒干。
四
蒸、煮、烫。有些药材经过蒸、煮或烫后晒干。含有粘液汁、淀粉或糖的药材不易干燥。蒸、煮或烫后,干得快,不易生虫。加热时间和加热方式取决于药材的性质。药材加热后不仅容易干燥,而且有利于刮痧和抽芯。
五
熏蒸硫磺。干燥前后用硫磺熏制。有些药材为了使表面颜色变白,防止霉变,经常用硫磺熏制。目前基层普遍采用这种方法,效果好,成本低,应用历史长。但二氧化硫残留量高,出口往往受限,应引起重视。新药典规定了部分药材的二氧化硫残留限量。
六
出汗。将药材晒干或用文火焙干至半干或微沸(蒸),然后堆积发热,使其中的水分散发出来的方法,俗称“发汗”,可根据情况反复多次,既有利于干燥,又能使药材变软、变色、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