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茶的四个关键点
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以茶解之”,拉开了人类开始用茶解毒祛病、养生治病的序幕。这也说明茶的应用是从药用开始的。我们之前说过,不同种类、不同性质、不同口味的茶叶,要搭配相匹配的食材,才能更好地发挥防病治病、养生益寿的作用。所以如果能学会用中药泡茶,肯定事半功倍。
用中药泡茶,要点在这里:
中药种类相当多,比如质地,口感等。有些可以用来泡茶喝,有些则不行。
一般来说,当归、党参、熟地黄、阿胶;胖大海、乌梅、山楂、罗汉果、橄榄、紫苏、藿香、白茅根、金银花、陈皮、番泻叶、大黄黄、肉桂、薄荷等淡松、香花、香叶、果籽及鲜品均可用于泡茶。
中药,如龟板、黄连、附子、辛夷等。、材质较硬、口感过苦、或气味有毒刺鼻的都不适合泡茶,更不要说配茶了。
绿茶宜配以胖大海、乌梅、广藿香、白茅根、金银花、薄荷、决明子等能滋阴润燥、清热生津、安神定志的药材。
红茶宜配伍温补的当归、党参、熟地黄、阿胶。
用中药泡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体质、病情或气候、季节、季节,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虚寒体质的人可用当归、熟地、阿胶与红茶、黑茶同服。
对于阴虚阳亢或致病风热毒所致的咽痛、声音嘶哑、便秘等症状,可以用乌梅、罗罗汉果、金银花等能生津清热的药材配绿茶饮用。
夏天还可以用金银花、薄荷、麦冬、茯苓等药材配绿茶喝。
冬天山茱萸、巴戟天等药材用红茶冲泡饮用。
一般来说,泡茶和配茶的中药材不能太多,最多在4 ~ 5味以内。
药物的剂量也可以根据药物的用途而变化,生的和熟的,干的和新鲜的。以石菖蒲为例,干品以3 ~ 9克为宜,鲜品以30克为宜。
大多数情况下,用于保健的剂量应该较小,用于治疗的剂量应该相对较大。另一个例子是白茅根。若用于清火保健,每次可10g,用于治疗血热出血时,需30-50g。?
增加使用中药煮茶,应尽量使用不锈钢壶或砂锅或陶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药效;小药材可以用干净的纸袋或纱布袋包好再放锅里煮,避免残渣影响口感;做饭的时候注意火候。小火煮,不要烫。汤没了就不要加水熬汤,否则会影响口感和药效。
另外,还要提醒大家,有些中药会引起过敏,有些还会伤害胎儿或者让人出血。所以过敏体质的人,经期、孕期的女性,或者有出血史的人,千万不要乱用药材,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