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有治疗肝癌的好中药吗?

肝癌是指发生在肝脏的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属于中医“积”、“块”、“黄疸”、“腹胀”、“胁痛”等范畴。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平均年龄44岁。肝病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平均存活时间为半年。

1.原发性肝癌:是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肝硬化患者易患原发性肝癌。

2、继发性肝癌:是身体其他器官的癌转移到肝脏形成继发性肝癌。大部分是胃癌、大肠癌转移引起的。少数病例是由胰腺癌和胆道癌引起的肝转移。

肝癌具有起病隐匿、潜伏期长、恶性程度高、进展快、侵袭性强、易转移、预后差的特点。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减轻肝癌患者的痛苦有很大的帮助。目前只有掌纹诊断能达到这个水平。

中医药治疗肝癌

肝癌作为第一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死亡率。中国的中医理论基础扎实,应用广泛。只要根据辨证合理使用,确实有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首先,最大限度地保护肝功能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任务相当艰巨,参与机体的各种消化代谢、吸收利用活动。一旦肝功能异常,就会出现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替代等一系列紊乱。大多数肝癌患者死于肝功能异常导致的肝衰竭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中医治疗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恢复和保护肝脏,重点不是肿瘤而是症状的改善。症状改善,肿瘤自然稳定或缩小。

第二,尽量减少并发症

大多数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是肝癌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造血机制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加上门静脉高压,导致胃底静脉高度曲张,极易导致消化道大出血。肝功能异常还会导致蛋白质合成不足,蛋白质偏低,会造成大量腹水。肿瘤压迫还会引起胆汁排泄障碍,引起黄疸等。利用中医健脾理气、消食化积、软坚散结的特点,达到降低AFP、正常肝功能、增加吞噬细胞、T细胞、肿瘤坏死因子、促进患者食量增加、消除腹水、消除黄疸、控制肿瘤持续生长的效果。

第三,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症仍然是世界上的一种慢性病。正规医院的医生没有一个能自称治好的。而中医针对肝癌部位血供丰富、双套血供、转移快、生长快的特点,从外周症状入手,采取了“对症下药,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路,缓解了患者原发病灶带来的诸多症状。中医治疗的患者一般无疼痛,腹水消失,肝功能降至正常,黄疸消退,达到“带瘤生存”的目的。原本活3 ~ 6个月的患者可以延长到1 ~ 3年,甚至更长,患者可以生活自理,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由于80%的肝癌病例在确诊时已是晚期,手术治疗的切除率很低,化疗和放疗的疗效也不理想,因此中医药治疗在肝癌的治疗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基于对疾病和患者状况的全面分析的诊断和治疗

1,肝郁脾虚

主要症状:胁痛,腹胀,食少便溏,形体消瘦,下肢水肿或腹水,舌淡苔胖腻,脉滑或滑。

治疗:疏肝解郁,益气健脾。

2.肝胆湿热

主要症状:右侧胁部疼痛,烦躁不安,厌食,恶心,身目黄,偶有发热,口干口苦,脘腹胀满,舌质干红,苔黄腻,脉滑。

治疗:清肝利湿,消肿散结。

3.气滞血瘀

主要证据:恶霸吃饱了,却不肯按;胁肋胀气加重,尤其是夜间,腹部脉络外露,可向背部放射;倦怠乏力、吃得太少、嗳气、呃逆、便秘或便溏;舌质正常或暗沉,边缘有瘀斑,苔薄或黄,脉沉或弦细或涩。

治疗:理气疏肝,活血消症。

4.肝肾阴虚

主要症状:面色晦暗,腹胀,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耳鸣,头晕,盗汗,低热,口干,皮下紫癜,甚至便血,吐血,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柔肝,软坚散结。

四位一体疗法提高肝癌生存率

手术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小肝癌5年生存率60-70%,大肝癌不到20%。

中医药在肝癌治疗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肝癌晚期患者盲目、大量应用中药“以毒攻毒”、“活血化瘀”,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恶化。因此,在选择中药进行治疗时,还应特别注意所选药物是否对症。

“四位一体慈丹康复疗法”的问世,使肝癌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年生存率显著提高。这一成果的五大原则对肝癌的治疗起到了全面的康复作用。比如软坚之法,可以使肝肿瘤缩小;清热解毒法可以清除肝脏内的癌毒,使积聚的癌毒尽快排出体外;益气养血法可以促进手术患者的康复,防止癌细胞的转移和复发。疏肝健脾法可以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加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扶正祛邪法可以减轻晚期患者的痛苦,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对于不能手术或伴有胰胆转移或术后的患者,应尽早采用“慈丹系列”抗癌中成药综合治疗。部分患者经一两个疗程治疗后,疼痛症状会明显缓解,肿块缩小,腹水消失。肝癌生存率明显提高。

相关链接:“四位一体与慈丹抗癌康复疗法”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在继承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发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该疗法基于中医整体观,在药材选择上主张药食同源,力求无毒无痛;在药物的处方上,遵循君、臣、佐减毒增效,趋利避害;在诊疗过程中,要注意辨证论治,做到有的放矢;在具体治疗中坚持扶正祛邪,祛邪不伤正。非常注重对患者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靶点的综合调理,达到身心兼治、标本兼治的目的。

肝癌化疗:一般认为单一药物静脉给药疗效差。肝动脉给药和/或栓塞,以及内外放疗应用广泛,效果明显。联合或序贯化疗可用于部分无手术指征、门静脉主干癌栓阻断、不适合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及部分姑息性手术后患者。

在德国,肝癌晚期患者接受化疗时,剂量仅为国内的1/3,药物品种也比较单一。在中国,医生和患者都提倡“大剂量”和“多品种”,以便最大程度地杀死癌细胞。

两种不同治疗思路的结果也不一样:在德国确诊肝癌晚期后,平均一年生存率在70%以上,两年生存率在50%以上。而我国绝大多数肝癌晚期患者从确诊到死亡一般不超过半年。“重量级”治疗损害了许多患者剩余的正常肝功能,降低了他们的免疫力,最终死于肝衰竭。但在片面追求杀死癌细胞的指导思想下,即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高烧腹痛,医患双方都认为是正常的。广州某大医院对100多例肝癌患者的死亡情况进行了追踪,发现超过40%的患者死于肝衰竭,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肝癌”。

肝癌的放射治疗

由于放射源、放射设备和技术的进步,以及各种影像检查的准确定位,放射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地位提高了,疗效也提高了。放射治疗适用于肿瘤仍然有限的不能切除的肝癌。通常如果能耐受大剂量,其疗效也不错。体外放射治疗经历了全肝照射、局部照射、全肝移动条形照射、局部超分割照射,立体照射总量超过近百个有用质子作为肝癌放射治疗。据报道,总照射量超过40Gy(4000拉德体积)配合中药理气健脾,可与手术、化疗一起杀死残癌,化疗还可辅助放疗增强敏感性,1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达到72.7%和65,438±00%。肝内动脉注射Y-90微球、131I-碘化油,或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均可起到内放疗的作用。

肝癌的外科治疗

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近年来,基于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概念,肝癌外科取得了很大进展。在以往大肝癌单一切除的基础上,出现了小肝癌切除,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延长切除后生存期,重新切除亚临床复发,为一些不能切除的大肝癌提供了出路。

由于肝癌具有多起源的特点,手术切除较大病灶时,肝脏内仍有一些小病灶,术前做影像学检查可能发现不了这些小病灶。因为手术后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会下降,所以这些小病灶会迅速发展。因此,肝癌的术后治疗极其重要。

有以下情况的患者不能进行肝移植:存在肝外恶性肿瘤,难以治愈;有难以控制的感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心、肺、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有无法控制的心理变态或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