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月经严重失调,怎么办?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月经期、月经量异常的一类疾病。包括月经初潮、月经后期、月经不调、月经延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七情或外感六淫之伤,或先天肾气不足,产房过度劳累,劳累过度,脏气受损,肾、肝、脾功能失调,气血失调,导致冲任经脉受损,产生月经不调。
气血两虚: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开后,月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腹痛少,或头晕,或精神疲乏,面色苍白或蜡黄,大便少。舌红,脉弱。治疗宜气血双补,包括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乌鸡白凤丸、八珍木易丸、八宝坤顺丸、女金丸、当归调经丸、当归大枣颗粒、归脾丸、四物汤。
血寒型:经期推迟,量少,色暗,有血块。小腹冷痛,消暑,畏寒肢冷。苔白,脉重。宜温经散寒。可用艾府温宫丸、田七通经散、金匮温经丸。
血热型:
1,实热型:月经初潮,量多,色暗红或紫,粘稠,有血块。烦躁不安,面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治疗要清热凉血,调经止血。可以用景清颗粒、冯仑止血片、四红丹。
2、虚热型:月经初潮,经期延长,量大,色红,质稠。或者脸颊绯红,手脚发热。舌红,苔少,脉细。清热养阴,调经止血。可以用景清颗粒和顾靖丸。
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月经量多或少,色紫红色,有肿块,月经不畅。或腹痛拒按,或有胸痛、乳痛、腹胀、上腹部不适、舌紫或有瘀点、苔薄白或黄、脉细或涩。治疗要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可选用逍遥丸、芪蛭香附丸、慈航丸、少腹逐瘀丸、月月舒颗粒、石消散、当归浸膏片、妇科得生丸、调经补血丸等。
肾虚型:月经周期不定,量少,色淡红或暗红,质稀。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弱或迟。治肾调经。可以用女宝、嫦娥加丽丸、定坤丹、鹿胎膏。
二、针灸治疗月经不调
方药:肝俞在三阴交穴和血海之间的地机。
操作:应用徐病补泻法,留针20分钟,隔日1次。
治疗:丁XX,女,28岁,医师。第一次诊断是在9月1959日10。婚后3年多月经不调。我用过中西药治疗,但一直没有效果。目前月经周期提前l周,量多,色紫,伴有乳房胀气,食欲差,少腹少胁疼痛。检查:脉冲串的数量。经过4次治疗,患者的月经期、月经量、月经颜色趋于正常。
注:本病例属于中医“月经初潮”范畴,因肝气郁结、肝火郁结、子宫积热而导致月经不调。治疗原则是疏肝理气,清热调经。故足厥阴经行穴配肝俞,疏肝解郁;取海、地之血,以清营热,调宫;三阴交是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能疏肝益肾,健脾和血,凉血调经。五个点一起用,各发挥其功效,所以每月的事件都是自我调整的。
第三,丝瓜可以治疗月经不调
四、治疗月经不调的药方
1,月经不调,长期不怀孕。将熟地黄半斤、当归二两、黄连一两用酒浸泡一夜,取出,焙干研成细末,加炼蜜制成五子大的丸子。每次服70粒,米汤或温酒。
2,再次。用莲藕,切块,加水煎2升,加少许酒,空心服用。
3,再次。与熟附子(去皮)和当归等分。三钱,水煎。
4、再次。用一块钱的阿胶,加蛤粉(炒成珠子磨成粉),热酒送服。乙方:按顶,加后半朱砂。
5、然后侧卧(女性肚脐下胀气,经常恶心,睡不好)。用当归四钱,干漆(烧)二钱,* * *成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一个五子大小。每次15粒,用温酒冲服。
6、女性前血气(月经不调,腹部刺痛)。用延胡索(去皮,醋炒)、当归(泡酒,炒)和橘红,碾成粉末,用酒煮米糊,做成丸子,有五子那么大。每次服100粒,空心服用,醋汤送服。
7、月经不调、产前胎动、产后血淤、冷热疲劳、腰痛、关节痛等症状。用丹参洗净,切片,晒干,磨碎。每次两元,温酒调。这个方叫“丹参粉”。
8、女子血气痛(月经不调、不规则出血)。用菱角(盐炒)、蒲黄(炒)。分粉,加炼蜜,做成丸子,有五子那么大。每次服30粒,空心服,温酒。这个方子叫“二神丸”。
9.治疗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用一斤香附(擦头发)分成四份:一份用酒精泡,一份用醋泡,一份用盐水泡,一份用孩子的粪便泡。几天后,取出香附,洗净,晒干,捣碎,微烤,加醋煮面糊,做成丸子,有五子那么大。每次吃70粒,酒就送来了。瘦人,嘉泽新天兰,赤茯苓22两末;气虚,加四君子料;血虚,加四料。这个方子叫“四系香附丸”。
10,产前产后乏力,胎儿营养不良,月经不调,月经过多等症状。用百草枯和白芷,均分成粉,每份两元,拌少许花露水和醋,热汤送去。第二种服务是有效的。
11,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用腊鸡六十片,大黄、皂角一两,巴豆一百二十片,碾成粉末,加枣肉做成弹珠般大的丸子。棉花包在阴道里,三天后取出。每天炒鸡蛋三个,辣椒两片,配酒。时间长了,子宫就暖和了。
12,白妇(月经不调,子宫硬,阴道常有白色污物)的女性。将杏仁与枯矾混合,加入蜂蜜制成药丸。枣子大,塞在阴道里。每天换一次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