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下面总有鱼鳞一样的东西。我该怎么办?

鱼鳞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但是如果患者能够加强皮肤护理,结合药物治疗,症状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的。

首先要加强护肤。冬季气候干燥时,皮肤脱水会相对增加,皮肤损伤加重。所以冬天是护理的重点。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奶油、红薯、鱼肝油、叶绿素、猪肝等。冬天洗澡不要太频繁,肥皂也不要用太多。洗澡后要涂护肤油,保护皮肤,减少鳞片,保持适当的水分和充足的营养。此外,还要注意保暖衣物,避免风寒引起的皮肤刺激;避免辛辣刺激。这样可以让患者舒服,减轻病情,达到预防的效果。

其次,在上述护理下,病情仍较严重,故考虑用药:

(1)西医治疗

①口服:口服大剂量维生素A,10 ~ 300000 U或维生素A酸每日1mg/kg/天。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骼脱钙、脱发等中毒症状。

②外治:外用10%尿素脂肪、0.1%维生素A酸乳膏或20%鱼肝油软膏,对缓解皮肤干燥、脱屑、皲裂有一定效果。

(2)中医治疗

①内服:对于血虚风燥证无家族史、儿童期发病、皮肤干燥、体虚者,服用十全大补丸配苍术软膏;血瘀证有家族史,从小就有。皮肤干燥、粗糙、皲裂、眼睛发黑者服用血府逐瘀口服液。

②外治:可将杏仁60g碾成汤剂外洗,再将核桃90g、牛奶10g捣成糊状外用;对于血瘀证,可将大黄15g、桂枝20g、桃仁30g水煎洗净,然后涂当归膏(当归20g、麻油50g、黄蜡6g,先将麻油煮沸,再将当归煎至焦烂,去渣保温,加入黄蜡调成糊状)。

鱼鳞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角化皮肤病,中医称为糠疹。根据遗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1.常染色体显性寻常型鱼鳞病:

1常见。常始于出生后数月,随年龄增长病情加重,冬季症状较重,夏季较轻。

②基本特征:皮肤干燥,黄褐色皮疹或脏褐色鳞屑呈菱形或多角形,边缘上翘,中心紧贴皮肤,微小或糠样。

③皮疹主要发生在四肢伸展侧,其次为背部,头部可有轻微鳞屑,严重者可扩散至全身,但腋窝、臀褶常不扩散,手背可有毛囊角化损害。

④大多数患者感到不适,是因为全身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出汗少。

2.性连锁寻常鱼鳞病

1).罕见。属性关联的隐性遗传只发生在男性(女性为携带者),发生在出生后不久。

2).皮疹分布广泛,屈曲、褶皱部位也可受累。腹部比背部重,皮疹鳞屑大而明显,可累及肘窝、腋窝、窝。

3).狭缝镜检查,男女均可看到角膜后壁或弹力膜上有许多小浑浊点。

3.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前称为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出生时,该病有角质样皮肤增厚和覆盖全身的铠甲样鳞屑。出生后,脱屑留下粗糙潮湿的表面,并可以看到松散的大疱。鳞片又在上面形成了。四肢屈曲、褶皱处的腹股沟、腕部、腋部、肘部有灰色厚或疣状鳞屑,部分部位有疣,故又称豪猪鱼鳞病。

4.板层型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以前被称为无水疱型鱼鳞病样红皮病,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种。

1).重者为丑胎,多为死胎或产后死亡。

2).较轻的情况是所谓的层状鱼鳞病,出生后立即发病。外层角质层薄后,如火棉胶角质层,皮肤发红脱皮。

5.局限性线状鱼鳞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板层鱼鳞病的一种变异。

以下方剂具有养血润肤的功效:

1.桑葚粥:桑葚15g,大枣30g,粳米60g煮成粥。

2.芝麻饼:糯米粉100g,黑芝麻30 g,红糖15g。先将糯米和红糖煮成饭,捣成饼,饼上撒黑芝麻。

3.蘑菇皮蛋白胨:猪皮100 g,黑木耳15 g,调料适量。先将猪皮洗净,切碎熬成蛋白胨,再加入黑木耳和调料。

4.龟桂圆粥:桂圆肉20克,甲鱼肉30克,糯米50克煮成粥,食用前加入适量调料。

5.取大枣10 g,糯米50 g,黑芝麻12 g,黑豆15 g,每天煮粥。

6.海参粥:粳米60 g,肥海参60 g煮成粥。

7.红枣糖:蜂蜜500克,冰糖300克,黑芝麻60克,黑枣200克。先将黑枣煮熟,去皮去核,取肉捣碎,然后加入黑芝麻,再将蜂蜜熬制。当它变成糊状时,加入枣泥和黑芝麻,切成糖果块,经常食用。

参考资料:

2001 3月01 6月5438+05: 14新浪生活

问:我出生于61年。我3岁的时候是男的。我的症状是皮肤干燥,汗液分泌少,冬重夏轻,头皮屑多。我的四肢沉重。我的皮肤在冬天被风吹或者长时间接触泥水后开裂了。冬天头皮屑多,主要在我腿上,不痛不痒,各种治疗无效。

医院说这个病不是硝酸银病和鱼鳞病,是一种顽固的皮肤病,发病机制不清楚。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吴医生回答:你首先要考虑鱼鳞病的可能。因为你描述的表现很像鱼鳞病。由于角质化异常,患者皮肤更新非常快,所以产生大量头皮屑,保湿能力明显降低。因为冬季气候比较干燥,皮肤表面皮脂分泌减少,保湿效果不足,导致皮肤干燥,容易瘙痒。

鱼鳞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像你这样症状较轻的患者。主要是保持皮肤湿润,减少头皮屑,预防湿疹等皮肤病。鱼鳞病患者在冬季气候干燥时病情往往会加重,表现为瘙痒和脱屑。

所以对于鱼鳞病患者来说,要注意冬天洗澡不要太频繁,少用碱性沐浴液,水温不要太热。洗澡后,要在皮肤还没有完全干燥的情况下涂抹保湿产品。

如果使用以上方法后仍痒,可在发病期间口服抗组胺药缓解瘙痒。另外可以用甘油局部润滑皮肤,严重的湿疹样改变要外用激素类药物。

先天性鱼鳞病:

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类型: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寻常型鱼鳞病,是一种常见的轻度鱼鳞病。当父母一方或双方患病时,家中往往有很多人,但没有性别差异。往往从儿童期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剧,症状在青春期最为明显,之后就停止发展了。皮损轻重不一,从冬季皮肤干燥无明显鳞屑,到搔抓后出现粉状脱屑,称为干皮病。或者在毛囊口部有因针尖和毛囊大小而引起的褐色或浅褐色鳞屑,称为鱼鳞病毛囊炎(ichthyossfoll库拉里斯).除了干皮,还有中心固定、边缘游离的灰褐色或深褐色蛇皮鳞片。还有的鳞片呈灰白色,带有云母光泽,称为光泽鱼鳞病。更多的角蛋白增生不正常;可厚达1cm或以上,表面粗糙,多刺或乳头状,表面深灰或灰棕色,就像树皮一样。这叫高超鱼鳞病。

这种病的对称朋友在四肢和躯干,尤其是肘部和膝盖。严重者可扩散至全身,伴有掌跖角化过度、鞍裂、指甲改变。山形面、头皮、肘窝、腋窝、颊窝、外阴、臀沟常不侵犯,或仅有轻微鳞屑。通常,没有自我意识的症状。冬天由于汗腺和皮脂腺减少,皮肤干燥,感觉又痒又难受。如果皲裂了,会觉得疼。患者常有异位体质,如花粉热、哮喘等。

组织病理学:角质层明显增厚,颗粒层变薄或消失。角质层增厚与角质层细胞间桥粒的缓慢变性有关,使角质层细胞无法正常脱落。棘细胞变薄,基底层色素增多。因为角化过度延伸到毛囊内,形成毛囊角塞。汗腺皮质腺会萎缩。真皮无明显变化,或血管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2)性连锁寻常型鱼鳞病:少见。因为这种病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所以只在男性中发现,出生后或婴儿期均可发病。皮损与上型稍有不同,鳞屑大而明显,为黄褐色或污黑色鳞屑,皮肤干燥粗糙,常遍及全身,腋窝、国窝、肘窝也可受累;腹部比背部重。如果面部受累,一般限于耳前和面部侧面,毛囊角化不发生。掌跖皮肤正常,皮损不随年龄增长而减少,但有时会急剧增加。作为这种疾病携带者的女性一般不会发病,有时只看到前臂和小腿上有薄薄的鳞屑。角膜后壁和后弹力膜上可能有小的浑浊点,不会影响视力。

组织病理学角化过度,颗粒层正常或增厚,棘层稍增厚,真皮无明显改变,血管周围有时有淋巴细胞浸润。

临床常见的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和板层鱼鳞病如下:

(3)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又称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畸变率高。在临床上很少见。出生后或出生后几个月,可能出现广泛的和局部的损害。一般化的人,出生时全身都有盔甲样的鳞片,出生后又脱落,导致全身潮红,出现鳞片。剥离的鳞屑表面呈湿润状,红斑可逐渐消失,可再次出现较厚的疣状鳞屑。这种限制只存在于肢体的屈曲侧和褶皱壁。严重者可出现疣体缺损增生或局限性爱抚增生损害,称为豪猪鱼鳞病。在发病的最初几年,可能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漏水疤痕或较大的疤痕。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可以减少水疤的发生。手掌受累会影响功能。

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表皮过度角化,颗粒细胞层增厚,棘层以上细胞网状空泡化,有时桥粒仅与棘细胞一侧相连,表皮细胞棘突释放,表皮水痕或大片瘢痕,真皮浅层慢性炎症浸润。

(4)板层鱼鳞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出生后全身被一层宽大的人造棉胶状膜紧紧包裹,常引起眼睑、嘴唇外翻。几天后,膜脱落,皮肤出现广泛的亚慢性潮红,其上有灰白色或灰棕色多边形或菱形的大鳞片,中心固定,边缘游离。对称性常发生在全身,尤其是四肢屈曲、肘窝、国窝、腋窝、外阴。手掌和脚底过度角化,指甲和头发过度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