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抬龙抬头的习俗有哪些?
二月二抬龙头的习俗:招财龙
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招财龙的习俗。2月2日凌晨,人们从井里和河里捞起回水。水箱满了,就用簸箕把厨房灰装满,从大门撒到院子里,一直撒到水箱,再撒到水箱周围。人们对这一活动寄托了两个愿望:一是带回了象征富贵的“乾隆”。这一年,生产兴旺,商业繁荣。第二,我觉得龙被带回来了,各种蛇蝎子虫子都不敢出门。当时由于医疗条件差,“各种虫”横行,疾病盛行。人们利用各种昆虫来预防疾病和寻求家人的健康。
二月二抬龙头的习俗:刮龙头
民间有正月不剃头的习俗,但每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所有人,无论老少,都要去理发,叫做“剃龙头”。
民间有个说法,正月不理发。从过年剃光头到二月二一般都是一个多月,头发也长了。这是他们剃光头的时候。人们说剃头是剃头龙头,加上“龙”字表示吉祥。据说在这一天剃头可以使人身体健康,像龙一样在空中自由翱翔,将来一定会事业有成。
二月二抬龙首的习俗:粉刷谷仓
有句谚语:“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在龙头节,中国北方许多地方都流行“画谷仓”的习俗。今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都在打谷场上或院子里粉刷谷仓。粉刷谷仓的习俗是为了祈求满仓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有的地方把纸剪成鸡或猫的形状,用松树熏制,贴在墙上,让鸡吃虫子,猫抓老鼠,避免虫子和老鼠损坏食物。
二月二抬龙抬头的习俗:看房梁
俗话说“二月二,看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身。”农历二月初二,天气逐渐转暖,传统民俗讲究在这一天打扫房屋,打扫卫生,驱除害虫,所以有“二月二,熏虫”的说法。它的做法是在2月2日点燃过年祭祀剩下的蜡烛,照亮房梁和墙壁,驱赶蝎子、蜈蚣等昆虫。即将康复的昆虫,被蜡光摇动后会自动落下来,可以驱赶出去,达到消灾防病保健康的目的。
二月二抬龙头的习俗:祭拜土地神
二月初二是土地神的生日,各地都有祭祀土地神的习俗。
在民间,十神的形象往往被描绘成一个披着鸡皮、披着鹤发的老人。他穿着卡其布长袍,手持拐杖。二月初二一大早,家家户户都在土地神祠前摆上各种水晶供品,点上香烛,放鞭炮,为土地神祝寿,祈求土地神在大门口或村口守护恶鬼虎狼,保一方平安。此外,我们也祈求土地神保佑田里的秧苗茁壮成长,秋后五谷满仓。
二月二抬龙头习俗:忌动针
女人不在乎针线活有多重要,但是她们在二月二不做针线活,说这一天龙会抬头动针,所以为了避免伤害龙的眼睛,她们在这一天不用做任何针线活。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二月二的民间节日也丰富多彩。福建、浙江等省的畲族在2月2日发起了“唱歌”活动;川中一带也在二月二“迎富”,以此类推。纵观二月二的各种民俗活动,大多与龙有关,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普及,人们战胜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增强了,人们的生活变得富裕了。把希望寄托在龙身上的人恐怕已经消失了,或者至少迷信已经减少了。这个节日的许多习俗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但打扫房屋和卫生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月二抬龙头的习俗:煎饼炒豆角
这一天龙抬头,所以炒出来的豆子叫“龙眼豆”。炒“龙眼豆”最标准的做法是一颗黑黑圆圆的黄豆,上面有棕色的圈圈,类似眼睛,最受小朋友欢迎。但是大部分人没有这种豆,就炒普通的黄豆,蚕豆,豌豆。
还有的地方有“祭百虫”的习俗。即把陈年的粮食磨成粉,揉成各种动物和水果的形状,蒸熟插在青竹竿上,送到田里或祖坟里祭拜虫神,使昆虫不再为害庄稼。
二月二的龙文化
龙在中国家喻户晓,其英姿飞扬的姿态是中华民族腾飞的象征。中国人不仅崇拜龙,还自称是龙的后代。黑头发,黄皮肤,黄眼睛,都是龙的后代。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少不了龙。十二生肖中有龙,正月十五舞龙,各种建筑和器具上都刻有龙。还有传说中的飞龙飞天,水龙兴风作浪,真是中国的一个龙世界。
但是,传说中的龙和生物龙并不一样。生物龙是古代一些爬行动物的总称,包括恐龙、龙、石龙子等。至于中医中的龙骨,大多是这些古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化石,与传说中的五爪金龙毫无共同之处,并非呼风唤雨之神。而传说中的龙却被人们神化,汇集了多种动物形象和技艺,被视为汉族图腾崇拜的神灵。
图腾产生于原始时代。当时,所有部落都必须选择一种动物的声音作为他们的崇拜。后来一些部落联合或合并,于是集中了各个部落图腾的特点,形成了神奇的兽龙形象。经过不断的神化,逐渐塑造出“龙”的形象,即头如驼,角如鹿,眼如虾,耳如牛,身如蛇,鳞如鱼,爪如鹰,掌如虎,口有须,颌有珠。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龙”这一符号的含义是不断变化的,从一开始的呼风唤雨、助兵打仗的兽神,到天人共骑的神兽。原始氏族崇拜的祖先和保护者。到了汉朝,“龙”已经成为皇帝的象征。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宣称“天子生而有龙,龙才是真正的天子”,龙成为政治和权力的最高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