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种植技术与产量

三七是五加科的名贵中药材,主产于云南、广西,历史上广东、四川、贵州、湖南等地均有栽培。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药材生产的安全性。1998年,欧洲建立了良好农业规范(GAP),要求对栽培管理和药材初加工进行标准化,现已成为国际标准。为了使三七的生产符合国际要求,必须把三七生产的重心从产量转移到质量上来,保证商品三七具有高皂甙、低农药残留、低重金属含量的特点。现将云南文山三七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选地整地种植三七应选择中酸性砂壤土,便于排灌,有一定坡度。土壤pH值5.5-7.0,海拔要求1000-1800 m,为了保证优质三七的生产,需要考虑土壤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限量标准如下:六六六≤0.2毫克/千克,滴滴涕≤0.2毫克/千克,铅≤50毫克/千克,铜≤80毫克/千克,镉≤2毫克/千克,汞≤1毫克/千克,砷≤20毫克/千克。三七的制作需要三犁三耙,土块充分打碎,暴晒。如果有种植三七的地块,每亩地要用50-70公斤石灰进行消毒处理。(2)棚架和植边按1.8×1.8m植桩。搭建棚架的材料可以是三七专用遮阳网,也可以是当地材料,树枝、草、农作物秸秆都可以,但透光率要调整在8%-15%之间,最好不超过20%,绝对不超过20%。遮荫棚的适宜高度约为1.8-2m,过低不利于农业作业,过高易受风灾。三七畦宽120-140cm,高15-20cm,做成板瓦式,畦土上实下空。(3)种植移栽的三七种子具有后熟性,需用湿沙保存至第二年6月65438+2月至6月65438+10月解除休眠,方可种植。播种时,按4x5cm规格制作模板,在畦内打2-3cm深的土孔进行播种,每亩播种量为18.1万+20万粒。苗木移植需要在第二年的65438+2月至65438+10月进行原位挖植。该方法还采用10×12.5厘米或10×15厘米的模板结构向下移植休眠芽,种植密度为26000-32000株/亩。播种和移栽前,应使用64%抗病毒明矾和50%多菌灵的500倍溶液进行浸种处理。种植后要用农家肥覆盖火土或细土,直到看不见播种材料为止,然后再撒一层碎山草或松毛。(4)现场管理1。抗旱浇水。三七播种后3-4月才会出苗,期间需要人工浇水(如果土壤是夜间性的,就不用浇水了)。该方法需要用洒水车淋透,直到边界表面流动,一般每月2-3次,直到雨季到来。2.调节透光度。一年生、二年生三七要求透光率低,一般为10%左右,三年生三七要求透光率强,约为15%。通过调节遮荫棚的透光率,可以增加单株根重。3.追肥。三七的现蕾期(6月)和花期(9月)是吸肥高峰,此时应进行追肥。三七追肥以农家肥为主,辅以少量复合肥,农家肥追肥用量为2000-2500kg/亩,复合肥(15-15-15)追肥用量为10-15kg/亩。4.摘芽疏花护果。在以生产块根为主要目标的寒冷地区,当块根长到3-5cm时,除去花基,可大大提高块根产量。三七花期在留种田对中心芽的花序进行1/3的疏花处理,可获得满意的三七红色种子(果实)产量。5.七个公园是干净的。及时人工拔除三七园的各种杂草,清除病株和残体,并在远离七园的地方焚烧或掩埋。七园清洗是提高三七透光性,防止病害传播的重要措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5)病虫害防治三七栽培周期长(2-3年),生长在阴凉、高湿度的栽培环境中,所以三七病害多且传播快。主要病害为黑斑病和根腐病。三七害虫一般不构成危害,辛硫磷全生育期可使用1-2次。1.黑斑病。多见于雨季,表现为叶片和茎上出现淡褐色椭圆形病斑,继而凹陷产生黑霉,严重起皱。防治方法为叶面喷施500倍的40%菌竹净溶液和500倍的70%甲基硫菌灵溶液,或叶面喷施1000倍的45%代森锰锌水溶液。2.根腐病三七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主要发生在苗期(3-4月)和花期(8-65438+10月)。其症状是叶片下垂变黄,块根或根茎腐烂。防治方法是在发病初期,用10%野枯净、70%双氯芬酸、25%三唑酮1kg/亩,混150kg细土制成药土,防治效果好。(六)禁止使用农药种植优质三七,要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主要包括:有机氯:DDT、六六六、五氯硝基苯、三氯杀螨醇;有机磷:甲拌磷、甲胺磷、氧乐果、稻瘟病、敌百虫;有机砷:退俊特、天安、福尔摩沙;氨基甲酸酯:克百威、巴丹;有机汞、氟制剂等。(7)65438+10月采收春三七(无籽),65438+2月采收冬三七(无籽);清洗后分类干燥或烘干,保持含水量在12%-13%,然后进行冲击抛光,得到商品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