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镇的地理环境
中国地层属于华北型地层沉积。出露地层为太古界泰山群、古生代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新生代早第三纪和第四系。中生代以后,燕山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运动剧烈,发育良好。石炭纪和二叠纪构成了煤田。奥陶系隐伏在第四纪之下。寒武系出露于周围山区。石亨镇位于肥城盆地西北角,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丘陵地带,海拔100-250米。赵庄管理区、大柳管理区和石亨管理区的北部和中部是海拔70-75米的平原。南部是海拔60米左右的涝洼地。丘陵、平原和洼地各占三分之一左右。
境内有38个圆丘和缓坡丘,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都是泰山的延伸。自西向东依次为翟山、石庙山(福山)、马鞍山、万灵山、薛山、琉璃山、苇子山、凤凰山,在肥城盆地西部形成一道天然屏障。石头大部分是青色石灰石。其中,巍子山是最高的,海拔250米。
石亨镇微地貌变化明显,全镇大致划分为10个微地貌单元。微地貌单元的分布面积(mu)占总面积。石质山脉,如翟山、福山、薛山、万灵山、六里山为1.300 1。荒山、尖山、马拉山、万灵山中上部为4.793±3.5。山坡梯田与浮山、任丽、圣佛寺相对。双泉峪14.063 10山谷阶地圣佛寺、八道岭1.288 0.92斜坡阶地赵庄、双泉峪、正明山1.147 8平缓阶地石十字以北以西、14.553 10.44中高边缘以西;16.222 165438以西的坡地平地;4.347 3.1丘陵阶地以东;4.347以北的高保证金;西埔阶地以西4.1。红庙65.430 48塌陷煤矿矿区(龙庄北、南大柳、中高峪)6.201 3.1石十字属于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升温快,变化强烈,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夏季气温湿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骤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冬天雨雪少,寒冷干燥。年降水量650 mm左右,最大降水量1082.7 mm (1964)。最小降水量434毫米(1966)。年降水量分布不均,春旱夏涝。年蒸发量为2200毫米。霜期平均176天,无霜期平均189天。年平均总辐射量为123.53千卡/平方厘米。大风多发生在春秋两季,最大风力一般为7-8级。冬春之交,多为东南风西北风。北部的八道岭是主要的风口区。
由于我国电厂冷却塔产生的巨大蒸汽,在电厂及附近几平方公里范围内形成独特的小气候,夏季常出现小阵雨或雨量增大;冬天经常会下小阵雨。地表水
石亨镇的河流是大汶河的支流,属于大汶河水系,多由北向南或由东向西流动。中南部有浍河、康王河两条大河,流域面积92平方公里。浍河发源于胡屯镇北部的桃山、小台山,流入龙庄东北部的平阴县,经龙庄村南、东横鱼村北、后横鱼村北,流入后横鱼村西的康王河,境内7.2公里。康王河的上游由贺飞河和何康河汇合而成。流入道口村东北的石横井,经道口村、红庙村、东横峪村,流入后横峪县城西部的回河,长10.6公里。两条河都是季节性河流,旱季和雨季都很充分。
中国有两个大湖。龙庄湖位于龙庄村西南角。是1958冬天开挖的人工湖。东西长1公里,宽100米。煤矿塌陷湖位于茶庄西、马坊和龙庄北,中部高度6000多亩,南部高度6000多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个湖就被发电厂的煤灰填满了。
地下水
石亨镇的平均潜水深度约为17米。在雨季,厂矿和自然蒸发的水位每天下降0.5毫米,在雨季,康辉河和浍河水位上升,地下水埋深平均每天上升2毫米左右。1946年夏,进行土地改革,194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566千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20公斤,总产量达到2240万公斤。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倡导科学种田,复垦全国煤矿塌陷地200多公顷,挖掘鱼塘130多公顷。多次疏浚康辉河及其支流,化水害为水利,旱能灌溉、涝能排水的稳产高产田占耕地的96%。1994被评为泰安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2000年粮食亩产突破1,000公斤,总产量达到3400万公斤。
1990以来,全力发展高值田,实施种植结构调整,发展果园380公顷。2000年水果面积268公顷,水果产量3680吨。全镇现有冬暖式大棚960个,小拱棚740个,主要种植韭菜、黄瓜、豆荚、芹菜、葡萄等蔬菜水果10余种。每年供应市场蔬菜5.6万吨,每亩产值654.38+0.8万元。2000年韭菜种植面积6000亩,亩产1800斤。当年,我们注册了“石亨牌”无公害韭菜,并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通过了无公害检测认证。并召开了“世亨牌”无公害韭菜新闻发布会。
该镇十分重视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山区种植杜松1.8万株,平原林网及周边种植柳树550万株,既绿化了环境,又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截至2000年底,全镇农业总产值654.38+0.43亿元,其中种植业7000万元,林业900万元,畜牧业5700万元,渔业680万元。工业:建国前只有红炉、白铁、砖窑、石灰窑等零星的私人手工业。建国初期,绝大多数手工业作坊都关门了。1958年,公社、队工业开始发展,先后建立了农具厂、酒厂、面粉厂、砖厂、鞋厂、耐火材料厂等小型企业。1962年,员工1000多人,固定资产原值20万元。1965成立运输队、电厂施工队、电料厂。从1970到1977,先后成立了茶庄矿砖厂、郭庄矿砖厂、焦化厂、电石厂、陶瓷厂等小企业。1978后,设立了服装厂、木材厂、石亨砖厂、于恒砖厂、油厂、水泥厂、汽车运输队、预制厂、化工厂等企业。9个村建了用粘土或煤矸石制成的砖窑,北方山村建了石料厂和石灰窑,12个村建了小工厂或汽车、拖拉机修理厂。从65438年到0978年,乡办企业总产值225万元,村办企业总产值47万元。65438年至0985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形成镇、村、联户、联户办企业。当年,乡镇企业总产值399万元,村办企业总产值259万元。90年代后,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公司由资源型、加工型向市场型经济转变,以“三型”(资源型、加工型、外向型)和“四型”(调整型、联合型、科技型、外向型)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建材为龙头,化工、矿山机械零部件。2000年,全镇工业企业177家,从业人员10316人,产品169种。年末固定资产原值414万元,工业总产值7.48亿元,利税4833万元。名优产品有:“万灵山”牌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荣获省级优秀、部级优秀、国家质量认证、省级名牌、省级免检、农业部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溶解乙炔和工业硫酸质量标准达到国际水平,产品质量水平达到一等品;液体硫酸铝填补省内空白,被列为省第一批星火计划项目。鉴真安公司承建的三中办公楼被评为省优工程。
建筑业:中国的建筑业历史悠久。清末民初,中国的石、瓦、木、铁工匠约有400人,四大工匠多为“近亲”、“户”、“师徒传承父子”。大部分都是个体户,或者由师傅带领,联手承包工程,工资根据技术水平来定。建筑工具大多是简单的工具,如平板、瓦刀、斧头、锤子、锯子和刨子。四个工匠合作建造或维修房屋,少数技术熟练的工匠可以建造庙宇、瓦房和建筑物。
建国后,施工队伍有所发展,很多施工工匠也是工人农民,承担着农民的施工和维修。1958之后,很多村队组织施工队,承接集体房和私房。1965成立公社施工队,大部分村施工人员加入了公社施工队。1978之后,随着农民新建房屋的迅速增加,石横二、南高峪、新胜村等村都成立了村办施工队,涌现出一大批小型施工队。1984,公社施工队、村施工队更名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1987年,镇建筑工程公司有干部职工1573人,村办和个体施工队发展到49处,职工约1400人。
1978后,施工设备不断更新,夯锤、夯锤、拖拉机、小车、绞车、钢筋切断机、搅拌机、压路机、电焊机、吊塔、吊车等机械广泛使用,施工架更换为钢管夹,并设置了安全网。1987年,石亨城镇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 *拥有各类机械100多台套。建设水平日臻完善。1987,鉴真安公司是土建安装三级企业。它不仅可以建造一般民用建筑,还可以建造跨度24米的混凝土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多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仓库和车间,500-2000吨的冷气仓库,60米以下的烟囱和水塔,3000座招待所,跨度24米跨越混凝土和钢球的剧院,6000座剧院。安装工程可承接大型设备安装、锅炉安装及采暖、给排水设备等。
2000年,鉴真安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265万元,干部职工1200余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365人。是国家二级资质企业,建筑起重机械拆装三级资质。公司下设9个分公司和3个经济实体,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是集生产、施工、设备安装、装饰为一体的镇办集体股份制企业。公司先后被评为肥城市先进施工企业、重合同守信誉企业、泰安市连续十年安全无事故企业、国家三级计量合格企业、泰安市明星乡镇企业。2000年,全镇建筑业总收入为1689万元。1904,400人以上的私立学校33所。1998年,建立了学校,建造了两所小学。1912后,限制私塾,发展新教育。1930,阜阳人民学校成立,初级中学,在校生50余人。到1949,全国有33所小学,学生172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空前发展,学前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如火如荼。东横峪中心村创办农民商业学校10多年。在扫除青少年文盲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达到初中文化水平。上世纪80年代,全镇的校舍和设备都达到了省级标准。上世纪90年代,该镇投资800万元建设了三所高标准中学和三所教师公寓。1986成立了中心成人教育学校,共培训了63 45名农村技术人员。1993,镇上集资42万元作为教育基金,每年利息用于奖励模范教师和优秀学生。2000年,全镇有小学15所,学生4291人;有5所中学,4927名学生。升学率、巩固率、学校设施达到省级标准,向全国输送了1457名大学生。
2000年,全镇科技人员1792人。自1983以来,* *已取得58项科技成果。1989年2月,党委书记王子婴在全省科普文明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1990年,中国科协领导的16人一行来到石亨总结科普经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省市电视台记者跟随采访。其他省市协会的领导多次访问石亨。同年被评为“泰安市科普文明先进镇”。
石亨镇历史悠久。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如舞蹈、地方戏、曲艺、书法、绘画、雕塑、泥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众文化更加活跃和繁荣。文化站建在1958,广播站建在1960,电影队建在1971。80年代,强村、机关、学校建阅览室,乡镇建档案室。1982年9月,地方志办公室成立;2月,1988,1988,《石亨镇史料》出版。1993年4月,《中* * *石亨镇党史大事记》出版,成为我国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并获年泰安市党史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1997年8月,经过史志工作者15年的努力,石亨历史上第一部新的社会主义地方志——《石亨镇志》由地方志出版社出版,全书74.8万字,集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二三产业发生的巨大变化。编年史还集中反映了石亨人民的革命斗争和辉煌成就,强烈反映了时代。
建国前中国医疗条件差,几个大村只有十几个中医和中药店。1951成立卫生工作者协会,1956成立大型合资诊所,卫生技术人员增至54人。1959建保健站,1961改为保健站。20世纪60年代末,村里建立了诊所,有赤脚医生,并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1987卫生院占地面积2.47公顷,门诊和病房楼1栋,总建筑面积4217平方米,医务人员63人,床位60张,于恒所辖卫生院1个,门诊82911个,住院65438个。此外,还有42个村卫生室,有134名乡村医生和卫生工作者。1990 65438+2月,南大柳卫生室荣获“山东省先进行政村卫生室”称号。1991 10六月,全县降氟改水现场会在龙庄村召开。不久,省改水降氟控制地方性氟中毒评估验收组会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有关专家对龙庄村改水工程和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了现场评估,高水平达标。改水降氟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95年,石亨卫生院投资30万元安装暖气,20万元购置b超机等先进医疗设备,改善了医疗条件,被评为“支援泰安市改造建设先进单位”。2000年,有1个镇卫生院,32个村卫生室,178张床位。
我国学校体育活动空前活跃,体育竞赛形成体系。乡镇、强村、镇办企业都有体育场馆和文化活动室。石亨传统武术历史悠久,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有“镖不打铜城,枪不穿”和“许家的枪,梅家的棍,邹家的皮锤不用问”之类的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亨成为著名的武术运动员,多次参加各级武术比赛和演出,并获得荣誉。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的尚武精神得到了复兴和发展。武术老手们振作起来,热情地传播他们的技能。很多年轻人来拜师学艺,业余武术训练场有20多个。学校师生也掀起了武术热潮,自愿成立武术队和团体。1987 12、镇委副书记付世华代表石亨镇参加山东省小城镇工作理论研讨会。1990 65438+2月,百里镇级公里建成通车。1991年10月,镇内两条主要街道建设完成。1992 65438+2月,该镇所在的马坊村被省政府命名为“村庄建设明星村”。1994年8月,泰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托设计《石亨小城镇规划》,***9图1书。1997以来,投入城建资金8000多万元,新建300多栋,拓宽改造9条街道,总长26公里。被列为全国5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山东省百信工程试点镇、山东省中心镇。该镇确立了“政府出台政策,厂矿出资修路,大户投资开发,市政府负责管理”的思路,将小城镇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详细规划覆盖率达95%以上。根据总体规划,合理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统筹安排工业、商业、居住、文化、市政、环保等各项建设,充分利用20多个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积极发展观光旅游,优化小城镇投资环境。2000年,建成左秋明广场灯塔,完成投资70多万元的石亨街974米硬化油铺装工程。投资26万元,工人3.6万人,完成了左秋明南路3500米路基拓宽工程。完成了以红石河带状公园为基础的精品项目。春季一次性种植泡桐、圆柏3000株。石亨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村镇建设明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