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养殖的市场前景如何?
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是一种广泛用于中药的药用动物。特别是近年来,发现蟾酥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其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目前,国内外医药市场对蟾蜍的需求与日俱增,供不应求。根据国内各大中药材市场提供的信息,蟾酥的价格为1200 ~ 1700元/公斤,预计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一价格将稳步上涨。
人工养殖蟾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致富产业,投资少,见效快。蟾蜍适应性强,极端耐旱,繁殖能力强,容易繁殖。它可以在屋前、沼泽、潮湿、荒坡、山地、山谷和稻田中人工栽培。据保守计算,仅利用春季到秋季的自然温度,每667㎡可露天养殖蟾蜍2万只,夏秋季节每5000只蟾蜍可刮制蟾酥,平均蟾酥1.500元/斤,则每667㎡产值可达6000元,一般支出占收入的20%,利润4800元/亩。采髓后的蟾蜍越冬后来年还能继续刮髓。老蟾蜍收集果肉后宰杀,可加工成蟾蜍干。按照目前蟾蜍干1元/只的市场价格,再加上蟾肝蟾胆的收益,收益非常可观。如果在室内进行恒温、高密度的精耕细作,将冬眠改为冬耕,可以大大缩短生产周期,其效益也会更高。为满足国内外市场对蟾酥等蟾蜍产品的旺盛需求,应大力倡导蟾蜍人工养殖,搞好蟾蜍产品深加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养殖方式上,可以从自然放养、池塘养殖发展到工厂化、集约化高密度养殖,达到产品质量优、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目的。
同时也要积极发展生态养殖,用蟾蜍消灭农业害虫,用昆虫养蟾蜍,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可以预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蟾蜍的综合利用水平会逐步提高,蟾蜍的药用价值必然会翻倍。人工养殖蟾蜍这一新兴产业必将成为我国广大农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