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龄丸简介

目录1拼音2妙龄丸药典标准2.1名称2.2处方2.3制剂2.4性状2.5鉴别2.6检查2.7含量测定2.7.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2.7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2.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7.4测定方法2.8功能与主治2.9用法与用量2.10注2.165383中药部颁发的苗龄丸标准3.1拼音名称3.2标准号3.3处方3.4制备方法3.5性状3.6鉴别3.7检查3.8功能与主治3.9用法与用量3.10规格3.11贮存4《简明医学》卷4苗龄丸4.1处方4.2组成4.3适应症4.4苗龄的用法与用量5.2成分5.3适应症5.4妙龄丸用法用量5.5制备方法附件:1古籍中的妙龄丸1拼音miào líng wán

2苗灵丸药典标准2.1名称苗灵丸

苗岭丸

2.2处方贝母80g、羌活60g、玄参80g、木通60g、薄荷60g、赤芍60g、制南星60g、地黄80g、葛根60g、桔梗60g、半夏60g、钩藤60g、枳壳80g、前胡60g、冰片10g、朱砂50g、羚羊角

2.3以上十八味,除水牛角浓缩粉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将羚羊角粉碎成极细粉;将冰片研磨成细粉;将川贝母等其他十四味药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细粉及超微细粉如水牛角浓缩粉混合,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入炼蜜120 ~ 140 g,制成蜜丸。

2.4性状本品为棕色蜜丸;气味是甜的,味道是苦的。

2.5鉴别(1)取本品,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宽椭圆形或贝壳状,直径40 ~ 60μ m,脐点短缝、人字形或马蹄形,可观察到层理(川贝母)。石细胞呈黄褐色或无色,长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层理明显,直径约94μm(玄参)。草酸钙的簇晶为7 ~ 41微米,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成排排列,或一个细胞中含有数个簇晶(赤芍)。薄壁组织灰褐色至暗褐色,细胞多皱缩,含褐色细胞核(地黄)。草酸钙砂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有时含晶细胞呈列状相连(钩藤)。不规则细颗粒呈深棕红色,有光泽,边缘呈暗黑色(朱砂)。

(2)取本品2丸,切碎,加硅藻土2.5g,研磨均匀,加乙醚40ml,超声20分钟,过滤,滤液摇匀至约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将冰片对照品加入无水乙醇,制成每65438±0ml含65438±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7: 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于100处喷5%香草醛硫酸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6丸,切碎,加硅藻土3g,研磨均匀,加氯仿30ml,超声20min,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外,将白花前胡甲素对照品加入甲醇,制成每1毫升含0.5毫克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nm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 ~ 90℃)-乙酸乙酯(3: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置紫外灯(250)下。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5丸,切碎,加硅藻土2.5g,研磨均匀,加乙醇30ml,超声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65438±00ml水溶解,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两次,每次65438±05ml,合并正丁醇溶液,蒸干,残渣加2ml乙醇溶解,加中性。加入中性氧化铝柱(100 ~ 200目,2g,内径1cm),用20ml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0.5ml无水乙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此外,将芍药苷对照品与甲醇一起加入,以制备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 5: 10: 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喷以5。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本品5丸,切块,加硅藻土2.5g,研磨均匀,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10ml水溶解,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两次,每次15ml,合并乙酸乙酯溶液,蒸干,残渣加1甲醇。另一葛根素对照品加入甲醇,制成每65438±0ml含65438±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4: 5: 0.5)为展开剂,置于预先用展开剂饱和的扩张缸中15分钟。在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6检查应符合丸剂(药典2010版附录1A)项下的有关规定。

2.7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D)。

2.7.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25: 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纳米。理论塔板数按葛根素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2.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葛根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入50%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

2.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重量差的本品,切块,约取65438±0g,准确称定,置于带塞锥形瓶中,准确加入50%甲醇溶液50ml,塞好,称定,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 30分钟,取出,放冷,再次称定,即得。

2.7.4测定方法分别准确吸取65,438+00μ l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产品。

本品每丸含葛根素(c 21h2o 9),不得少于0.80mg。

2.8功能主治:清热化痰,祛风止痉。可用于治疗外感风热痰多引起的感冒,症见咳嗽、发热、头痛、头晕、咳嗽、呕吐、痰多涎少、口鼻干燥、咽喉肿痛。

2.9口服用法用量。1丸一次,一日两次。

2.10注意本品不宜长期使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11规格每粒重1.5g

2.12存储密封。

2.13版《中国药典》2010版

3中药部颁发的苗灵丸标准3.1拼音名称苗灵丸

3.2标准编号WS3B383898

3.3处方贝母贝母80g羌活60g玄参80g木通60g薄荷60g赤芍60g天南星(制)60g生地80g葛根60g桔梗60g半夏60g钩藤60g橙子80g前胡60g冰片10g朱砂50g羚羊角5g浓缩粉10g。

3.4上述18味药的制备,除水牛角浓缩粉外,朱砂、羚羊角研成极细粉,冰片研成细粉,川贝母等14味药研成细粉,与上述朱砂、冰片粉末混合,混匀过筛,每120~ 140g+040 g粉末加入炼蜜。

3.5性状本品为棕色蜜丸;气味是甜的,味道是苦的。

3.6本品经鉴别,显微镜下观察:富含淀粉颗粒,脐呈人字形、星形或点状,分层明显。石细胞呈黄褐色或无色,长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94 μ m,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草酸钙针状晶体分散或成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分泌细胞含有橙色油滴。草酸钙沙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沙晶胞呈褐色。暗红色不规则碎片。

3.7检查应符合丸剂(附录1A)项下的有关规定。

3.8功能主治:清热化痰,祛风止痉。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头晕、内热咳嗽、呕吐、痰涎、口鼻干燥、咽喉肿痛、小便不利。

3.9用法用量:口服1丸,一日两次。

3.10规格每粒重1.5g。

3.11储存于阴凉干燥处。

天津市药品检验所起草

4《简明医学》卷4苗灵丸4.1方明苗灵丸

4.2茯苓、菟丝子(熟饼)、龙骨(煅)、益智仁、石莲肉、桑螵蛸。

4.3主治:《简明医学》卷四苗灵丸,用于治赤白浊,遗精。

4.4妙龄丸用法用量:每次50丸,空心人参枣仁汤;白汤就可以了。

4.5制作方法为粉末,将山药粉末混合成丸,大如梧桐树。

5《普济方》卷396引《全英方》苗灵丸5.1方明苗灵丸。

5.2由1元,朱砂少许组成。

5.3适应症妙苓丸,引自《普济方》卷396及《全营方》,用于主治小儿慢性痢疾,伴有急性腹泻、泄泻,虚中有积。

5.4妙龄丸用法用量:3岁儿童每次服用2粒,腹泻、泻痢,饭前服用汤艾;水泻,食前凉开水;服用产品,增加药丸数量;感冒腹泻,躺在甘草汤里。

5.5制作方法为细粉,先将黄蜡一半溶于杯中成汁,加入37颗去皮巴豆,炒成巴豆紫,去巴豆籽,加入前两味,再磨成蜡,取三分之一,然后倒出汁,再将调料迅速搅拌,刮出,收于瓷盒中,丸大如赤小豆。

古书《简明医学》中的妙龄丸:【卷四】浊便为末,山药粉拌膏丸,桐子为大。五十片药,空瓶酒。苗灵丸治红白浊,遗精。茯苓和菟丝子(煮饼)龙骨(。...

《古今医鉴》:【卷十】痹痛素烧,五分)杜仲(姜汁煎,八分)为细粉,酒膏为丸,大如梧桐树。每次服100粒,还可以在空心陈年酒下服盐汤。增加...

《圣纪总录》:【卷199】神仙能治百病,如痈、痔、疥疮、蚤虱等,宜早除之。贯众丸应用广泛(一两穴主要用于诱虫),白活露(三两主要用于画虫)。...

《经验方汇编》:【经验方汇编】皮肤子,秋冬五块钱)黑丑一百二十二块钱(服豆粉)槟榔一百二十二块钱和雷丸五块钱都是精粉,每次服三钱,早上积累都有好处。...

《本草纲目》:[卷九用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