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称
本草纲目
本草,52卷。明代李时珍(东壁)成书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至万历六年(1578),三次改稿。这本书是以“循纲”的文体写成的,所以取名《纲》。以《证本草》为蓝本进行修改。序言(卷1,2)相当于总论,叙述本草的主要参考文献和药性理论。卷1《历代本草》介绍了明朝以前的主要本草41种。第二遍收集了明代以前关于药物阴阳气味、五味禁忌、标本阴阳、盛衰、补泻、引经据典、各种用药禁忌的论述,其中以金元时期居多。第3 ~ 4卷为“百病指示药”,沿用了《证型本草》中“百病通用药”的老例,以病原体为纲,列出了适应症的名称和主要功能,相当于一本临床用药手册。第5 ~ 52卷为诸论,共收药1892种,附图为1109种。它的一般例子是“三个产品之间没有区别,但一个接一个;东西跟着课,眼睛跟着大纲。“其中16系(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媒、禽、兽、人)作为60类打分。按照“从微到巨”、“从卑微到昂贵”,每个部门都方便搜索,体现了生物进化发展的思想。该部下有60个类别,许多同科同属的生物常常被安排在每个类别中。每种药物都标注为纲,列为目的,即一种药物有以下八项(即“物”)。其中《史明》列举别名解释命名的意义;”集中解决方案”介绍了药物的生产、形式和收集;辨疑》(或《是非》),收集各派学说,辨正药物疑误;”“修治”指的是烧制的方法;气味”、“主治”、“发明”讲解药性理论,提示用药要点,并给出每位作者的个人见解;附方”是指疾病,并列出了相关的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