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湖. 忆村

避开喧闹拥挤的周末,去汉阳湖.忆村。住帐篷,兑现我曾对孩子许下的承诺。

过往,我所知的“汉阳”,是"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汉阳,是高山流水典故发生地的汉阳,是唐朝诗人崔颢《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汉阳。它在武汉。若不是此行,我怎会知道,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陕西汉阴县有汉阳,四川广元剑阁县有汉阳,四川眉山青神县也有汉阳。更为有趣的是,你在百度百科上搜索“汉阳镇”,弹出来的首条信息,稍微查证,便会发现错误。文末处的“名胜旅游”:汉阳古镇、平羌小三峡、千亩河滩、神秘大峡谷怎可能是在汉阴,它分明是眉山青神县的汉阳。故,百度,不可全信。

忆村,记忆里的村子,青石板路竹篱笆,建造者给五座院子分别命名为“钦山”,“履霜”,“东坡”,“醉翁”,“临川”,我看有人介绍这五个词都来自苏轼的诗作,可我觉得更像是指人物。你看,

履霜,是指范仲淹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范文正公喜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范履霜。”

东坡,是苏轼 。被贬黄州期间,屋子外有块空地用来种菜,位于东边。故名东坡。

醉翁,是欧阳修 。《醉翁亭记》:“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临川,则是王安石 ,因其是江西临川人。临川,即今日的抚州。

可钦山是谁呢?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

院子里有很多花,叫的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幸好,人们发明了个软件叫形色。我对好看好听的东西,总是有种莫名的寻根问底的执着。中国文字的魅力便在此,是意境,是诗意,是想象,就如我第一次看到“长卿,半夏,辛夷,天冬,空青,苏叶,连翘,青黛,景天,雪见,白苏,重台”这样的中草药名时,哪怕名对不上物,也爱的不可收拾。

这里,有月季,芙蓉,绣球,喇叭,马缨丹,百子莲,菊花,还有那我多年未见的木槿,美人蕉。

《诗经》中:“有女同车,颜如舜华”,那个舜,便是木槿,它曾尽情绽放在我那通往乡下老家的小路两旁,朝开暮落,伴随我成长,目送我一步步走出这贫瘠的村子。

而美人蕉,则是我没有“可乐”“芬达”的童年,在无数个清晨时分,摘下它的花朵,撮一口底部的滋水,至今都难以忘怀的清甜味道。

忆村,是花的世界,而花的世界就是我的世界。

汉阳湖是岷江的一段,从这里到乐山的悦来乡,便是李白笔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平羌小山峡。雨后的汉阳湖,水有点脏,躺着许多上游漂下来的水葫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这样的美景,要的不仅是天气,还有水质。

我盯着一只掉进水里的虫子,看它能挣扎多久,走向死亡。指甲盖般大的它,小心翼翼地滑动着,用力过猛,则会迅速沉下水底,用力过小,何时才能划到几米外的岸边?它,在水中央打着转,挣扎着。我就这样足足等了十几分钟,到我临走时,它都还活着。陷于困境中的,不管是人,还是物,若没有外界的帮忙,唯有自救。是死是活,全凭自己。

中国的古镇太多。离我远的,乌镇,周庄,同里,丽江,大理,平遥,甪直,西塘,木渎;离我近的,黄龙溪,街子,洛带,上里,平乐,阆中,磨西,柳江,李庄,安仁,罗城。千篇一律,甚是无趣。古镇的活力,不仅在于文化底蕴,还在于生活在镇上的市井小民。古镇的韵味,要么在清新的清晨,要么在静谧的深夜。

而汉阳古镇,赶完集市的两三点,冷冷清清,火神庙在修缮。孩子说,那是这镇上最漂亮的建筑。择一家顺眼的店买点零食,听店老板与一老头吹牛,听着听着也插上了话。一起聊近来的猪瘟,聊古镇的从前,聊镇里剩下的越来越少的老人和那走了再不愿意回来的年轻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