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药前为什么要泡水?

中药在煎煮前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是中药煎煮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患者误以为浸泡不好,就拿起中药马上煎服,甚至直接加热水以节省时间,这样不利于有效成分的煎服,会影响疗效。绝大多数中药材干燥,质地细腻坚硬,有效成分已结晶或沉淀在细胞内,水分不易渗透。如果在煎药前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药材会软化,细胞会膨胀,有效成分也容易煎出来。有些药材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蛋白质。如果不经浸泡而用火煎服,药材表面的淀粉会糊化,蛋白质会凝固,药材表面的毛细通道会被堵塞,水分无法进入,有效成分也不容易煎出,影响药物的疗效。浸泡时间取决于药物。花、叶、细茎等质地疏松的药物可浸泡半小时。块根、根茎、种子、果实等硬药要浸泡1小时;但矿物质、动物、甲壳类需要浸泡更长时间。但要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尤其是夏季,以免药物变质。泡过药的水要直接用来煎药,不能倒掉。煎煮前不宜将中药用开水浸泡。有人认为,将中药用开水浸泡后再煎煮,不仅可以缩短煎煮时间,还能期望中药的有效成分尽可能溶出。这其实是缺乏科学认识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