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一些古代的中药方剂中含有“如”的味道,现在中药店里已经没有一个字的中药了。这种药现在叫什么名字?

它叫“诸如”

朱茹

竹茹

竹茹

来源是禾本科植物斑竹的中层。

植物形态单一,丛生。秆高6~8米,直径3~4.5厘米。节间壁厚,长30 ~ 36厘米,幼时白化。节稍凸起。分枝通常从茎基部的第一个节点开始,几个分枝在节点上丛生。竿箨早落下。鞘背无毛,干燥时肋略隆起,顶端呈不对称的拱形,外侧略向下倾斜至鞘总长的1/10 ~ 1/8。耳朵大小略不等,1略大,椭圆形略呈波浪状,边缘有波浪状刚毛,较小的1椭圆形。叶舌高2.5 ~ 3.5毫米,边缘被短流苏覆盖,呈直而不对称的三角形或窄三角形。底座两侧与耳朵连接,连接部分宽约0.5mm。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10 ~ 18厘米,宽11 ~ 17毫米,背面密被短柔毛。

生于山坡,路旁或栽培的。主产于广东和海南。

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取新鲜茎,去皮,将微绿的中间层刮成条状,或切成细条,捆成束,阴干。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丝条,卷曲成球状或长条。宽度不一,浅绿或黄绿色。身体是放松的,灵活的,有弹性的。轻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

化学成分含有木质素和纤维素。

味道微寒微甜。

功能: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可用于痰热咳嗽、胆火积痰、热烦呕吐、心悸失眠、中风痰多、舌质强、胃热呕吐、妊娠不良、胎动不安等症。

英文名称竹茹

源产物是禾本科竹类植物光皮竹茎的干燥中间层。紫茎泽兰或大叶黑穗泽兰(Lodd。)芒罗var。亨尼斯(MITF。)Stapf ex Rendle。一年四季都可以收获。取新鲜茎,去皮,将微绿的中间层刮成条状,或切成薄片,捆扎后阴干。前者叫“散竹茹”,后者叫“齐竹茹”。

准备

竹茹:去除杂质,切成段或揉成小球。

姜竹茹:取干净的竹茹,按姜汁煎法(附录二D)煎至黄色。

全国收集中草药——姜竹茹:取生姜,捣碎,加少许水,榨汁,取汁,洒在竹茹上,拌匀,用小火煸炒,取出,风干,即得成品(每100斤用100斤生姜)。

特性:本品为卷曲的不规则细丝或条状薄片。宽度不一,浅绿或黄绿色。身体是放松的,灵活的,有弹性的。轻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

性味甘,微寒。入肺、胃经。

功能: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可用于痰热咳嗽、胆火积痰、热烦呕吐、心悸怔忡、目赤、中风痰浊、舌质强、胃热呕吐、妊娠不良、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4.5 ~ 9g。

储存在干燥的地方,以防止发霉和蛀虫。

摘自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