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阴阳学说是什么?谁给我解释一下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阴阳一对,是指世间万物或现象中,如上下、天地、动静、升降等,都存在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对立的阴阳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上半部分是阳,下半部分是阴,没有上半部分也没关系;热为阳,寒为阴,不寒则无热。所以可以说,阳有赖于阴,阴有赖于阳,每一方都把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的存在条件。这是阴阳互根。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和相互利用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处于一个消长的过程中,阴阳在这种消长中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波动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光明媚,人体的生理机能主要是兴奋的;但夜间阴气充沛,身体的生理功能以抑制为主。午夜至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生理机能由抑制逐渐变为兴奋,即阴消阳长;从中午到午夜,阳气渐衰,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兴奋转为抑制,也就是阳消阴长。

殷和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一些急性热病,由于极重的热毒,消耗了身体大量的元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出现体温骤降、四肢冰冷、脉微断肠等症状,这是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的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的转化是一个质变的过程。阴阳的盛衰是阴阳转化的前提,阴阳转化是阴阳发展的结果。

阴阳排斥

阴阳相斥是阴阳失调的一种特殊病机类型,主要包括阴盛阳衰两个方面。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阴阳一方极盛,所以陷在里面,另一方被排除在外,迫使阴阳脱节,从而形成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冷等复杂的临床现象。

阴胜阳,即阴阳内外相斥。是指阴寒之邪内盛极至,逼阳浮于外,相互排斥的一种病理状态。虽然其病的本质是阴寒内盛,但其临床表现为面红、热烦、欲脱衣被、口渴、狂躁不安等。因为里面阴寒,外面阳,所以寒假真的很热。

此外,阴盛于下,阳之虚浮于上,亦可赤如火,称之为戴阳,也是阳虚阴盛,阴阳不固的表现。

阳盛阴盛是指邪热内盛,深藏于内,阳滞于内,阴盛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多见于发热极热,但对比之下,可见四肢冰冷,脉沉。因为其病的本质是热盛于内,而阴盛于表,故称真热假寒。这种四肢厥也叫“阳厥”或“热厥”。

阴阳互失

阴阳损伤是指由于阴液(精、血、津液)流失,或阳气消散而无所依附,导致阴虚基础上的阳虚,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阳虚、阴虚是指阳气不足,没有阳气,阴就不能生存,阴液长期生化不足,在阳虚的基础上导致阴虚,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指人体内阴阳的平衡与协调,由于某些因素而被破坏,造成阴阳上位、阴阳偏弱、阴阳互损、阴阳相斥、阴阳失和的状况,是对机体各种病理状态的高度概括。

阴阳失调的理论最早见于《内经》。比如《苏文·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苏文调经论》中的“阳实为热,阴实为寒”和“阳虚为表实,阴虚为内热”。阳满外热,阴满内寒。

阴阳当道

阴或阳之实,主要指“邪实则实”的经验病机。当邪气侵入人体时,必须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即当阳的邪气侵入人体时,邪气与阳结合,身体的阳占主导地位;当阴邪侵入人体时,邪与阴结合,身体的阴为上。

因为阴阳相互制约,一般来说,阳长阴消,阴长阳消。所以阳气偏胜,必然耗阴,导致阴液不足;阴过盛必然损伤阳,导致阳气不足。

阳过盛

阳气主动,主升为热,所以阳气盛行时,机体活动亢进、代谢亢进、反应性增强、热盛的病理状态较为常见。一般来说,杨胜的病机是指阳气亢盛而阴液不亏的实热证。进一步发展可成为阳盛阴虚之证。

杨胜的形成,多是由于温阳邪之感,或阴寒邪之感,但入内时由阳转化为热,或情志内伤,五情火盛,或气滞血瘀,食滞等郁热。临床上常见热盛、烦渴、面红、尿赤、便干、苔黄、脉数。如果阳热长期过盛,会消耗阴道液,所以阳盛热盛之证容易煎烧人体阴道液,也会导致津液不足,阴精长期流失,转化为实热伤阴之证。这就是“阳胜阴病”。

阴盛

阴主静,内寒。因此,当阴盛行时,功能活动代谢低下、热量不足和病理代谢产物积聚等病理状态更为常见。一般来说,阴胜阳,指的是阴盛阳衰的寒证。如果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阳虚,成为阴盛阳衰之证。

阴盛的形成,多为阴寒之外邪所致,或多食致寒,阴寒内盛,抑制人体阳气,或因体内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前者真实,后者掺杂现实。此外,阴寒过盛,久则杨琪受损,故阴寒过盛之证,常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的虚损和衰退,称为“阴盛阳衰”

阴阳衰微

阴阳偏衰是指“精气不足”的虚证。所谓“精气不足”,包括精气、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缺乏及其生理功能的衰退,以及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衰退和失衡。

阳虚

阳虚是指阳虚,功能下降或衰弱,反应能力低下,代谢活动减少,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大多数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调,或疲劳内伤,或久病损阳。

阳虚主要是脾肾阳虚,尤其是肾阳虚(命门虚火),这是因为肾阳是一切阳之本。由于阳气不足,阳虚不能控制阴,阳气的温煦功能减弱,脏腑经络等器官的功能活动也减少,所以血液和津液的运行缓慢,水和津液不溶,而阴则寒盛。这是阳虚导致感冒的主要机制。

阳虚则导致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舌淡、脉迟等寒性,以及阳虚、阳气不能化阴、水液代谢下降或紊乱而引起的卧倦、尿久、清谷、水湿停滞等虚症。

阴虚

阴虚即阴虚,是指精、血、津液等津液流失,其滋补、宁心作用降低。多为阳邪伤阴,热邪过盛伤津耗液,或五官极化火过盛伤阴,或久病耗阴所致。

阴虚虽然五脏皆可发生,但主要是肺、肝、肾阴虚所致。其他五脏六腑阴虚久不愈,最终会累及肺肾或肝肾。因此,临床上以肺肾阴虚、肝肾阴虚较为常见。因为肾阴是一切阴浊之源,肾阴亏虚在阴虚的病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谓阴虚生热,是指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阳气比较旺盛,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阴虚阳亢等病理表现。阴虚内热多有全身虚热、五心烦热、骨蒸潮热、形体消瘦、盗汗、口干舌燥、脉弦数等;有咽干痛、牙龈肿痛、颧骨红升火、咯血或痰中带血等多种症状。阴虚阳亢是头晕耳鸣、四肢麻木、肌肉震颤等常见症状。

阴阳亏损

阴阳亏损是人体的阴或阳因大量消耗而丧失,是一种濒临死亡的病理状态。它主要包括两种类型:阳虚和阴虚。

阳气之死是指身体的阳气突然丧失,导致全身功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多为外邪过盛,邪败,阳气骤失大量伤损而失;或者是多种因素诱发的,如阳虚、正气不足、过度疲劳等;或汗出过多,阳竭津液,阳脱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阳气之死,多是由于阳气消散严重,导致虚阳衰竭、过盛所致。主要症状有大汗淋漓、细汗出、手脚冰凉、神疲乏力、精神淡漠,甚至昏迷、断肠脉等阳欲脱症状。

阴死是指人体的阴道液大量消耗或流失,导致严重的全身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多为热邪过盛,或邪热久留,煎灼阴道液,或慢性消耗性疾病,阴道液耗竭所致。主要症状为多汗、汗热粘滞、手足温热、烦躁不安,甚至昏迷谵妄、脉弱、舌红无苔等。

因为阴和阳是相互依存的,阴死了,阳就会无牵无挂地飘出来。阴死之后,可以迅速导致阳的死亡。“阴阳相隔,精气绝”,生命也会走到尽头。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阴阳学说的思想无处不在。阴阳学说用于解释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1,说明人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部充满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从人体部分来说,上为阳,下为阴;体表为阳,体为阴;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五脏(心、肝、脾、肺、肾)属阴,因为其功能以静为主;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属于阳,因为它们的功能主要是动态的。五脏按其位置可分为阳(心、肺)和阴(肝、脾、肾),功能可归为阳,物质可归为阴。此外,经络还可分为阳经、阴经等。

2.总结人的生理功能。

中医认为,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和谐的结果。人体的物质基础属于阴,生理功能属于阳,两者相互依存。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生理活动的结果不断促进物质的代谢。如果人体的阴阳不能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人的生命就会终止。

3.解释人类的病理变化。

中医也用阴阳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衡造成的。阴阳失调的表现有很多,可以概括为阴或阳过盛,对方受累。这些可以统称为“阴阳不和”。很多时候,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就是正邪争斗的过程,各有胜负。这个过程一般可以用阴阳的优、阴阳的衰、阴阳的互损、阴阳的转化来解释。

阴阳优势包括阴阳优势,是指由致病因素(或自身功能病理性亢进)引起的阴阳任何一方的病理改变。苏文的阴阳学说应该像一幅大图说的那样:“阴胜于阳,阳胜于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两虚包括阴虚(阴虚)和阳虚(阳虚),是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苏文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由于阳虚,阴寒得不到制约,可出现虚寒体征,即阳消阴久,“阳虚寒”;阴虚,无法制约阳气,可出现虚热迹象,即阴消阳久,“阴虚则热。”

阴阳互损是指体内正气,特别是阴液和杨琪的病理关系,包括阴损和阳,阳损和阴。阴阳互失反映了阴阳的关系。阴阳互失,最终表现为“阴阳俱失”和“阴阳两虚”。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失调的病理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苏文大阴阳学说中的“重寒即热,大热即寒”和“重阴即阳,重阳节即阴”。

4、指导疾病的诊治

因为中医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是阴阳失调,任何疾病,无论其病情如何复杂多变,都可以用阴阳学说来诊断。中医诊断疾病首先要区分阴阳,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证型,分析四诊。如果看颜色鲜艳的属于阳,颜色暗的属于阴;声音大的属阳,声音小的属阴;脉浮、数、重属阳,脉沉、迟、小属阴等。从证型来看,病位属阳于表、阳于实、阳于热证;病位在内属阴,虚证属阴,寒证属阴等等。

中医在决定治疗原则和临床用药时,也是以阴阳学说为指导。比如对于阳邪过盛引起的实热证,要根据热即寒的原则,用感冒药清热;对于阴气过盛引起的寒证,应根据寒为热的原则,用温药祛寒。对于阴虚引起的虚热证,宜用滋阴药物补虚;对于阳虚引起的虚寒证,宜用温阳药补阳。在阴阳两虚的情况下,阴阳都要补。

阴阳学说还可以用来总结中药的性质和味道,指导临床使用。一般来说,寒凉药物属阴,温热药物属阳;味酸、苦、咸者属阴,味辛、甜、淡者属阳;会聚沉降者属阴,发散隆起者属阳。在临床用药中,应根据疾病的阴阳性质确定治疗原则,再根据药物的阴阳性质确定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