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晚上7点低烧是怎么回事?
如果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腋窝温度> 37℃,口腔温度> 37.2℃,直肠温度> 37.7℃),或在1天内温度变化超出1.2℃,称为发热。
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素的病理反应和表现。
……
2)引起原因
1.感染:各种感染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霉菌、寄生虫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疾病、头部外伤、其他脑和脊柱疾病等。
4.恶性肿瘤:如各种癌症和肿胀。
5.各种血液疾病。
6.内分泌疾病:如甲亢。
7.各种药物引起的发烧。
8.其他器官系统疾病。
……
4)中医辨证
传统医学考察病因,辨证施治,辛温解表,清热解毒,退烧治病。
1.取石膏30克,柴胡、僵蚕9克,板蓝根、大青叶1克。煎服,每日1剂量,早晚两次。
本方使用1-2剂,有效率98%。
2.用石膏100g,炒大黄5g,麻黄3g,桂枝2g。煎服,每日1剂量,早晚两次。
服用本方后6-12小时,退热有效率达100%。
……
6)食疗饮食
1.西瓜水:取适量西瓜果肉。挤果汁喝。
?2.绿豆粥:用绿豆25克,大米15克,糖适量。将绿豆、白米煮成粥,煮熟后加糖食用。
……
10)预防措施
1.饮食上注意科学搭配,防止暴饮暴食、挑食、偏食。这样既能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又能防上火。
2.中医认为,孩子是“纯阳”,容易上火,尤其是3-6岁的孩子最容易感冒发烧。预防的方法不是偏食。当出现大便干燥、口干、舌苔厚、黄石等内热征兆时,可以服用一些帮助消化的中成药,如小儿化石丸、大山楂丸等,预防“内热外感”引起的发热。
3.生活有规律,穿着得体。人们应该根据节气和天气情况的变化来增减衣服。孩子要根据节气和天气情况的变化,增减衣服。中医认为顺应自然是养生防病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4.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锻炼和爬山。这样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预防外感发热。
另外,户外晒太阳也可以预防缺钙。
5.睡觉的时候不要选择大的通风口。因为人处于睡眠状态,身体抵抗力比较低,容易受到外邪侵袭,引起外感发热。
6.如果已经发生外感因素引起的发热,应根据病因在服药的同时采用物理降温,如在额头、腋下等部位敷冰袋;酒精搓澡,主要在腋下和额头下;多喝水,通过发汗、利尿,使热量排出体外,降温。
爱心提示:以上药物请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根据生理特点和不同病变情况选择。
如果你对以上回答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好意,及时采纳作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