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生元简介
益生菌又称益生菌、生长促进剂、益生菌、益生菌、益康素、活菌制剂等。益生菌是从动物正常菌群中的优势类群中筛选出来,通过一系列人工培养制成活菌制剂,再放回自然环境中发挥其固有的生理作用。益生菌通过与有害菌争夺氧气、营养或定植部位来抑制有害菌的增殖,从而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净化肠道环境。通过抗氧化作用、抗突变作用、生理活性作用、免疫刺激作用等途径发挥宿主机体调节、机体防御、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等作用。目前广泛使用的有乳酸菌制剂、双歧杆菌制剂、芽孢杆菌制剂。在生产中,益生菌可以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动物健康,消化分解抗营养因子。
益生元,又称化学益生元、益生元等。,选择性地促进肠道内某些有益菌的活性或生长繁殖,从而改善宿主的健康状况。一般来说,益生元在胃肠道上部既不能水解,也不能被动物吸收,但可以选择性地刺激有益菌(双歧杆菌等)的生长、繁殖或激活代谢功能。)在肠道内,并调节肠道内有益菌的组成和数量,从而增强宿主机体的健康。益生元大多是不易消化的食物成分。目前最有前景的益生元是功能性低聚糖、酸化剂和中草药制剂。功能性低聚糖是由2 ~ 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低度聚合糖。主要包括甘露寡糖(MOS)、果寡糖(FOS)、大豆寡糖(SOS)、异麦芽寡糖(IOS)、乳果糖寡糖(LDL)、低聚乳糖(GOS)、低聚糖(STOC)、低聚木糖(XOS)。由于胃肠道缺乏水解这些低聚糖的酶系统,大部分能顺利通过小肠和胃而不被降解利用,直接进入大肠被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利用,有害菌利用率极低或不能利用,使有益菌大量生长繁殖。
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极其复杂。动物实验和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研究证明,中草药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油脂、树脂、糖类、植物色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还含有大量的有机酸、生物碱、多糖、挥发油、蜡、苷类、鞣质等物质,以及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和一些未知的促生长物质。据研究,200多种中草药中含有免疫活性物质,能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400多种中草药具有杀菌抑菌作用;能抗菌的中草药有130多种。50多种中草药对病毒有灭活或抑制作用。枸杞、茯苓、淫羊藿、甘草等中草药中含有的多种多糖是免疫刺激剂,能促进胸腺体液反应,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机体对癌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刺激白细胞产生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繁殖。黄花、人参等苷类和苦豆子等生物碱类具有促进抗体产生和免疫调节的作用。研究表明,黄花、党参等中草药不仅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还能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生长,起到有益的作用。近年来,中草药以其无耐药性、无药物残留、副作用小、效果显著、资源丰富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合生元可以同时发挥益生元和益生元的作用,通过促进外源活菌在动物肠道内的定殖,选择性刺激一种或有限数量有益菌的生长繁殖,促进宿主健康。
虽然还没有研究过合生元中益生元和益生元的协同作用,但是两种物质混合使用可能会提高益生元通过上胃肠道的存活率,增加其在大肠中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相加的,也可能是协同的。益生元和益生元都可以提高机体对致病物质的抵抗力,影响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虽然益生元和益生元的成分和代谢模式不同,但对内源菌群的调节机制是相同的。
国内外都出现了合生元产品,在人体保健食品中较为常见。常用于补充婴儿益生菌来源不足、肠道生物膜不完善、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鹅口疮等症状。然而,合生元的应用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并没有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和临床应用。因此,合生元在人体上的应用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关于合生元在动物身上的应用报道很少。